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往事钩沉]中国通的北京情结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0 09:50   新京报

  

  《随笔北京》(《奥野信太郎随想全集一》)奥野信太郎著日本福武书店1984年初版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序中写道:“日本士夫,类能读中国之书,考中国之史。”
其时为光绪中叶,黄公抵日不过二年有余。平心而论,以日本和中国两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深厚交情论,彼国内出现多少“中国通”也不足为奇。

  日本有为数众多的中国通及其相关著作。令人叹为观止者有之,令人拍案惊奇者有之,令人嗤之以鼻者亦有之。然而读毕奥野信太郎的《随笔北京》,除了钦佩外,我别无他想。

  奥野信太郎(1899—1968)为日本评论家。1925年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毕业,1934年参加中国文学会。译有《儿女英雄传》《唐代小说集》《三国志选》等,著有《奥野信太郎随想全集》(七卷)等。

  在我迄今为止日文的“中国学”著作的阅读生涯中,关于中国人、事、物描述的作品,没有一本能出此书之右。购置两年,翻阅十数遍,按说我对此书早已烂熟于胸,新鲜感荡然无存。只是有一个问题困扰我直到现在,百思不得其解———奥野先生笔下的语言,果真是日文吗?这绝非“只缘身在此山中”式的迷惑,很显然,先生运用的是纯正、典型的日文章体。但我的疑惑的最关键之处在于:为何每读总有欲罢不能之感?且一直到释卷,丝毫不曾体察到面前之书,乃是外国人用外文写作的老北京随笔集。

  《随笔北京》,福武书店1984年初版(《奥野信太郎随想全集一》),内收先生战前在北京留学、任教时写作的散文24篇。

  举凡老北京风土、掌故、人情、俚俗,无不尽收其中。单看文章标题,很难想像书作者竟然是外国人:“燕京品花录”、“古燕日涉”、“池上草堂记”、“花愁杂稿”……地道的汉文、雅致的中国古典意境,起码就个人而言,对于先生中国学之博大精深,我发自内心地佩服。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先生如此深厚的汉学功底呢?先来看先生简历:奥野信太郎1899年生于东京书香门第,7岁师从汉学者习诵汉文,“十岁时,四书五经已倒背如流”。上世纪20年代中期,奥野以“外务省特别研究生”身份来华留学。毕业后回国短暂滞留,随即以“辅仁大学客座教授”资格再度来华,直到1938年初被遣返回日。

  奥野本是“山手良家子”(山手为东京富人居住区),少年时代父亲由于工作调动,只得将他寄养在位于“下町”(东京穷人居住区)浅草的伯母家中。也正因为如此,富家子弟奥野“终于有机会和普通百姓贴身交流”。浅草为东京“日本传统集大成之地”,少年时代的奥野,漫步下町,面对杂艺、古书,时常流连忘返。实际上,直到病逝,先生的“下町情结并没有丝毫改变”。由此不难想像,其后他为何将北京作为留华首选目的地。

  在北京,先生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青年奥野住在“湖畔草堂”,白日静心读书,夜晚散步书肆,倾囊收购古籍善本。多年梦想,一朝尽得实现,先生其时欣喜若狂的心情,《随笔北京》中处处可见。40年后,老北京著名古书店“莱熏阁”的老板,被问及奥野信太郎的名字时,依旧记忆犹新。

  上世纪30年代,

中日关系愈发紧张。此时奥野为辅仁大学教师,一系列军事兵变的爆发,彻底粉碎了先生心中惟一的和平希望。从此,他“教学归来闭门只读书”,深居简出,谢绝一切应酬,以文人特有的方式,默默对抗侵略。1938年初,奥野被迫回国。但对于中国,尤其是老北京的思念,先生心中一刻也没有停止。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奥野即以访问学者身份第三次来京寻梦。他感慨“中国人民的生活终于变得好起来了”,同时对“老北京的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深表担忧。从此,先生没有再次来华,余生全力以赴于中国文学研究。

  1964年,已是风烛残年的奥野,为普及中国文化,亲自担任NHK电台节目“中国文学十二话”的主持人,直到1968年病逝。后学同好为纪念先生,于次年设立“日本中国学会奖”。

  该奖以中国相关学术研究为目的,迄今仍在日本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语学研究为主的全国性综合学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珠 发自青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