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国内第一本年文化图典《天津卫过大年》有看头儿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5 19:12   新浪文化


《天津卫过大年》封面

  昨天,著名民俗专家张仲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作为作者之一,他说《天津卫过大年》不仅是津门的首部贺岁书,还可以看作是国内的第一本年文化图典——

  张仲说,作为一名民俗学的研究人员,能参与今晚传媒集团今晚报编辑的这样一本有
意义的图书写作,内心很是高兴,写起来可谓信手拈来,比如编辑让写写“破五”,自己马上拿起笔就成文章。“民俗文化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来讲,这种文化积淀在每一个人的内心,这样的文化感情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由它的地理性和历史性决定的。古往今来,‘变而不异’就是我们的中国民俗文化。”

  张仲在书里写了不少“妈妈例儿”,比如“大年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见到娘家灯”等。他说,这些“妈妈例儿”,有些是天津独有的,有些是各地方普遍存在的;有些讲的内容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形式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但都反映出一个美好的愿望,过年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是一年里最幸福最美满的日子。

  谈到书的名字,张仲说起得特别好。“天津之所以称‘卫’,是明永乐二年(1404年)有的,就像北京习惯被称为‘城’一样,有历史的由来,有文化的内容,有炫耀的韵味。”张仲说,天津的民俗文化特别丰富,这本书的作者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有热爱这项事业的青年作者,老少两代一起完成这样一本讲述自己城市年文化风俗的图书,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全国也是没有过的,这说明我们天津人热爱美好生活,热爱我们的母亲城市。

  张仲说,编辑出版《天津卫过大年》最为可贵之处是记录下了一种正在消失的文化。“民俗是附载在人身上的,现如今老城里的天津人随着城市改造都搬出了旧地,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时髦的时尚的东西在大量涌入,我们的民俗文化就成为民族文化,成了正在消失的文化。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已经不再简单地看作是一本贺岁书,更是一本献给民族文化守望者的书籍。”

  张仲说《天津卫过大年》的全体作者是用亲历、亲闻、亲见的方式进行记录式的写作,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历史学研究方式——口述式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是作者们心灵积淀的汩汩而出,很自然,很亲切,很有意思,相信能够打动千百万读者的心。

  《天津卫过大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购书热线如下:本报红报箱购书免费送书上门热线(96860、27501246);为方便读者,从昨天起在天后宫(27356424)、老城博物馆(鼓楼东侧,27283899)增设两处售书点;天津图书大厦(23062001)、东北角新华书店(27351879)、素质教育书店(27302897)、古籍书店古文化街口分店(27275019)、古籍书店劝业场七楼分店(27330535)、滨江书城(27110058);今晚报文化部(27500563)。(高丽 实习生 冉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