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叶永青:走过“小、苦、旧”的阴影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6 10:26   新京报

  “我每次都在潮流里,但永远都不在人最多的潮流里。”

  

  ■人物

  叶永青

  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3年四川美院毕业之后留校至今。

  1987年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展以及第七届全国美展,同年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个展。

  1990年在美国西雅图双鹤轩画廊举办个展,其中展出的一幅油画《鸟》被比尔·盖茨收藏。1989年以后开始《大招贴》系列的创作,上个世纪末,他的画风删繁就简,内容大多是弧度和鸟,这种突破为他带来了新的声誉。

  ■记者手记

  叶永青,江湖人称叶帅。但见叶永青身着黑色中式马褂,粉蓝的衬里若隐若现,身材高大且相貌堂堂,酷似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的扮演者,难怪,这位先生在去年获得“时尚先生”的提名。

  叶永青多年来以做的事情范围广和走的地方多而闻名,每次人一见他,第一句话都是:“你来了?”

  接着第二句:“什么时候走?”从上世纪80年代走过来之后,叶永青就不仅仅是四川美院的老师、当代艺术家了,还是策展人、建筑设计师、画廊经营者甚至餐厅老板。他在白天都在做一些“职业画家”似乎不会去做的“促进交流”

  的工作,画画的主业则放在了深夜,对此,他自嘲为“变节者”,但是“时代变了,现在秘密也能贩卖,譬如接受采访。”

  “我每次都在潮流里,但永远都不在人最多的潮流里。”叶帅称自己的心态好比看客,在前面看看之后又会跑到后面去看看。说到“与世界保持一定距离”的操守,叶永青联想到的是“竹林七贤”,他说七贤虽然在众人面前是潇洒的面孔,内心坚守与大众的距离,但大众文化的压力一点都不会令人轻松。

  在一家著名餐馆里竟然也能邂逅叶永青作品的仿制品,那是他1999年之后新的画风,删繁就简而充满想像力的线条风格完全吻合现代人的心理状态,而凑近之后才发现看似炭笔涂鸦原来是由极小的笔触构成,令人远观近看皆有所获。

  虽然《鸟》系列为他赢得了新的声誉,但叶永青更多的时候都在飞来飞去地扮演“推广者”,而且每次出门绝不带够行李,太太因此抱怨:“我好像嫁了两个人,一个瘦而羞涩,另一个胖而肤浅。”

  和四川美院同学格格不入

  多年以前,云南被很多人认为是边疆,有很多人被发配到云南,也有一些为了逃避主题绘画的人来到云南,画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因此在“文革”期间有大批怀才不遇的美术人才集聚在昆明。

  昆明当时学美术的氛围很浓,我高中时参加的昆明市第一中学美术小组有三四千人,是一个归国华侨在昆明组织的,在当时影响很大。但有很多同学选择学美术是出于寻找现实出路的考虑,因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有可能留在城里,否则就要上山下乡。

  丁绍光、袁运生等人在昆明开设了各种美术班以及讲座,他们提出的“形式就是美”在当时属于创造性的口号。

  我们都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启蒙,很多时候是照着电影广告或者是工农兵画报画。有一年,一位美术老师看了我的画,问:“你多大了?”

  我回答说18岁了,他说那你不太有希望了。听他那么说,我虽然绝望,但还是坚持报考了美术学院。

  那时候基本上就是两个潮流,一个是以四川美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或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另外一种是完全走形式主义这条线,在我的家乡云南集中了一些这样的人。所以,我一进入四川美院就感觉自己骑在了不同的马上,在同学中显得特别格格不入。

  罗中立最初要走现代派路线

  我和张晓刚在学校有一个绰号“云南两怪”,意思是说我们俩画素描画得很差,但是一用线条来勾速写,或者是有点想像力的东西,我们俩就显得比别人强很多。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和张晓刚、周春芽住在同一个寝室里。周春芽色彩画得最好,我们每天早饭前要一起画一张风景,春芽站在中间,我和晓刚各站一边,看春芽画一笔,我们也画一笔。

  四川美院当时的老师不比学生强,有些学生就看不起老师。学生分成几拨,所有认为自己是个人物的都跟何多苓在一起,老实的一帮人跟着程丛林。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身边的这批人已经创作出了《1968年×月×日雪》、《为什么》等作品。

  上世纪80年代,看谁是否在潮流里的标准是,看这个人是否保持跟杂志譬如《美术》的关系,被宣传最多的就是成功人士。

  罗中立当时住在我们宿舍对面,他的画本来是走现代派路线的。有人嘲笑他说只有画写实画不好的人才会去画现代派。罗中立非常不服气。

  有一天,周春芽因为要给人画连环画,收集了一堆图片,其中有一张大滴流汗的黑人小孩的照片,罗中立看了非常喜欢,拿着图片跳起来,说要把这张图画出来,《父亲》的出现跟这张图片有莫大的关系。

  栗宪庭后来对我说,1981年第1期的《美术》本来是要发我的《春》作为封面,但因为罗中立的《父亲》出现了,所以用《父亲》代替了《春》。我说你这个选择完全是正确的。

  用鹅卵石蘸酱下酒

  留校是毕业之后最好的结果,我莫名其妙地被留了校。但我那时一点都不喜欢重庆,四川美院校址那个地方在当年环境恶劣、尘土飞扬,污染很严重。我毕业创作是回到西双版纳去画画,画出来的作品特别美,轻飘飘地仿佛含着莫大的忧伤。

