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夏侯湛的文德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6 10:24   今晚报

  中国历史上写三国时魏政权的史书共有三部:一部是西晋时王沈的《魏书》,一部是魏末鱼豢的《魏略》,还有一部是西晋初夏侯湛的《魏书》。这三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前两部未能流传,是因为《三国志》的“魏纪”是根据它们所写且又比它们翔实、准确且文字优美,故取而代之。后一部则是由于它的编撰者自己不让面世之故。那么,夏侯湛先生因何不让自己的著作与世人见面呢?这里边有一段颇为感人的故事。

  夏侯湛出身仕宦家庭。祖父夏侯威,是三国魏的兖州刺使,父亲夏侯庄,任淮南太守。据《晋书》记载:“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不仅如此,他本人的为官之路是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做到高官的。然而,他受到后代钦敬,是人品文品。这位夏侯先生只活了49岁,在做官之余,写了一部皇皇大著《魏书》。同是《晋书》记载:陈寿“撰魏、蜀、吴《三国志》凡五十六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于是,我们今天就只能看到《三国志》而无缘一识夏侯先生的《魏书》了。

  夏侯湛的“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充分反映了他文德,善于自以为非和自知之明。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们(包括那些并不入流的准文人、假文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自己的作品就是再臭,也咋看咋好,明明是次作、次次作甚至是一堆烂柴、一摊狗屎,也认为是“七仙女下凡”,美极了;不是请狐朋狗友大与吹捧文章,就是寻情钻眼请名人推荐;不是声称“堪与什么什么相比美”,就是“补充了什么什么空白”。可这位夏侯先生却一反丑态恶俗。他一看到陈寿的《三国志》,便马上觉得自己的书差远了。为了不使谬种流传,毅然采取“坏己书”的断然措施。虽然《晋书》没有写明他对己书是怎么个“坏法”,但可以猜想到非烧即扯,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从根本上不让它再见人了。作为一个著作家,能够公允评价自己和别人同类书的优劣,本身就十分不易;而在区分出高下后立即“坏己书”,其所需要的勇气,几乎可以和“壮士断腕”相比。

  夏侯湛先生的“坏己书而罢”,反映了他视名利为粪土的情操。夏侯湛要出自己的书易如反掌。首先,像他那样参与皇帝决策的大官,花钱刻部书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小事体,书出来大约也不愁卖。其次,他的书并非质量太差。否则,《晋书》的总编撰、唐初的大政治家、学问家房玄龄绝不会说他“文章宏富,善构新词”的。

  近几年来,学术界的腐败事件层出不穷,抄袭拼凑盛行,雷同撞车甚多。有的人把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有的编辑把别人编的辞书,大块大块割下来装进自编的“典”中;有的教授竟卑鄙地抄袭学生的作品。面对种种不讲文德的丑恶现象,且把西晋时夏侯湛先生的故事写于此,意思是明摆着的,就是要向先人学习,见贤思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