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大公报》研究专家王芝琛病逝

http://cul.sina.com.cn 2006/02/06 08:45   新京报

  叙述其父生平的《一代报人王芸生》一书创造一生辉煌时刻;追悼会今日在八宝山举行

  

  王芝琛在“一生中最辉煌时刻”———《一代报人王芸生》获图书奖现场。本报记者徐万涛摄

  本报讯(记者张弘)2月4日凌晨5时30分,《一代报人王芸生》作者、《大公报》研究专家、《大公报》原主编王芸生之子王芝琛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68岁。追悼会及遗体告别仪式将于今日在八宝山举行。

  靠输液延长八个月生命

  据王芝琛的妹妹王芝渝介绍,王芝琛是2月2日发病的,急救车把他送到世纪坛铁道部医院抢救了一天,在那里输了液后,他醒了过来,说话也清楚了,便又回家了。3日一清早王芝琛病情又恶化,被送到301医院,从早上8时左右一直抢救到他4日离世,当时,他已经神智不清。王芝琛离世时,他的儿子和王芝渝等人都在身旁。

  王芝琛此前患有结肠癌,癌细胞扩散到了肺和肝,做过手术以后,就一直吃药和化疗。此后,王芝琛用了一种美国的新药输液12次。据王芝琛的妹妹王芝渝介绍,这种新药延缓了他八个月的生命,另外一个好处是他不疼。但到最后,他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衰竭。301医院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著作获奖时“最辉煌”

  王芝琛是我国著名报人、原《大公报》总编王芸生的儿子。他1937年9月出生于上海,不久随父母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1952年秋赴北京念高中。1955年于北京25中(原“育英中学”)毕业,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院海军系指挥仪专业。毕业后长期在海军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4年转业至计算机所工作。1991年提前退休之后,出于个人兴趣,从事大公报史研究有多篇文章发表。原《大公报》记者、学者唐振常说他文章最大特色是“信而有征,以事实为依据,不空谈,不虚夸。”“不作危言高论,但直道其事,直述其经过,读后自然形成结论”。

  王芝琛生前曾出版过著作《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并与刘自立合编过《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2004年,他的著作《一代报人王芸生》出版,并获得了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最佳历史传记类作品奖。此后,王芝琛曾表示,这次获奖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遗愿

  希望把父亲的评论结集出版

  本报记者张弘曾数次接触过王芝琛。三联书店再版《60年来中国与日本》后,记者去年曾去王芝琛家采访。当时,他曾表达过一个愿望,希望把父亲的部分评论结集出版并委托记者代为联系出版事宜。

  稍后,王芝琛生日的时候,曾邀请记者以及本报另一名记者陈远一起出席。当时到场的还有学者丁东、邢小群夫妇以及原《大公报》部分工作人员。此后,记者曾致电王芝琛,称联系出版不顺利。鉴于他身体不好,并建议他先把文章收集齐全。据王芝渝说,此事他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未尽事宜,自己会接着做。目前,已有出版社与她初步接触,商谈出版一事。

  ■追忆

  他是一个胜利者

  刘硕良(出版人,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助理):

  我大概是在1999年的时候与王芝琛先生开始来往的。

  后来我来到北京,出版“背影丛书”,这套书对人物的选择要求很高,开始是黄万里,接着就是王芸生———因为他符合我们的设想,他的影响力、重要性以及他一生所反映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与这套丛书相契合。

  此前,我买过王芝琛编的关于《大公报》的书。丁东告诉我他有一本《一代报人王芸生》的书稿,并与我一起到他家去看他。那时,他精神还很好,还没有查出不治之症。

  在编书的过程中,我听说他患有癌症,我们就想让这本书尽快出来,因为有一个作者就是因为出版社拖沓导致她生前没有看到书的出版。所以我们加快了出版进度,在他生前把《一代报人王芸生》出出来了。可以告慰的是,王芝琛不但生前看到了他父亲著作的出版,把他父亲不为人完全了解的一面展示出来了,而且他看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这本书2004年出版以后,影响持续了2005年全年。虽然在难以抗拒的疾病面前没有走过去,但他还是一个胜利者。尽管他不在了,但他的书和他的形象,会长久地活在我们心头。

  他彰显老《大公报》的优良传统

  智效民(山西学者):

  1996年,我写过一篇关于王芸生的文章,发表在《黄河》杂志上。那一期同时发表了王芝琛先生的一篇文章,他就与我联系,对我那篇文章表示肯定,还对其中一些细节做了补充和订正。

  随后,我与他有了书信往来。我知道他当时一直在泡图书馆,翻遍了全部的《大公报》。但我觉得他发表的作品不多。他约我写《傅斯年与<大公报>》,复印了很多材料邮寄给我。

  我最后一次与王芝琛先生见面是去年夏天,6月24日我生日的那天去过他家。当时,一些《大公报》的老人要给他捐款,但他没有接受。他当时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好好活着,看到中国社会的进步。我觉得他这些年做的工作贡献很大,这不仅因为他的角色无可代替,还因为他用个人怀念的文字,彰显了老《大公报》的优良传统。

  采写/本报记者 张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