  与我一起留校的还有程丛林、罗中立、高小华,这之中只有我一个人名气没有大到全国闻名,他们很快地要么去了中央美院、要么去了比利时,那一批中真正留下来的只有我一个。他们的作品全国人都在模仿,不断有人向四川美院索要他们的作品去参加展览。

  我经常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别的老师或者同学的作品发送到全国各地,而我又讨厌当时流行的那些“小、苦、旧”题材,我觉得它们都不真实、矫揉造作。可是全校只有我一个人要做这个装订的工作,这能给人带来一种什么心情呢?我感觉特别痛苦、非常孤独。我很羡慕当时在昆明的晓刚他们,他们在“85新潮”之前像嬉皮士那样喝酒喝得烂醉如泥、糟蹋身体。

  我每天起床都仿佛是为了等待黄昏的来临,因为黄昏意味着喝酒的时刻到了。

  我要走七八公里的路,与一些搬运工人一起喝2毛钱一两的酒,没钱买菜,就用盐、酱油之类的调一碗调料,用鹅卵石或者钉子蘸一下调料放到嘴里,舔一下味道,喝得烂醉。去的时候还有公车,回来的时候就得跌跌撞撞地经过荒野走回学校。

  我周围的人都生活在荣誉中,而我仿佛坠入了失语的境地。那时候的日记,写的都是诸如“现实就是垃圾,真正的生活是内心的生活。”一类的话,我几乎每天都改变自己的画风,其实是对国外各种不同流派消化不良的呕吐,画出来的作品全都象是泄私愤。

  1984年,晓刚他们准备“新具象”展览,他们那时候画的都是一些很魔鬼很夸张的形象,让我觉得很有力量。

  他们要运输到上海的箱子都是我帮他们订的,因为我已经在学校锻炼得非常之精于此事了。在四川美院订箱子,我心里没有一丝羡慕,但是给晓刚他们订箱子时,我特别羡慕,因此觉得更加孤独了。

  画卖了一万元感觉不真实

  1987年,我第一次把自己的画卖出去,是卖给了一个日本

留学生。他用200元兑换券买了我的一张画,这相当于当时的400元,对于我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了。张晓刚也卖了一张画给他,赚了200元兑换券,晓刚说他终于有钱结婚了。所以,第二天我们就搭上了回家的火车。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已经开始意识到艺术市场的重要性。有一段时间,我与方力均都住在栗宪庭家里的沙发上,我和老栗整天谈论市场的问题,方力均一个人在里屋画画,我不知道他那时候正在画他那些打哈欠的光头泼皮,只知道他那时每天都看王朔的小说。

  1989我去参加现代艺术大展时,画布都卷成一筒筒的,画框也拆下来扎成一捆,我背着它们去坐火车,就好像一个弹棉花的工匠。我手头原本只有200元,幸好临出发前打理行李的时候,一个朋友给我带来了80元的稿费,把我高兴坏了。

  到了美术馆的第一天,主办方说:“每个人都要交100元的参展费。”大家都感到特别为难。面面相觑。毛旭辉说:“交就交,别丢了我们西南艺术群体的脸。”我才一咬牙交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住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宿舍里,还不能让人发现。

  每天一到晚上,大家就互相商量:“你有什么朋友在北京?贡献出来,我们去他那儿蹭饭。”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叫宋伟的人,他是中国第一个购买当代艺术作品的民营企业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本来他是一个卖羊肉串的,开快餐车而发家致富,但他有做文化的野心,后来建了

长城艺术博物馆。据说,筹办现代艺术大展之前需要拉赞助,是宋伟给了5万元才有了办展览的经费,高名潞拿到钱的时候大喊:“个体户万岁!”

  展览开始之后,经常会有一些人说要买画,宋伟一听就急了,他说要收藏最重要的作品,找到栗宪庭给他推荐了10个人的作品,包括我和王广义、张晓刚、毛旭辉、张培力等人。我们10个人每人都给了宋伟一堆画,有的给得多有的给得少,但每个人都得到一万元钱。

  他们去找宋伟拿钱的那一天,我恰好有事情,请朋友去帮我拿的,当时只有10元,没有100元票,沉甸甸地抱了回来,大家从来没有拿到过这么多钱,感觉特别不真实。

  第二天,我们就要离开北京了。当时是北京的一月,我与张晓刚一人背着一包钱,走在路上感觉轻飘飘的。

  还记得火车开动之后,一路都是大雪纷扬。我们把钱放在行李架上,过一会儿看一眼,过一会儿看一眼。

  我那时其实对钱没概念,拿到钱之后特别高兴的是想,终于可以给女儿买钢琴了。她每次在邻居家眼巴巴地看着人家的钢琴,但那家的孩子喝令她,说不准碰我家的钢琴!不过,等我把钢琴买给女儿之后,她碰都不碰那个钢琴,每次一坐到钢琴前,就条件反射一般地马上进入睡眠状态。

  口述:叶永青

  采写:本报记者刘晋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