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日知录:杨柳青年画落户东丰台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4 10:54   今晚报

  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宁河东丰台,是近代直隶省三年大画产地。曾与杨柳青年画争荣的东丰台年画,后被杨柳青的光芒所掩没。

  有“京东第一镇”之誉的东丰台,位于宁河、宝坻、丰润、玉田交界处的还乡河南岸,为与北京丰台相区别而得名。东丰台曾是冀东年画最大的集散地,也是直隶年画向东北输送的主要通道。

  初创于明的杨柳青年画,呈现立体化的发展格局。其产地并不局限于一地,周边的几十个村镇都“竞操此业”。而相距百里之外的东丰台也受其影响。东丰台与年画结缘,大概是清乾隆四十年(1755)左右杨柳青作坊戴廉增在东丰台设肆卖画、成立作坊、招募工人开始的。选择东丰台,无疑是青睐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和浓郁的商业氛围。考察当地《康熙六十一年蠲免席税碑》等近十通石刻文字,可知东丰台明清以来商贾云集。东丰台“因地之利”,形成年画销售网络,“颇得东北蒙古之大销场”。光绪中叶,仅戴廉增一家年画作坊,年产量就达100余万张,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东丰台集散的。1915年以前,运往关外的年画货物,基本上都是从东丰台上船,经唐山、西河头、前各庄,再装上火车的。而从东丰台辗转海运,也是一个重要渠道。武强年画也通过东丰台转销东北,东丰台后成武强年画的重要产销点。

  戴廉增在东丰台培养了大批画师及刻版、印刷等人才,对促进东丰台年画的发展功不可没。从开始模仿杨柳青年画,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再到扩大生产规模、“家家点染,户户丹青”,东丰台年画有一个长期演进过程。东丰台年画有杨柳青的影子,也受东北、冀东民俗影响。其刻工较为精细,用色也显素雅,画面更显粗犷和夸张,版式亦较独特。从搜集到的东丰台老年画和画版可知,其出品的年画内容宽泛,有门神、天官赐福、九凤朝阳、美人图、送财童子、戏曲故事、花鸟填字等。有的对吉祥字大胆使用,不惜占据画面主体;有的为窗格式画面,将10余块画版拼接套印,浑然一体;还有的再现戏剧情节,将画面裱制成16幅条屏。东丰台出的贡笺,为了和杨柳青、炒米店有所区别,就叫“大贡笺”。虽有部分手工填色的年画,但用笔粗放,为与“西河货”(指杨柳青年画)相区分,谓之“东河货”。

  清末民初时,东丰台有名气的画铺已发展到十多个,还有十几个有规模的染纸作坊。1913年,直隶省商品陈列所首次调查实业得失,其报告称,“东丰台为年画之产地,略与杨柳青同,皆印刷品”。当时杨柳青年画已呈萎缩趋势,而东丰台年画“年产约一千一百余万张,每小张铜元一二枚,每大张铜元三四枚”。为丰富年画题材和形式,东丰台的画店每年都派人去杨柳青租画版、借地印画。因杨柳青年画而兴旺的津西炒米店,年画店盛时多达近百家,曾出现武强帮和丰台帮争雄的局面。义盛发、义顺发、永和德、增兴、成庆永、万泰长、永和号、恒元盛、新记、盛恒、德盛恒、万顺恒等画店经理都是东丰台人。东丰台人在杨柳青开的画店,经营得也不错。

  因技法和印刷方法落后、少有“新刻”,加之战乱频仍,东丰台木版年画也难逃日趋衰败厄运。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丰台仍为机印年画的主承销地。当时,富华印刷局(在今广开三马路一带)是天津规模最大的机印年画作坊,远销三北和中原地区。每年中秋节前后,都有几十家东帮老客聚集东丰台,三分之二的富华年画库存从这里转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