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历史文学]十三个十三点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7 09:54   新京报

  

  《都是性灵食色》作者:柯平版本:重庆出版社2006年2月定价:32.00元

  十三点好不好?不合常经好不好?

  在中国语境中必会形成势同水火的两派。十三点们必定以为好,道学家们必定以为不好。十三点的本质是热爱生活,向往自由,道学家的本质是憎恨生活,扼杀自由,尤其咬牙切齿地憎恨十三点,不遗余力地扼杀十三点。或许正是因此之故,与一切十三点背道而驰的道学言论总汇,遂被称为《十三经》。

  □书评人 张远山

  刚刚读完的柯平新著《都是性灵食色———明清文人生活考》,共写了十三个明清时代的大才子,清一色全是十三点。有人以为“十三点”是骂语,其实是谜语性民间俚语,不知谜底者才会疑心是骂人。“十三点”暗扣共有十三笔的“痴”字,也就是林黛玉《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之“痴”。“痴”往往被笑,但很少挨骂。葬花就很十三点,黛玉正是超级十三点曹雪芹虚构的一个异数,一个中国生活中没有存身之地因而罕见的女十三点。不过男人中的十三点远多于女人,所以“十三点”多出自女子之口,且多用于熟识乃至亲近的男子。

  何为十三点?难言也,反说比较容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道学家,就是十三点的反面,也是十三点的天敌。比如《红楼梦》里,贾政是道学家的标本,其子宝玉是十三点的标本。王夫人肯定不敢叫贾政“十三点”,只敢叫“老爷”。若是黛玉成功嫁给宝玉,一定指着脑门天天叫他“十三点”,决不会叫“老爷”。

  可惜上花轿的是王夫人选定的宝钗,于是宝玉被称“老爷”到耳朵起茧,终于无福加冕“十三点”。这是宝玉愤而出家的主因。

  十三点总是痴迷某事,痴迷到不合常经,乃至惊天动地,惊世骇俗。

  十三点未必都是大才子,然而凡大才子必为十三点,正如凡道学家必非大才子。普通人偶尔借酒壮胆,其不合常经均属小打小闹,顶多是“十三点兮兮”,难称“十三点”的正点。大才子才是真正的十三点,其于痴迷之事,必定创意极佳,手笔极大,心裁别出,妙到毫巅,于是成就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化景观,如本书那十三个十三点所为。

  十三点好不好?不合常经好不好?在中国语境中必会形成势同水火的两派。十三点们必定以为好,道学家们必定以为不好。十三点的本质是热爱生活,向往自由,道学家的本质是憎恨生活,扼杀自由,尤其咬牙切齿地憎恨十三点,不遗余力地扼杀十三点。或许正是因此之故,与一切十三点背道而驰的道学言论总汇,遂被称为《十三经》。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中,痴迷《十三经》的道学家们一直占据主流权威,唾弃《十三经》的十三点们一直遭到主流权威的压制和剿灭。

  本书书名“都是性灵食色”,概括准确,可谓一言以蔽之,正如《十三经》也可以一言以蔽之:都非性灵食色。这十三个十三点构成一出大戏,最先出场的正是我引为同道的十三点班头———李渔。由此我认定作者眼光不差,趣味不俗,兴味盎然地读完了全书。

  李渔或许是古典中国第一十三点,一个真实版本的贾宝玉,又远胜贾宝玉。贾宝玉并未为古典中国增添任何新东西,李渔却以其天才伟力,在古典中国已经完备烂熟到无以复加的明清之际,又慧心独到地平添出无数活色生香的异样景致,至今润物无声地渗透漫漶在中国生活之中。道学家为李渔加冕的“名教罪人”,实可视为对他的最高礼赞。其不朽杰作《闲情偶寄》,堪称江湖中国的“葵花宝典”。毫不夸张地说,不读李笠翁,枉为中国人。

  抄一段书中文字:“一天,有一帮文坛哥们儿在秦淮河边的花船上闹了一阵后到他家闲聊,一边喝茶一边鉴赏墙上的壁画。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画上那只鹦鹉突然飞动起来,翅膀扑棱棱地扇动,甚至还货真价实地叫了几声,音色清越响亮,然后又栖在壁画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了。”原来李渔“先于所画松枝之上,穴一小小壁孔,后以架鹦鹉者插入其中,务使极固,不致动摇。松为着色之松,鸟亦有色之鸟,互相映发,有如一笔写成。”如此匪夷所思之事,非超级十三点莫办。

  继李渔之后一一登场的是袁枚、金圣叹、龚自珍、吴伟业、袁宏道、沈复、余怀、陆心源、黄仲则、张大复、柳亚子,如同浩若繁星的明清才子长廊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都是不合常经的十三点。此前未闻的张大复的列入尤其令我惊喜,但张岱、冯梦龙、徐文长等人不在其中又令我惋惜。当然一本书不可能把明清十三点一网打尽,这使我有理由期待此书的续篇。

  作为倾心浸淫于江湖文化的素心人,柯平对书中每个十三点都如数家珍,熟如老友。叙事流畅,偶尔失之过于流利。文笔雅致,偶尔失之不够考究。总体而言生动有趣而不涩不滞,又章法严谨而绝非戏说;穿插其间的考证辨析也颇见功力,分寸得当的议论发挥更每有新意。

  此书的缺憾之一是,《沈复———〈浮生六记〉作者自述》不恰当地采用了小说化的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固有束缚,不仅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而且使考证难以令人信服地展开。

  此书的可喜收获,莫过于作者言人未言、令人信服地爬梳出互相矛盾的两个郑板桥。这两个板桥,一个恰是十三点的板桥,另一个恰是假道学的板桥。在袁枚、吴伟业、袁宏道、陆心源等人身上也多多少少有类似的人格分裂。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是道学家和十三点的混杂,只不过比例因人而异罢了。读此书的强烈感受是,凡传主人格中的道学家成分占上风时就可厌,凡传主人格中的十三点成分占上风时就可爱。

  其实在道学家们伪造的道学偶像———孔子身上,也同样存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孔子;既有“子见南子”、“食不厌精”、“风乎舞雩”、“不亦乐乎”的十三点一面,也有“克己复礼”、“君君臣臣”、“庶人不议”、“恶郑声之乱”的道学家一面。后世陋儒单取一面,遂使《十三经》成了戕害性灵、泯灭食色的文化灾难。柯平勾勒出鲜为人知的那个道学家板桥,指出江湖盛传的那个十三点板桥之失真。不过江湖立场对两个板桥的取舍,与庙堂立场对两个孔子的取舍相反,恰好说明古典中国在走向近代之时,其庙堂文化的道学家一面已为民众普遍唾弃,而其江湖文化的十三点一面正在日渐复兴,一如当代中国之现状。

  读完此书就不难明白,道学家没资格被誉为“十三点”,只配叫做“猪头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