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 > 正文

冯骥才,在孤独中找寻逝去的世界

http://cul.sina.com.cn 2006/03/28 17:14   第一财经日报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著名作家冯骥才提交了一份建议保护老农村民俗文化的报告。这位执著的“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最近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缺人和缺钱,是民俗保护最大的问题

  深夜11点,终于拨通了冯骥才的手机。他简短地回答了一句“还在开会,稍后回复”,便匆匆挂断了电话。身为学者、文人、画家的冯骥才这些天确实有点忙。3月16日,由“冯
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人物评选正式拉开了序幕。

  “做这件事情,就是想引起大众对民间文化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冯骥才说。为此,现在他把绘画的时间也挪到了晚上和周末,省时省事的BLOG成了他更新信息的阵地。

  尽管如此,要挽救正在消失的世界,他还是觉得个人的精力太渺小:“关键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太少了。在中国,无论是做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还是做民间文化普查工作的人都屈指可数。如果我们这个队伍能壮大,也许我的工作会轻松一些。”

  上个世纪90年代,冯骥才开始关注民间文化的保护。3年前,他带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事们,展开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普查工作。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冯骥才又不失时机地提交了一份建议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着重保护老农村民俗文化的报告,将民间文化保护的目光投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古镇改造问题上。

  缺人

  “缺乏人才,”这是冯骥才在千头万绪中感到的最突出的问题,他说,“尽管现在的情况比两三年前已经好了很多,但人手不够仍然是个大问题。”

  2003年春,冯骥才去山东考察杨家埠年画。有个老人叫杨洛书,是杨家铺最好的年画师傅。他的学生是一个日本女孩,几年前千里迢迢来到杨家铺,找他拜师学艺。但难以想象的是,杨师傅自己的孩子却怎么也不愿意子承父业。

  在考察中,冯骥才发现,不仅现代的年轻人不愿意学年画了,就连研究年画的年轻人也十分罕见:“据我所知,全国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中,只有少数地区有自己的年画研究员。中国有大大小小上百家美术学校和院系,竟然没有一家美术学院设有介绍和研究年画的专业课程。几乎所有的美术学院都教授西方美学,设有油画、水彩画专业,而我们却连个研究中国自己的传统年画的研究生都找不出来。”

  人手不够是个大麻烦。在近两年内,冯骥才对山东杨家埠、四川绵竹、河北武强等几个年画产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资料搜集。面对着自己从各地带回来、堆得跟小山似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人手的问题又一次让冯骥才头疼了。

  身为中国民间文化协会的主席,冯骥才最后发动了所有能动员的人和专家参与到民间文化调查工作中来,即使如此,这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队伍也才2000人不到。他甚至还亲自编写了一本指导性的《普查手册》,为的是方便所有专业与非专业的人士都能按照统一格式和同一分析方法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但是,在冯骥才领导的队伍中,有文化专业素养,还有时间、精力帮助冯骥才分析材料、组织完稿出报告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2005年年初,《中国木版年画全集·杨家埠卷》终于在一年多的分析整理之后结集出版。不仅没有欣慰,冯骥才还因此忧心忡忡:“木版年画的全面普查仅仅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个专项工作。按原定计划,《中国木版年画全集·杨家埠卷》只是中国木版年画调查的第一卷,还有17卷待整出版。”可是,谁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这个几乎没有收入的调查之中呢?而冯骥才更焦虑的是,如果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即使一年整理一本结集,等到18卷全集悉数与读者见面时,自己也已经80岁了。

  缺钱

  在冯骥才的BLOG下方,有这样一段话:“冯骥才博客上的图文,未经本人授权和许可不得转载,如有意使用请联系冯骥才工作室。”冯骥才声明,用自己的文章是一定要付稿费的。稿费,成了冯骥才积累抢救民间文化基金的一个主要途径。上世纪90年代,冯骥才就开始用自己的稿费作为资金来支持调查古城和一些文化古址。1994年至1997年,冯骥才为了记录天津老街,花光了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几十万元稿费。

  第一次去冯骥才工作室的人,常常会对那里四处堆放着的年画、唐卡、织绣和匾额而感到好奇。这些东西全是他在全国各地的调查中搜集而来的。与其他艺术家工作室不同,冯骥才的工作室很少有自己的画作。2003年11月份举行的那场冯骥才绘画作品义卖会,可谓轰动一时。“攒了一年的30多张画,卖出去了28张。”冯骥才用义卖得到的一百多万人民币支撑起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的“半壁江山”。

  白天四处奔走,夜晚写作或绘画以积累资金——这是64岁的冯骥才习以为常的生活。他似乎已经把画画的工作“市场化”了,“总是觉得没钱,我就是画得再快,也追不上民间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从冯骥才创立自己的民间文化基金会那一天开始,他就总是感到钱不够用,“似乎很少有文人会觉得自己缺钱用,我却是其中一个。”

  向政府伸手要资金,审批是个漫长的过程;找地方寻求资金支持,也并非一件容易事。所以这些年,冯骥才把自己挣的钱大部分都花到了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上。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来,一边加大力度写书,一边加快速度画画。仅靠个人之力来拯救民族民间文化的消亡——与其说它是个理想,还不如说它是个神话。然而,冯骥才相信这样的神话,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还有越来越多的人也相信这样的神话。

  正因如此,这次“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人物评选,冯骥才感到意义重大。他介绍说,经过一个月的评选,最终当选的五位“守望者”将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每人获得一个奖杯。虽然这个奖励显然无法弥补这些“守望者”长达数十年的默默牺牲,但冯骥才认为,至少可以告诉“守望者”——“人们一直在关注他们,在肯定他们。”

  相关链接

  冯骥才,当代作家、画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先后出版了30多部文学作品。90年代以来,冯骥才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中,组织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并于2004年12月31日成立“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