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喀什高台民居

http://cul.sina.com.cn 2006/01/05 09:52   今晚报

  南疆喀什(更确切地说是西南疆)是目前新疆惟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即为西域重镇,且为通向中亚各国的要道。它的维吾尔语音为喀什噶尔。至今该市维族居民仍占最大多数。不久前我第一次来喀什,当地朋友介绍说:城内的维族高台民居是该城的一大奇观。

  最典型的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区,集中在名为阔孜其亚贝希巷,即昔日上千
土陶作坊兴盛之区,三面临河与湖泊,如水面包围的小岛。至今这高台民居区比前面的街道还高二三十米。据导游介绍说:尚存完好的小巷还有二十多条;五百余年历史以上的民房和作坊不下数十处;至于百年左右历史的更是比比皆是。

  我随导游蜿蜒而行,小心地穿过迷宫般的小巷,时不时地还要上上下下,跨过无法绕行的过街桥、半街楼、悬空楼乃至楼上楼,一时有些眼花缭乱。小巷并不平整,中间有些低狭,不时有浅水流过。原来,这里惟一没有很好解决的是下水道问题,所幸雨量很小,绝不会积水成灾。

  不消转过几条小巷便知:居民多以手工作坊为业,主要是土陶业,还有专做维族花帽、服饰的,等等,编织和刺绣的手艺可谓驾轻就熟。

  几位西方老外在翻译指引下,走进了一家地势最高、两面花墙可以俯看外面景色的陶器作坊。我们的向导告诉说,这一家是高台民居的“陶王”,尤其是祖父那一代远近有名,凡是来喀什旅游的外国人没有不慕名前来的。只可惜这家的老爷爷刚刚过世不久,老奶奶还在,她的儿子也有五六十岁光景,在制土陶业中也堪称“大腕”。我看了他们的“窑坊”,很窄狭,堆着许多木柴,此刻却没有生火。展示陶器的“车间”也不大,光线比较幽暗,但这半点也没有妨碍老外顾客的光顾。一位女顾客瞄上了壁上老爷子遗像旁边挂着的几件展品,指问着售价。穿着比较讲究、佩戴维族饰物的老奶奶摇手表示这些是“非卖品”。我猜想是老爷子生前的代表作,是主家留作长期纪念的。另几位男顾客却不管那些,在木台上选了几样他们喜爱的陶器制品,形体却不大,看来是陈列价值大于使用意义。我特别注意到:这些外国顾客尽管都在“花甲”上下年纪,挑选与成交中的神情均极为天真,对于异域的“玩意”有一种孩子般的新奇感和满足感。

  当我们经过一条较为宽绰的巷子时,一户敞开的民居吸引了游客们的兴趣。几位操广东口音的一家人在女主人的安排下,坐在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炕桌”边,品尝着维族的油炸面点,喝着酽茶,饶有兴味地欣赏这家后生小伙演奏的“热瓦甫”,显得十分开心。此际,中年的女主人登上很陡的楼梯,在二楼取下她家的厚厚的相册,不无自豪地翻给远方的游客们看。而在院中,淡淡的阳光从楼房的凹隙中抹落在彩色马赛克墙壁上,仿佛也映射出主客双方的共同心情。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是:巷子里的孩子特别多,他们或则在说笑话,或则在校正对方说汉语的误差;对于外来的游人,显得十分习惯,自然到未曾注意的地步。向导这时才说:现在是旅游淡季,要是在旺季尤其是黄金周,巷子里都快挤满了;光是老外就比现在全部的游客还要多。我相信她所说的都是实情而并无夸张。

  走出巷口接近外面大街时,我向向导问了一个问题:“既然喀什一带正处在

地震带上,高台民居毕竟年深日久,有的过街楼已成危楼,又听说有关方面已在近郊为此盖了新的住宅楼,为什么还没有搬迁的迹象?”向导含笑答道:“他们在这里住了许多代,已经成习惯了,而且对这里的高台民居很有感情,总是不愿意舍近求远。”

  我听后,倒是不难理解高台居民的心情。正说间,天空下起了小雪,小得就像磨面时撒下的麸屑,还没贴近口唇就融化了。向导却显得异常高兴,她说这里下雪是一桩喜事,正因为稀少,才更喜呢。“稀和喜,音同字不同;不,音调也不一样。”她纠正着自己的话。

  想不到,她还能准确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四声,使我暗自称奇。向导敏感到我在想什么,接着又补充了一句:“我们这里的汉族兄弟姐妹也都能说维语。”

  我们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多亲!———此刻,我就是这么想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