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古今风流 > 正文

作家刘恒的幸福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1/10/15 11:47   北京文学

  刘恒何许人也?八成就是张大民的大哥。除了乃弟的坚韧,善良,幽默,他还多一份勤奋,好学和文坛上的先锋意识。有人说张大民“知足常乐,不求进取,已落后于时代”,那么,他大哥可是个极具竞争心的能干人,多年来废寝忘食,把塑料的蘸水笔杆捏破,写出佳作连篇。他本名叫刘冠军,您只要看看悉尼奥运会上勇夺金牌的中华健儿,就会明白,不敢拚搏,怎能取名冠军呢?

  最近召开的京味文学研讨会上,作家刘庆邦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已经超过了老舍”。呀呀,如此“酷”评,实在是振聋发聩呀。我刚刚与庆邦老弟畅游云南、越南十余天,总想请教一番,张大民是怎么“超过老舍”的?可惜始终未能启齿,大概我们都不是评论家。然而又想,张大民是个艺术典型,骆驼祥子,王利发,程疯子,也是艺术典型,乃至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都出生在中华大地的热土上,各有各自的生存依据和价值观,他们互相并不打仗,无需乎“关公战秦琼”,谁也不是金星英雄,犯不着“众人学习”,所以也就不存在他们是否“落后”的问题了。不过,您既然“入世”面市,走进文学画廊,就得任人评说,横挑鼻子竖挑眼,酷评加“酷”评,全挨着,试试你刘氏冠军的承受力如何?

  我本想夸夸刘恒,又恐怕夸不到点子上。神童出身的刘绍棠健在时便有“北京四刘”之说,除了他们的小说写的漂亮,大概还因为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作家,语言精彩,还有一份农民的狡猾。刘冠军的故乡在门头沟的山区,赶上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瓜菜代”,从小挨过饿,也看过别人挨饿,才会大骂《狗日的粮食》。幼年时的刘冠军,倍受生活煎熬,他时常思索:“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这些连哲学家都感到困惑的话题日以继夜地缠绕着他。青年以后,他的目光转向了现实,转向了对人类生活基本问题的关注,比如生与死、爱与憎、粮食、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他觉得,与其无奈地思索不如积极地面对生活。他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去观察。他以一种深澈的冷静目光和超然物外的心情冷冷观望着芸芸众生。他作品中的人物显得多彩多姿,而作品的叙述人却显得极为冷静。他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几乎都有原型。他不仅展示生活,同时又参与生活。朋友到门头沟山区采访,他也跟了去,看到山区孩子们的校舍破旧,回来后就四处呼吁改善山区的办学条件;看到农民改造荒山,回来后就写出了《老卫种树》的报告文学,使社会关注和支持这一家战天斗地农民英雄……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对这些人物产生了积极影响之后,也就格外珍惜自己手中的笔。熟习刘恒的人,都觉得他有许许多多农民的习惯。他办事井井有条,喜欢看农家精耕细作的菜园子,他的案头永远干净整齐,他习惯在干净的格纸上写作。每次外出写作,他总要带上几盒蘸水钢笔的笔尖,写出的小字整整齐齐。他想好了才动笔,文章一挥而就,字迹极为工整。看他写作,犹如看农民整理自己的菜地。

  他到香港讨论电影剧本,制片人盛情招待,请他吃饭,到最豪华的饭店,山珍海味,他不想吃,却给人家出了一道难题:“熬白菜”……北方的大白菜。搞得制片商派人四处购买白菜。人们没有想到,写得这样好小说的北京作家竟是靠吃熬白菜支撑的。刘恒生活俭朴,家里陈设极为简单。勤劳的父亲亲手为他打制了一个三屉桌,他就在这张极为简单的三屉桌上写出了许许多多佳作名篇。他买书不怕花钱,成百上千地买,屋里的书占了一面墙,他为这些书籍定做了巨大的书柜,而唯独那个破旧的三屉桌他永远不肯更换。他觉得在这样的桌子上写作踏实。那里凝聚着祖先的灵气。

