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日本的传统有多厚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3 14:00   新京报

  

  □书评人刘柠

  由于文明开化的“先来后到”,世界对日本的认识,要早于日本对世界的认识。然而,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世界对日本的了解,一定比后者对前者的认识来得深广。事实上,
自明治维新以降的一个半世纪以来,后者对周边世界的理解,远远超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对这个“偏安”于太平洋和日本海之间的狭长岛国的解读。

  在所剩无几的学术“库存”中,有几种却无论如何无法绕过不提,譬如《菊与刀》、《武士道》、《日本论》和《日本人》。四部著作,篇幅不一;作者分属三个国家(日、中、美),身份各异(学者、政治家、军人);出版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最近的一部距今也有60年。

  但就对日本民族性格的“解剖”和东洋社会的理解程度而言,至今鲜有出其右者,正是这种对历史时代的超越性,使其得以立于学术经典之林而无愧色。

  “四书”之中,最著名者无疑是《菊与刀》。确切地说,这部付梓于“二战”后期的人类学著作,系受美国军方委托、基于“美国即胜、日本必败”的前提下的、旨在为战后前者对后者的占领和统治而提供的战略政策研究报告。作者美国女性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根据文化类型理论,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在太平洋战争尚未结束的“非常时期”,对被关押在战俘营、集中营里的“敌性国家”战俘、侨民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最终的报告之所以用《菊与刀》来命名,并不仅仅因为菊花是日本皇室的纹章,刀是日本武士的象征,而是以“菊”与“刀”的组合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暗喻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不过,应该指出,在日本学界,对《菊与刀》的学术价值,始终有不以为然者。究其原因,与其说是学术性的,毋宁说更多是与著者本人的学术“资历”、背景有关的“质疑”,比如认为既不通晓日文,也未去过日本的著者仅凭对“特定时代”(战时)的“特殊社会集团”(在美日侨、日俘)的社会心理调查得出的结论,难以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云云。

  《武士道》为“四书”中之成书最早者,于中日甲午战争后4年、日俄战争前5年的1899年(明治32年)在美国出版。单看出版年代就知道,明治末年,正值日本战胜清国之初,士气大振,另一方面,与俄国积怨日深。说白了,就是在与列强抗争的同时,拼命成为列强一员的时期,也是“崛起”中的东洋社会被西方当成“黄祸”而大加妖魔化的时期。作者新渡户稻造,为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早年赴美、德留学,获博士学位。作为第一代“开眼看世界”的日本人之一,其肖像至今印在5000日元的纸钞上。

  书甫一出版,即在西方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极短的时间被翻译成数种文字风靡各国。仅其日文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间就再版了10次。

  据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曾亲读此书,还特意买来分赠友人。回过头来看,日本能在明治维新之后一代人的时间迅速“崛起”而免于被列强过度打压、妖魔化,不能不说拜《武士道》之所赐大焉。

  《日本论》和《日本人》为国人的著作。前者为国民党元老、民国时代政治家戴天仇(季陶),后者为一代军事理论家、抗战名将、国府高等军事顾问蒋百里。两著分别发表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末,恰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从战云密布日益走向亡国灭种边缘的时期。前者与直接受“九·一八”国难刺激而成的多卷本巨著《中国与日本六十年》(王芸生著)并称为中国的日本研究巅峰之作。

  戴、蒋两位,同为民国时代的“知日派”。与军人出身的蒋百里相比,戴天仇对日本的理解沉厚精粹,文字博大雄深。在短短不足10万字的篇幅中,纵论岛国从皇权、国体,到信仰、宗教,从武士、财阀,到政党格局、两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诸多论述,即使在77年之后的今天看来,仍振聋发聩,不失“时效”。

  相形之下,蒋将军的《日本人》似略显单薄。但以职业军人、战略家的“专业”视角扫描日本战前的政经、军情和外交走势,并联系欧战的历史,指出日本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并借德国人之口说出,“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一介“主战派”将领的决绝身姿跃然纸上。

  值得指出的是,“四书”所网罗的四部著作,尽管有《日本论》和《日本人》那样典型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以学术报国”、向学术索求救国良方之作,更有像《菊与刀》那样的,干脆是战略政策研究报告,可无论哪一部,均能客观冷静、就事论事地娓娓道来,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却举重若轻、平实清新,绝无半点时下国际关系、战略研究类文章中常见的那种装腔作势、令人作呕的“师爷腔”、“策论风”。这一点,是“正论”之外,需格外引发我们思考的地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