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编剧已成国产大片的软肋

http://cul.sina.com.cn 2006/02/09 10:59   新浪文化

  据新华社电功夫巨星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正在热映之中,观众褒贬不一,批评的声音多数集中在编剧方面———也就是说,李连杰的这部“封刀”之作,将会因为编剧原因,留下遗憾。

  其实,不只是《霍元甲》,近年来争议颇多的国产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尽管耗资不菲、名角云集,画面也拍得堪称精美,但影片最主要的部分———
故事却讲得多少有些拙劣,影院中的笑声就很好地折射了这些大片编剧的失败———在导演希望收获观众沉思或眼泪的时候,却收获了哄堂大笑。

  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事,是华人影视圈一个历久弥新的题材。李连杰版《霍元甲》,讲述了人的变化:从争勇斗狠的一介武夫,升华到领悟武术真谛、为国家民族挺身而出的一代武术大家,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故事,然而编剧却没能讲好这个故事,大到人物,小到对白,都留下不少遗憾,甚至“硬伤”。

  例如,《霍元甲》电影特别强调历史感,片中最长的一部分用来讲述“霍元甲”1900年在天津故乡的争强斗狠。从片中人物衣着来看,应该是春秋季节。但1900年春秋时节的天津远不是这个样子,历史记载:1900年春天,义和团的活动正在京津地区走向高潮;当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7月14日,天津陷落,惨遭八国联军野蛮至极的烧杀抢掠,大火几乎烧毁了天津城内所有的房屋。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居然出现这样的史实错误,让人遗憾。

  电影中,“霍元甲”的“变”是故事的关键,这方面处理得确实让人失望:老母幼女惨死于江湖仇杀后,“霍元甲”深受刺激远离家乡,流浪到一个偏远乡村———从农民的服饰、农舍与插秧来看,似乎是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编剧让“霍元甲”走得还真远———不知不觉就落入“在宁静祥和、与世无争的乡村感悟人生真谛”的俗套了。

  在近几年的功夫大片中,《卧虎藏龙》影响最大。2001年,李安以这部影片获得四项奥斯卡奖后,内地一批著名导演的“奥斯卡情结”勃发,开始了“武侠热”、“功夫热”,但至今无人达到李安的高度,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编剧已成为国产大片的软肋。

  李安的成功并非偶然,首先,他有一个好的故事:《卧虎藏龙》的原著作者王度庐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大家,他在男女之间的情感、道德与人性的矛盾上的刻画,为众多武侠作家所不及。

  相形之下,无论是《无极》、《霍元甲》,还是此前的《英雄》、《十面埋伏》,编剧都无法跟《卧虎藏龙》相比。例如《十面埋伏》虽然比《英雄》更强调了故事性,但这个故事讲得并不高明,有很多让人似曾相识之处:《无间道》中的卧底、《卧虎藏龙》中的竹林之战、《黑客帝国》中的飞弹静止,还有一个老掉牙的三角恋,因嫉妒杀死情人的情节,又让人想起梅里美的《卡门》,电影竭力想表现的“‘组织’下个人的身不由己”,更未突破此前类似情节多如牛毛的港片。

  张艺谋过去的电影,大多改编于知名作家如莫言、苏童、刘恒、余华、陈源斌等已发表的小说,无论是叙事的技巧、情境的营造,还是对人性的探讨,原作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艺谋的电影成也编剧、败也编剧,是不过分的。

  但是从另外一种程度来说,“票房就是硬道理”,国产大片并未因为编剧这个软肋而受到市场冷遇,只是在批评家那儿受到冷遇而已,但票房的成功,已经足够让名导演、名演员们无甚遗憾了。

  也许,留下遗憾的,只是掏腰包看电影的观众,而且是一些对名导演、名演员们期望过高的观众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