  刘恒极爱观察事物,大雪天在街上骑自行车,朋友说车轱辘把白雪轧成了黑泥,他灵机一动,就抓住了这个反差极大的题目《黑的雪》。刘恒擅长观察他人,朋友们在屋里聊天,他不插嘴,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却句句入耳,筛过之后便一一做了他写作的材料。如此窃取“隐私”,真不够哥们呀。九年前搬进文联的宿舍楼,刘恒的窗户对着急救中心的太平间,几乎天天听见有人哭。这本是件烦人的事,刘恒却不心烦,特意买来望远镜,从八楼向下窥视,仔细观察死者的亲友们怎么哭?真哭是啥样,假哭又是啥模样?在北师大学习,一位善良又有些柔弱的男同学因不堪情感重负自杀了。半年后,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不承想就点了这位已经不在人世的同学名,班里许多人哈哈大笑,唯独他沉默不语,不久就写出了中篇小说《虚症》。朋友开家长会,他蹲在教室窗外窥望,朋友已届四十,独身带孩子,吃尽人间辛苦,他动笔写了《四十不惑》(电影名曰《本命年》)……唉,人们常常夸赞画家的眼睛,导演的眼睛,却不注意作家的眼睛。我想提醒朋友们,警惕刘恒那窥视隐私的眼睛。

  人说刘恒没有长性。说得有根有据。喏,十五年前我们一起在卧佛寺搓麻,玩到深夜,他小输几元,就不肯散场,硬要加四圈儿,自然不是为了几块钱啦,只能说麻瘾深烈,可是不久就金盆洗手,戒了。还是那阵子,文友们时兴钓鱼,来至郊区,池边坐定,眼观鱼漂,如练气功。唯独刘恒,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来回,黑了漂都没看见,还钻进小窝棚里去睡一觉。真的没救了么?不,有次他钓得三条大鲤鱼,上了瘾,还有一次钓六十斤的辉煌记录,可是不久也戒了。他当过兵,做过工,自然会抽烟,嘎巴脆,又戒了。戒烟之后开始发胖,胖也不怕,他个子高,成不了“吴法宪”。还戒过什么?刘恒擅长打呼噜。刘绍棠是北京作协的呼噜大王,一同外出,他的呼噜压过火车的发动机,我能做证,刘恒的呼噜超过绍棠。可惜呀,前不久刘恒去做手术,连打呼噜的习惯都戒掉了,真是没长性啊。还有……算啦,如果让我数个“八戒”出来,就是成心贬人了。那么,戒这戒那,图个啥呢?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写他的小说和剧本!玩性不长,写劲十足,这就是刘冠军又名刘恒的奥秘所在……持之以恒,恒当冠军。野心不小。

  人说刘恒惧内,我看这是一份美德。遥想当年他苦斗出山之时,妻子上班之前为他做好饭菜,装进蒸锅,坐到煤气灶上,连火柴也放在灶边,叮嘱乃夫,点火热热就能吃。可是傍晚下班回来,蒸锅如故,连火柴都没动地方,“不吃早饭,忘了午饭,连晚饭也不吃,你可怎么活呢……”是啊,那时候的刘冠军是个瘦高挑儿,累得吐血,年纪轻轻,腰都弯了。正是背后站着这个女人,为他洗衣做饭带孩子,包揽家务,撑起半边天。现在的刘太太像只欢喜鸟,客人来家,他双臂搭在丈夫肩上咯咯笑,清脆如一串银铃声,小俩口还手拉着手上大街,接儿子放学回家。和和美美过日子,是刘恒的福气,也能让某些时髦小姐望而却步。

  妻子张玉民是他的第一读者,也是一位极为挑剔的读者,稿子出手以后,总要经她过目把关。如今,每当刘恒外出写作,小俩口还依依不舍,刘恒走出老远,刘太太还站在阳台上默默地张望,她盼望丈夫能健康地回来,不要累垮了身体。刘恒也一步三回头,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出更好的作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支撑他的家人。

