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余废墨]存在的悠远闪电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7 09:41 新京报 | ||||
陈春文为本书译者,1961年出生,山东省平原县人,现任兰州大学哲学院教授。1989-1994年分别游学于德国弗赖堡大学、特里尔大学和斯图加特大学。 著有《栖居在思想的密林中———哲学寻思录》(1999);译有《哲学生涯》(20 《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德)贡特·奈斯克、埃米尔·克特琳编著陈春文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定价:24.80元 □书评人 陈春文 1889年的黑森林小镇迈斯科赫,从大地深处涌出了一眼酝酿千载的泉水,源源不断的泉水注入莱茵河,使莱茵河成为一条思想的河流,欧罗巴又变成思想的欧罗巴,欧罗巴的天空又因其思想的绚烂而令世人心往神驰,这片绚烂的思想天空折射着西方哲学两千年雄起雄立的迷思。 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随迈斯科赫的那眼泉水流淌到世界各地,海德格尔也与这团雄起雄立的迷思一起,引起了世界性的迷惑。这些迷惑既有对什么是哲学的迷惑,也有对海德格尔这位“哲学家”的迷惑,更有对海德格尔校长的迷惑,惟独不见何谓思的迷惑。就海德格尔这个千年事件来说,最亟待去思的,是我们至今仍未学会思,甚至连去学习思的意愿都没有准备出来。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和海德格尔之前,真的有人能在哲学中追问什么是哲学吗?我深感怀疑。 哲学家们哲学着,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哲学着并不必然地意味着能把哲学的地基(哲学成为哲学的地基)卷入到追问中。在哲学中制造问题、延伸问题是一回事,使哲学本身也成为问题,甚至是更值得虔诚追问的问题是另一回事。经营和阐释学术对象是一回事,让思物入思则是全然不同的另一回事。作为思想史上具有千年事件价值的海德格尔是基于后者来说的。因此,海德格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根植于密托思和大地的思者,是基于他的思想而宣布了哲学的终结的思者,是预言思应在更广阔尺度上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的思者,是预言了人在将一切都纳入制造流程的同时也把人自身摆入到制造过程的思者。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时代的结论,不是一个世纪的结论,也不是基于哲学而得出的一个哲学家式的结论,而是一个划界的思者(地形学大师)跟踪哲学地筹划世界的西方历史的运动所得出的只有思者才能得出的预言。 用哲学家的眼光是看不懂海德格尔的,用哲学的标准也是摸索不出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的思想坐标的,虽然哲学本身已足以让大众望而生畏。在本书中海德格尔抱怨说:“如果写我的思想的人和谈论这些著作的人都闭上嘴,那么至少我至今已发表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还有人读,思的状况会好一些。”海德格尔当了十个月的弗赖堡大学校长,发表了一个《论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的校长任职主题演讲。德国大学的自由精神与独立地位是享有广泛声誉的,也是有着深厚传统的。但在纳粹时期,这一精粹的大学精神在人性的暴发性软弱面前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在那个时代,不管这个报告的内容有多少偏颇,有多少天真荒谬的地方,作为校长敢于有大学的“自我主张”,就是一种不辱没思想、不辱没大学精神的果敢行动。海德格尔愿意乱世当中出任校长,并虔诚对待校长职务有更深层的原因。他是想藉德国大学聚集和启蒙德国人的思想潜质,他看好德语与希腊语的亲缘性,想通过被激发出来的德国人的思想潜质,扭转欧罗巴的时代颓势、精神颓势和哲学颓势,抗衡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操作主义,恢复哲学前希腊人思诗同源的耕居思。这当然暴露出严酷政治下思者的理想主义幼稚病,但并不能因此就唾弃一个千年的思者的千年之虑的正当性,在思者的层面上,不能奉行成者王败者寇的生存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