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京报沙龙]《小强历险记》:一个郑重其事的玩笑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4 00:01   新京报

  2005年的冬天,一群文化圈内的博客写作者,好事地捣鼓出了所谓的中国第一部“博客电影”———《小强历险记》,并煞有介事地搞了一场乐翻天的“首映式”和“颁奖典礼”。虽然“演员、道具、导演、编剧、摄像”等都很业余,但无厘头式的调侃语言却赚足了观众的笑声。本报邀请了主要“创作人员”,畅谈“制作过程”,探讨由此引发的对所谓“博客电影”的思考。

  ■沙龙人物:王晓峰(乐评人,该片“编剧”)、张小强(社科院副研究员,该片“主演”、“原型”)、老六(出版人,该片“首映式”主持人、“道具”)、孟静(记者,“演员”)

  

  最后一个“镜头”:全体“演员”迎着朝霞走在大街上。

  

  “首映式”和“颁奖典礼”上,台上台下乐翻了天,全体“创作人员”(左一为主持人央视名嘴柴静)集体呈人浪状向观众鞠躬致谢。

  

  “海报”设计得颇为专业。

  

  “主角”(左一)的长相因为与曾志伟(左二)、姜文(左三)、颜峻(左四)相像,引发了这个故事。

  关于缘起 饭局上得来的灵感

  新京报:这个“片子”的缘起好像是王晓峰在博客上写了一个很短的东西,这个很短的东西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了一部50分钟的“电影”?

  王晓峰:一开始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拍“电影”,我是一个对电影兴趣不大也没有什么研究的人。我平时会在博客上编很多故事,《小强历险记》只是其中之一,最开始写这个故事仅仅是觉得好玩,我写小强的故事已经写了四五篇了。

  他(张小强)身上的事能刺激人的灵感。我当时就是吃饭,小强坐我旁边,给大家看他的身份证,收身份证的时候他说:“哎,我身份证拿回来了吗?别到时候碰见查车的。”然后我就跟他说,我回去要写一个他被查车的故事,回家以后,我就想该怎么写这个故事,平时大家老说他像姜文、曾志伟、颜峻,我就想能不能把他和这几个人的关系写进去。大概用了2个小时,我就把这个故事给写完贴上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大概是2005年12月11日去潘石屹的公司,和他们公司一个女孩非非还有平客、飞猪在那边吃饭,大家瞎聊,我们说到把《小强历险记》拍成“电影”肯定挺好玩,平客就说是挺好的一个事儿,但是小强肯定不同意。我就当场给小强发了条短信,问他把《小强历险记》拍成“电影”他当“主演”行否,当时我们4个人都觉得小强肯定不会同意。结果没想到,大概几十秒后小强把短信回过来,说可以啊,一切听我指挥什么的。不过我们当时都觉得他没有当真,说实话我也没当真,但是在饭桌上我们4个就讨论如果“摄像”的话找谁、“道具”找谁等等,然后我给土摩托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当“摄影”,他说愿意。又给小于打电话,小于也同意了(做“导演”)。第二天,小于跟我联系,说要是拍成“电影”,得把故事改成“剧本”,我又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改成了“剧本”。中间我不停地找小强,这时候他就开始往后退了,说什么最近特忙、状态不好之类的。

  小强:是的,我说过这些话。

  王晓峰:这时候我也开始选除小强之外的“演员”,等“剧本”快写完时,“演员”

  的雏形基本定下来了。过程就是这样,不过我现在想想,从一开始要拍“电影”到后来,每走一步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关于过程 “乐界”精英快乐为本

  新京报:小强对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有什么想法?你身上也是多重身份聚集,学者啊等等。

  小强:我的身份有助于参与《小强历险记》的“拍摄”,投入其中的时候就没有了学者概念,就是好看、好玩就行,投入地笑一次,真心地看自己。

  王晓峰:对,其实就是一帮平时能玩到一起有默契感的人,为了缓解生活上的压抑紧张,做了这么一件好玩的事。那天去现场的人,也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件事情做这么大,其实我们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希望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让大家玩得开心。

  小强:我觉得这和王晓峰的个人魅力也有关系,他想做这样一件事,就会有很多人来响应,这也是一种博客精神在其中。

  新京报:孟静作为参与该剧的“演员”有什么感觉?

  从以前报道电影到亲身参与“拍摄”,应该还是有很大不同吧?

