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答问

http://cul.sina.com.cn 2006/01/03 09:09   今晚报

  有一次,我和陕西作协主席陈忠实聊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我说有些地方人情不实在,从问话答话里就看得出。比如说,你去他家串门,见面第一句话就是问你:“吃饭了没有?”你以为是关心你。此时早饭已过午饭未到,便随口答道:“还没吃!”他立即表现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都啥时候了,你还不回去吃饭,真有饿受,也不怕得胃病!”可你要是回答说:“吃过了!”他马上就会埋怨你,很真诚地指责你虚假,不实诚:“怎么到家来,还吃了饭来!怕我供不起你一顿饭?”你看,怎么回答都不行,都是你不对。其实,他实在不想管
你一顿饭。

  陈忠实说,这还不算虚假,关中东府地区,有些人更“鬼”,永远甭想跟他问出实话,可他永远都在谦诚地回答你。你看见他从东边过来了,一碰面,总得寒暄几句。便问:“到哪达去啦?”他答:“到外达去啦!”嘴一歪向着东边。再问:“干啥去啦?”他热情地答道:“弄了个啥!”你又问:“要到阿达去?”他嘴向西边一努,答:“去?达!”再问:“做啥去?”回答:“有个事。”

  忠实笑着说:你看答得妙不妙,你的问话句句都回答了;细一想,又一句都没回答。

  这回答确实让人哭笑不得。但转念一想,问话也太直接了,也许人家正有难言之隐,不愿意告诉你。古人也有类似回答,被喻为“经典答问”。问:“从何处来?”答:“从来处来!”问:“到何处去?”答:“到去处去!”虽说是实问虚答,但上升到“形而上”,倒有了些哲学意味。

  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真是一个玄虚的古老命题。虽说答生答死也不为错,但再要深问一下生前死后,就都很茫然了。

  我小时问过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编了很长一段故事,说我的亲娘是一个讨饭的女人。有一天,那女人走到我家门前,说她好几天都没吃饭了,怀里这孩子怕也活不了啦,求我们给她两个馍,就算是用这孩子换的。妈妈说,我们看那讨饭的女子又肮脏又可怜,再看那孩子长得怪心疼人的,就给那女人几个馒头,把孩子留下了。你就是用三个馒头换的。我当然不信这故事。妈妈说,你以后再不听话,那讨饭女人来,我们就不要你了,跟你亲娘讨饭去吧!

  那时年龄小,以为这是真的,生怕妈妈不要自己了,一听说讨饭的,便以为说自己,就哭就叫。那时是解放前,讨饭的人多,每天走一拨来一拨。我害怕真碰见自己的“讨饭亲娘”,看见讨饭的,远远地就跑回家,关上大门。有几次甚至爬到炕上,拉开被子藏起来。

  后来渐渐长大,才知道妈妈编这故事,是要回避“人从哪里来的”,这个难以出口的怪问题。

  几十年后,我有了儿子,小时留在家乡由奶奶带。大约长到三四岁,儿子又把我当年提出的问题,提给奶奶:“人是从哪里来的?”这回奶奶不说是“讨饭女人”送的,因为讨饭的少了,孩子也不信了。老太太又“创作”了一个新故事。说,有一年泾河发大水,我们到河边去捞洪水冲下的树木柴禾,看到一个木盆里放着一个孩子,就捞上来。孩子长得白白胖胖,就养起来,那就是你。

  每当老太太讲这故事逗孙子,我总在一边笑。老掉牙的故事,大约是从唐僧取经,岳飞抗金一些传说里“抄袭”来的。虽说儿子和当年的我一般大小,听这故事却不哭也不信,只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骗人!骗人!

  偏偏也巧,有一天,母亲抱着孙子去邻居家串门,正赶上那家妇女要生孩子,偏偏丈夫又不在家;女人疼得在炕上哭爷喊娘地叫。母亲一见着了急,放下孩子,撒腿就去找村里的接生员。等接生员赶到,婴儿的头已经伸出来了。俗话说:人生人吓死人。接生急于救火,大人们都围着那产妇忙碌,却忘了我那儿子在一边呆呆地歪着头参观。等一切忙完,母子平安,才想起这里还有一位男性小观众。

  自那以后,奶奶再也骗不了孙子。再说从河里捞下的,孩子断然反驳:不对,是妈妈从屁股拉出来的,我看见啦。这回答自然不够确切,位置有些差错。不过孩子总算知道人是母亲生的,大体是对的。

  我有时想,世界上有多少事其实很难做到巴金老先生讲的那样“说真话”。至少在孩子问父母“人是怎样生出来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能如鲁迅先生那样,一家三口赤裸着坐在浴盆里,指着“那话儿”,给孩子讲性交,讲怀孕,讲生育。

  我问过周围的朋友,敢不敢像鲁迅那样真说真做。朋友笑着直摇头,说:当初住房紧张,一家三口睡一张床,晚上想和老婆亲热一下,得等到孩子睡了,蹑手蹑脚,屏住呼吸,做贼一般。有一回,动静大了点,孩子被惊醒,一骨碌爬起来直喊:“

地震啦!地震啦!床在晃。”也有朋友说,现在孩子成熟早,什么都知道,上幼儿园就交女朋友,用不着问父母,电影呀,电视呀,天天都在给他们启蒙。

  不过奇怪的是倒过来了,回答者不敢说真话,反而怨提问者怎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学坏了。坏念头。弄不好脑袋上会拍你一巴掌。

  学问,学问。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问”开始的。要想“学”,就得“问”;要想学到真东西,就得提出真问题。有“疑”,有“惑”才会问;正确的“答”,是“释疑”,“解惑”。

  明代学者李贽在《焚书》中写道:“学人不疑,谓之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

  妙,“破疑即是悟”。这是李贽悟出的道理。所谓“觉悟”,乃佛家语也;“提高觉悟”,则是被引入政治。看来,人要提高觉悟,还是要多疑多问;而那“答”,既不可虚头滑脑,似答未答;亦不可顾左右而言它,更不可像老太太编故事虚予应答,得“说真话”,如巴金所说的那样,才会有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