  刘恒爱子心切,由于祖上一直是子嗣单传,他给儿子起了个名儿叫刘传,对儿子的培养格外精心,教他游泳、练钢琴,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刘恒也把艰苦朴素的作风传给了小刘传。人们从未见到刘传沾染上半点时下孩子们流行的时髦病,衣着过时,粗茶淡饭,体格健壮的像个山娃子。“一个人要有极强的自制力,谁也不能将你征服,打倒自己的不是别人,只能是你自己。”“人要善于成为自己的主人,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将自己的才华充分涌流出来,才会感到幸福。”

  “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困难、不幸,只要你能勇敢地面对它,一步步地战胜它,并且获取工作的快感,你就是幸福的。”

  这就是刘恒的幸福观。当然,除了这些命定的东西之外,还要加上奋争。要当冠军,必然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他从一个贫穷山区的孩子,到当兵,做工,上大学,当编辑,成作家,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勇敢。这股勇气也充实了他笔下的人物:人活一口气,秋菊到处打官司,为了讨个公平说法,她绝不服输。《老卫种树》,种到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负债买树秧的分上,也绝不下山,终于让万亩荒山披上了绿妆。

  诚然人都有弱点,冠军也有被淘汰出局的时候。不是说他的文艺思想挺“前卫”吗?可惜此人不敢穿西装,大概是不会打领带。出国访问,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都要穿西装,刘恒却发出了“愣不穿西装行不行的哀鸣”,依然是他的布衣布鞋,又土又舒坦,从北美到欧洲,没人拒发签证。此事我有同感。阿拉法特周游列国,永远缠着他的小方格头巾,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穿西装呢?我出国时就向作协外事书记邓友梅学习,穿对襟中式上衣,老字号内联的千层底布鞋,哈,国人看着我土,洋人看着我洋。因此我同情刘冠军。不能同情的事也有。十年前北京作家开始换笔,纷纷使用电脑。同住一楼的陈建功、孟亚辉是人精,嫌我笨,给予重点调教,保驾护航,深夜都能请来排除故障,总算顺当地用到了今天。可惜他们忽略了刘冠军,区区电脑怎么也玩不转,辛辛苦苦写了上万字的作品,不会存盘,一存就丢。干脆将电脑束之高阁,继续使用蘸水钢笔,嘴里还有说词儿,“噼里啪啦,扰乱文思”。长期使用蘸水钢笔(连自来水笔都不用),已将他的中指与食指之间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单看那双粗手,会以为他是个作风粗厉的木匠。不知他捏碎了多少塑料蘸水笔杆?据我所知,不敢使用电脑的有杨沫、浩然,买了电脑玩不转,又卖掉的有吴祖光、顾工,这些先生最小的年逾花甲,或已是耄耋老人,不用电脑情有可原。唯独年轻聪明的刘冠军,在电脑面前败的落花流水,可见是人都有守旧的一面吧?

  在这个层面上再看张大民,他身上的确流动着北京小胡同、大杂院里平民百姓善良的血液,他的本事有限,却顾家,以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对待现实生活,张扬了人生的韧性。您当然可以批评他“窝囊”,就像人们批评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样。但是我想说,张大民是个很好的艺术典型,为我们文学画廊里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仔细观察一下,您或许在那些住进高楼、开着私家小汽车的北京青年人身上,依然能够看到张大民的影子。也许正因为他身上沉积着北京市民的某种“文化基因”吧。(赵大年责任编辑孟亚辉)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作家刘恒亲自操刀当导演 (2001/03/16 09:59)
新媒体渗透下的作家群--刘恒、杨争光谈影视剧本写作 (2000/05/28 14:49)
刘恒警告白岩松:到顶后的太阳要下山! (2000/03/13 16:44)
塑造贫嘴张大民的并非侃爷--访作家刘恒 (2000/02/17 16:27)

新 闻 查 询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