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今晚聊:斋攻防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1 09:36   今晚报

  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是探讨人性本源的一个古老辩题。古哲先贤们,就此争论了多少个世纪,争来争去,胡子都争白了,也没争出个结果。其实,不会有结果,这是公婆之理,各有说辞。后来,有人折中了一下,说:人性是土地,善是庄稼,恶是杂草。倒是十分形象、准确。可也是,田地里既可生嘉禾,亦可长恶草,所谓良莠并存。勤人向善,多多除草;懒人纵恶,难免“草盛豆苗稀”了。但这似乎,责任又不在于先天了,与人性本初善恶并无多大关系。

  人性如白纸,可墨可朱;人性如歧路,可东可西;人性如棋局,可进可退;人性如军旅,可攻可防。而这一切又都源于人性的两重性,可善可恶。

  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如今都讲“以人为本”。本为人,自然离不开人性管理,或管理人性。

  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多有两种语言表述,一种是上层士大夫的雅语言,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另一种语言是下里巴人的俗语言,如“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意思相同,区分只在雅俗。我当年参加“四清”时,听农民说话,更俗,更蛮,亦更真切。同样意思,他的用语是:“谁和我对劲,要鞋子,我会连袜子一起给他;不对劲,要吃我拉的屎都休想!”贾平凹的小说《秦腔》里已有细节具体证实了这种语言的真实可信。

  懂得人性之两面,才能进行人性管理。那就是要充分调动起人性“善”的一面,大家一个好,百个好。你八点上班,我七点半就到了;你去打水,我便立即擦桌拖地;到了年终发奖金,互相推让,让工作勤快贡献大的人多拿点;上级来考评,给领导干部多划几个圆圈,辛苦一年,不就图个这嘛!如此,大家满意:“单位人心好!”反之,要是把人性“恶”逗起来,了不得。互相拆台,互相猜疑;无事生非,无风捕影;匿名信满天飞;张三一伙骂李四一伙,李四一伙搞张三一伙;上级来考评,个个领导都是“不称职”;想配后备干部,相互攻讦,没一个人上得了榜。这叫人人都有杀伤力。

  人性可以“善”可以“恶”,人生的手段难免也有两手,可以攻可以防。归结成理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敢“犯”与不怕“犯”,正说明人类有攻防之天性。

  攻防之策的不断变幻、提高、发展,是人性不断进化,智力不断提高的最重要的证明。

  人从被称为“人”开始,就在与自然和野兽的交往中,使用着“攻防”二策。要去打猎,得明白如何“攻”;要休养生息,得明白如何“防”;防野兽,或其他敌人的攻击与伤害。

  一部《孙子兵法》说来说去,无非是“攻防”二字。它集中了人类当时的最高智慧,历尽两千余载,依然为征战于沙场,纵横于商场的兵家、商家奉为宝典。

  各种兵器的发展,也多是遵“攻防”法则,将“矛”与“盾”延长或统一起来,以求有效地消灭敌人和保护自己。

  人生不总是在战场,所以大多数的武器,并不为个人使用。由于法律和道德的限制,大多数人也不可以随便使用武器。虽说不能使用武器批判,但批判的武器人人都可以掌握。“文革”时有一句流行语叫:“人人都是批判家”,可以为证。骂人,是批判武器中的进攻性武器。古人创造了“唇枪舌剑”一词,准确地将语言归类于杀伤性武器。“口诛笔伐”,更说的是用舌头杀人。

  善言善语和恶言恶语,以善对善和以恶抗恶,体现着人性中包含着的善恶两面,与攻防两手。

  乡下人常被指责为粗俗、野蛮;主要是指说粗话,用脏话骂人。其实,这不过是攻防战中的低级武器,如石头瓦片,棍棒竹竿,带有原始性。士大夫骂人以“雅”,并非不狠,只是不带脏字,很像是包了橡胶的鞭子,或无色无影的毒气,让你内里受伤。“文革”中,使用武器最熟悉,杀伤力最强者,莫过于这一类人;受伤害最重者也多是这一类人。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像一个野孩子,自由、放任、粗野,常常和小伙伴骂仗,虽说动手时候不多,但伴着骂声,常有一些手势语言,如伸出右手的中指,说:“给给给,咬住不流涎水。”什么意思?不知道,大人这样做,便跟着学了。反正是骂人,痛快就是了。长大后,偶尔从电视里看到美国的球迷,或抗议者常常伸出右手中指指向对方;再后来,看到欧洲人也这样做。便有些怀疑,这动作是从中国出口到国外的,还是从国外进口来的。待读了法国人写的《笑的历史》才知道,这动作伴随人类已有2500多年了。

  书中说,古希腊喜剧大师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上演时,如果效果好,“看台上所有观众叫起来,吹着口哨,跺着脚,鼓掌或者弹着手指,双手高举,以表示他们的快乐。”“如果相反,观众不高兴,他们就会握紧拳头,仅仅伸直中指以示嘲笑,并且用这个手指报复性地指点着他们嘲笑的剧作家。”伸出中指,这个手势显然是一种猥亵的恶作剧。

  人类不论民族和人种,在许多事情上思维及行为是一致的。无论是夸奖还是咒骂;是进攻还是防守,也都差不多。这正如我在亚洲、欧洲,或其他地方的博物馆里看到的弓箭,基本造型都相仿佛,既非引进谁的,也非模仿谁的。

  不管怎么说,人类语言中的进攻性武器,永远不会消失,而且谁也挡不住“扩散”;无论是文雅的,还是粗俗的,都将伴随人类走完生命进程。这是人性所决定了的。文明社会似乎并不等同于谦谦君子的社会。我们能做到的,只是让“原始武器”先进一点,雅致一点,在人生的攻防中节制一点,这大概就叫“文明”了。如此而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