  孟静:以前我采访一个导演的时候,他说一般影片会用成本的1/4来宣传,而《小强历险记》总共成本是870元,有420元用来宣传,就是那个“海报”,占到了总成本的1/2,所以能够影响力比较大吧(笑)。总的来说,“拍摄”还是很好玩的,不过也很辛苦。我们也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在其中,拘束最少,快乐最多。

  小强:其实我们都是一群“乐界”精英,快乐为本。或者也可以说,我们就是一群超男。

  关于影响 一个郑重其事的玩笑

  新京报:王小峰在“颁奖仪式”上说,这个“电影”对你个人是一小步,对中国电影却是一大步,这也许是你们的玩笑话,但电影原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非常专业甚至贵族化的东西,现在《小强历险记》的出现使精英化的东西变成一个很草根的东西。

  王晓峰:其实我在博客上也写,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家庭录像。

  新京报:家庭录像一般都是实拍的真实事情。这个又有“本子”又有“演员”,好像还不太一样。

  王晓峰:对,但是《小强历险记》从我们的“拍摄”到“本子”到“导演”大家都是业余的。我想的就是终于把这件事情弄完了,以前大家总在饭桌上说,但是从来没有落实的。后来老六说要搞一个“首映式”,随着老六的介入,这个事态就扩大了。

  大家会去想这么一种行为、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思考。反过来,也是比较符合今天的环境和各种平台。至少能体现出一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DIY,可以自己去创造这些东西,这个平台是比较公平的,同时也是非常严肃的。

  新京报:今年类似的事情也很多,像超女,还有《诛仙》在网络上打败很多名家的作品。

  王晓峰: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条件具备了,我们从传统渠道上得不到我们需要的娱乐、放松、玩的东西。像超女,它带来很多好玩的东西,有了一个超女大家都去关注。像流行音乐,很多时候大家也是从网上才能听到其他的东西,影像的东西也是这样,只不过需要的条件更高一些。最早可能是写作、文本的东西,然后是音频的东西,现在是视频,信息时代改变了一种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一种创作方式。

  老六:有人说我们这个是第一个所谓的“博客电影”,但是在此之前很多人拍的DV剧难道就不是第一个吗?我觉得这个已经并不重要了,我们自定义说它是第一个“博客电影”,你听了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我这几天也一直在琢磨《小强历险记》,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因素:第一是态度,我和王晓峰也说过,这次我们就是开了一个郑重其事的玩笑,开了“新闻发布会”等等。第二个是智商,现在技术的门槛越低,它的智慧含量应该越高,我们不太懂网络也不太懂摄像。大家的聪明才智在其中体现。第三个就是资源,我们这个行业里有韩乔生啊、柴静啊,这些资源可能更有利于“电影”的传播。

  我觉得我们获得认可,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所以人们一开始对我们也没抱有多大希望,所以觉得我们给出了一个意外。拍这个东西还是很辛苦的,从早上7点一口气拍到凌晨4点,就一台破机器、一台破电脑,我们依靠的就是一种疯狂的精神连锁。这和王晓峰平时做事情的疯狂也是分不开的。

  关于未来 会带动“视客”出现吗?

  新京报:2005年博客很火,播客的热度也有所上升,《小强历险记》的火热会不会带动一种“视客”的出现并且受到关注和推广?

  老六:“视客”在技术、资金上还是有门槛的,所以我想不会像博客这样纯文本的东西那么火。《小强历险记》给IT界带来的东西可能是概念先行,他们还没有定义好这个东西,我们已经把它做出来了,这到底是个什么可能还没有办法去定义。从这个角度说,反过来可能会给IT行业带来什么启发。我们没有使命感,我们就是借用艺术表达为自己的“玩”服务。

  新京报:有什么途径可以看到这部“博客电影”吗?

  王晓峰:过一阵子我们肯定会提供从网上下载的渠道,也会把它刻成光盘送给一些朋友。

  新京报:会考虑往商业化的方面发展吗?

  王晓峰:没有怎么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大家玩笑一下吧。

  本报记者姜妍

  ■“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长相颇似曾志伟、姜文、颜峻的小强,是一家博客网站拉人开博的“业务员”,因被误认为抢银行的嫌疑人,在一个夜晚被警察从出租车里拦下,在审讯室发生了一系列哭笑不得的故事。

  “片长”约50分钟。“演职人员”包括媒体、影视圈、出版界人士,均为博客写作者与非职业演员。拍摄时间两天,制作工具为一台4000元的DV和一台电脑。

  ■众人评说

  阿甘(南方周末记者):我觉得这是一部没什么情节的相声、小品“电影”。但是,所谓“博客电影”就应该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参与,使电影这门原来很梦幻的艺术平民化了。而且,我认为,这帮“演职人员”真的要是熟悉了电影的操作,再去拍一次的话,反倒没意思了。

  夏烁(自由撰稿人):我的朋友们普遍认为“颁奖典礼”比“电影”本身更好玩,“电影”虽然时间不长,但会让观众感觉节奏比较拖沓。

  这个“小电影”能获得如此大关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是媒体从业人员,网上网下都已经拥有扩大传播效果的优势。

  皮皮(媒体记者):我不得不说它是一部很糟糕的“电影”。不是一直都说中国电影缺乏会讲故事的人吗?

  那所谓第一部“博客电影”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王晓峰同志是个好的记者,他把记者的怀疑和批驳的精神贯穿到了整部《小强历险记》里,整个“电影”都是在靠那些台词吸引人的眼球。

  而就“博客电影”来说,我觉得它也没什么特别。为什么非要把它冠名博客呢?难道就是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是写博客的人?

  本报记者刘晋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