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自拍DV短片实录村民自治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9 01:11   新京报

  ●10名村民与9组青年导演拍片聚焦农村民主选举●农民工、专家共任中国与欧盟合作项目评委

  

  村民自己拿起DV,自编自导,用最朴实的视角记录下平日里最熟悉的生活。

  本报讯 2006年2月16日、17日两天,在北京城乡接合部草场地的一家艺术空间———生活舞蹈工作室的排练厅内,7个生活在城市的学者、艺术家和评论家组成的专家评委和5名从乡村来北京打工的“特邀村民评委”一起密集地观看了超过八个小时的纪录片,评选出他们认为优秀的作品。

  中国、欧盟合作影像计划

  本次纪录片评选属于一项特别的纪录片拍摄计划———“中国村民自治影像传播计划”,这是中国民政部与欧盟合作开展的“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下的公共宣传项目之一,目的是让更多公众了解并关注农民和农村,特别是影响深远的村民自治进程,同时让具有“草根背景”的村民以及年轻的影像工作者通过影视媒体来传播村民自治的建设进程。

  村民自由表达眼中的生活

  项目的总策划是以《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四海为家》、《江湖》等纪录片闻名的艺术家吴文光,不过这次他是以策划人的身份参与项目。他说,开始项目方只想找他个人做个纪录片,其他计划都是他后来提出的,具体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征选10名青年影像制作人(也包括联合制作或制作小组)各自独立制作10部长约20分钟的纪录短片;第二部分是征选10名村民分别拍摄制作10部长约10分钟的纪录短片,第三部分是让100个村民拍摄自己的图片作品,一人一个简易柯达相机,4卷胶卷,村民可以随便拍摄村民选举、生活等图片;第四部分是摄制一部记录中国村民自治历史发展与现实进程的纪录长片。

  邀农民工任评委“选最爱”

  项目中的青年影像制作部自去年7月开始公布计划后,得到许多在校大学生和青年纪录片作者的热烈反响,一共有60多份计划提交到吴文光手里。他们经过评审以后选择了10个组合的拍摄计划,经过简单的培训以后深入农村进行了拍摄。不过有一组的作品却因为学校方面的原因,临时退出,最后只有9组青年导演的作品完成计划。

  在两天的评审中,除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吕新雨、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邓启耀、艺术家汪建伟、电影评论家张亚璇、民政干部梅永生和在荷兰驻华使馆任职的孟安娜七人评选出主要奖项,在北京打工的五名村民作为特邀评委也选出了一些他们喜爱的片子。

  ■活动背景

  

  农民工评委认为《喧嚣的马路》真实反映了村委会选举。

  “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是中国同欧盟之间的合作项目,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之间实施,中国民政部是项目执行机构。

  主要是在地方上支持7个试点省的民政厅培训各地的村务管理师资队伍,主要目标是增进中欧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增强中国村民对法律的理解及守法意识;通过强化村委会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增强当选村民代表在中国法律、法规框架下的责任感与透明度,促进中国村民自治的全面发展。

  ■农民工评委趣事

  哪有“白看、白吃、还有工钱”的好事?

  吴文光告诉记者,他最早邀请两个农民工当评委时,他们完全不相信“两天都免费看电影,免费吃饭,还有工钱”这样的好事,没有来。

  后来,去年10月在北京当建筑小工的安徽凤台县北芹村的李修义将信将疑地来到草场地,和艺术家、学者坐在一起评选自己喜欢的片子。他说自己在北京大红门工地工作,包工头管吃管住,每天干活能赚30到35元钱。“在村里我也参加过选举,这些片子拍摄的都很真实”,他说自己比较喜欢《喧嚣的马路》,其中候选人拉票的场景和自己的家乡很像,在村委会选举的时候各家各户会格外热闹。

  ■专业评委点评

  忙乱 显示出真实

  虽然9组青年导演的纪录片显得相当粗糙,但是正是他们那种真切的状态让专家评委感到兴奋。北大和复旦学生合作拍摄的作品《早朝》记录一个强势的村支书如何治理村落,多数人感觉剪接的有些凌乱,吕新雨分析说,“初次接触这种情况拍摄者好像懵了一样,觉得有很多东西要表达,所以拍摄了很多素材,剪接的比较忙乱,但恰恰是这种乱表现了农村结构的复杂性,显示出一些真实的东西”。

  边缘 具有民间智慧

  担任评委的艺术家汪建伟则对青年纪录片作者宋田拍摄的《天里》赞赏有加,“他不是直接去拍竞选的人如何如何,而是拍边缘的、一家食品店内外的日常状态发生的事情,带出了很多问题,而且里面的主要人物有意思,有自己独特的民间智慧”。

  业余 村民不输专业导演

  10个村民作者的纪录短片和100个村民作者的图片作品与城市流行的精致影像作品有更大差别。人类学家邓启耀认为,这些业余作品并不比任何专业导演的差,因为这是农民自己的观察,他们和我们一样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共享视觉经验,而不是由受过专业教育的艺术家、摄影师单方面去表达。

  ■观点交锋

  知识分子式解读对村民有无意义?

  在评审之后的讨论中,专家评委们进行了轮番解析,涉及“记录的客观性”、“是否尊重村民作者的版权”等复杂的话题。

  评委张亚璇首先发难,质疑专家评委们过于知识分子式的评选、讨论的价值何在,“过多的分析、解读对村民来说没有意义”。但是在场的观者则反驳说,讨论虽然对那些无缘参与谈论的村民毫无意义,但是却对参与讨论的人、观看这些片子的人有作用,“参与者有互动、对话才产生意义”。但是在评审之后,这些影片和照片能否为更多人看到、形成更多互动却还是未知数。

  负责“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公关宣传的简艺说,由于“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对于使用这次拍摄活动得到的影像还没有明确的想法,目前还在协调,他说自己也希望不要让这些素材只是沉睡在仓库中,“它们应该再传播到乡村、城市中去,促成更多人的认识和行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周文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