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沙漠之龙

http://cul.sina.com.cn 2006/02/02 09:34   今晚报

  关于有没有龙的话题,多少年来一直在争论不休,有人虽然不认为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龙,却还是坚持龙就是某种动物的形象化和典型化。我对此无意于作学术上的争论,素来只将龙作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既不顶礼膜拜,却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怕,以平常心对之而已。

  然而,当我在2005年深秋去新疆塔里木油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访,却不知为何,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真的有“龙”存在,而且只有作如此比喻才算到位,才名实相副,这
就是那条不久前全线通车的贯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我不禁在心中惊呼:这是真正的沙漠之龙!

  在我的心目中,似乎第一次感触到龙的精髓。我觉得:龙之为龙,永远是新奇的,在不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龙之为龙,它永远保持腾越的姿态,全身流荡着蓬勃的血液;龙之为龙,自然是出类拔萃的,首先是甘于承担历史重负。一条高速沙漠公路出现在过去根本难以想像的地方,使千万年来濒于窒息的沙漠得以畅达地呼吸!

  乍看它也许不过是一条公路而已,其实它的出现谈何容易。在连绵起伏、风沙日夜袭扰的大沙漠中修筑永久性的公路,最难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固住两边的风沙,使这条高质量的水泥公路保持畅通而不被淹没,这是一个使人头疼、不易得到彻底解决的难点。为此,使有关专家可谓耗尽心血。他们远赴西南亚固沙有经验的小国,向它们取经,借鉴了诸如“网状固沙法”和“胶管点水法”等培植耐风沙善封固的沙漠植物,沿公路两侧筑起了长达上千公里的沙坡

长城,用当年战争年代防御战中的术语而言:善守难攻,固若金汤。

  如果你亲临此境,看看公路两侧的固沙工程,很可能会惊叹为当世杰作,或者称之为一种编织艺术亦不为过。那芨芨草呈方形或菱形的图案排列生长;再上一层,在流沙中的沙棘和红柳等植物被绵长不尽的胶管维护,胶管上有小孔渗出水滴,正好滋润着每棵固沙植物的根部,以保证这些抗沙斗士不致因枯萎而减员。工程,或者称之为“工艺”更为恰当,都是高质量的,绝不容一丝马虎。

  这时,一位有点驼背的老者从附近的一幢板房出来,登上公路西侧的沙坡。当地文联负责同志,也是我们的向导指点着告诉说:“这位高工就是这项工程的专家,就是他,亲自去以色列、阿联酋取经,根据咱们的具体情况,又发展了公路固沙的工艺。”看来这“龙”之为龙,靠的是创业者以心血滋养,才实现了荒漠中的腾飞,是人的意志与科学成果的典型象征。

  我目送那位老者,心中涌动着由衷的钦敬。只见他在西坡上的一个土丘上停下来,从携带的篮子里取出香和纸来,燃着以后又双手合十,低头默哀了一会儿。然后在显然是墓碑前坐下来,凝思着更远的方向。此时,夕阳在墓碑上披洒而下,就连穿梭而过的汽车也没有改变眼前的肃穆气氛。还是向导告诉我们:“为了这条公路不被风沙湮没,有的筑路者永远身陷沙丘。他们的坟墓和附近的沙丘几乎没有多少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多了一座墓碑。”我猜想,那位高工前来祭奠的说不定就是他的亲密同事和朋友。今天并非清明扫墓的日子,是逝者殉职纪念日或是生日亦为可知。我虽然能够理解他们这种传统纪念方式,却也担心香纸是否会在干燥的固沙植被中发生意外。为此,我有点过分小心地越过公路登上西坡。这时适巧看到老者悉心地踏灭了纸灰,弄熄了燃了半截的焚香,重新装进篮子里。我感佩他的细致,他竟把一切都想到了,于是,我刚才的担心成为多此一举。还有一个细节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走下沙坡时,随手在沙中捡起两个遗留在这里的一次性快餐盒,也装在他的篮子里。我知道,这类东西是不会自行烂掉的,他也不容许这种白色污染的存在。

  我们一行人也都从东坡上下来。在东坡的沙砾中我也随手捡起了一个快餐盒。向导告诉我说这都是当日修公路和搞固沙工程时工人吃快餐时遗留下来的。我手提着这个快餐盒,只觉软而脆,且颜色暗淡,想起电视上提醒说:这样的快餐盒多是劣质品,咳,劣质食品盒无孔不入,竟钻到驾驭沙漠之龙的工地上来了!

  好在我们的沙漠公路是“真龙”,这足以使人大大的放心与开心。

  我站在沙漠公路的一侧,远望这条沙漠之龙起伏着奔腾着,它暂时甩下无垠的沙荒,在视线极处的高岗上,绿洲的树梢在前面招手,沙漠之龙将残冬驮在尾部,将迟到的春天高高地举在头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