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 《牡丹亭》戏服价值上千万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9 01:30   北京娱乐信报

  本周,为配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主办方文化部等9家单位特意在民族文化宫剧院推出了3场相关专场文艺晚会。晚会内容包括山西左权民歌、侗族大歌、昆曲折子戏《牡丹亭·惊梦》、蒙古族长调民歌等近10个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出结束后,记者听艺术家们讲述了自己的从艺经历。

  

  昆曲《牡丹亭》 曹娟/摄昆曲

  戏服价值上千万元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这次参加演出的是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惊梦》,“青春版”《牡丹亭》正是由著名作家白先勇发起和策划的。杜丽娘、柳梦梅等扮演者的青春靓丽,服饰道具的精美,唱腔的柔美缠绵,赏心悦目。“已经来北京很多次了,今年4月份还要到北大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的定位主要是年轻观众,大胆起用了20多岁的演员担当主演,扮相更加俊美。

  演出当天,两位主演精致的服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是素色的丝绸,杜丽娘的罗裙彩蝶翩飞,柳梦梅的长衫上绣的是一株瘦梅。“我们坚持保护、传承前辈表演,也在包装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江苏省苏州昆剧团副院长介绍,这次的服装都是人工刺绣的苏绣,由台湾设计师王童设计,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

  道具本身就是艺术品

  吕福海介绍,这次演出舞美方面也非常讲究。比如传统演出,一般就是在台上摆上光秃秃的“一桌二椅”,但“青春版”《牡丹亭》特意在桌椅上加了一个“套儿”,也是纯手工绣的,而且经过色彩专家论证,其色调要和演员服饰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牡丹亭》里有一幕叫‘拾画叫画’,画中人是杜丽娘。以前的做法往往是随便找幅画,有个意思就行了,但这次白先勇先生特意请了一位台湾著名画家进行创作。道具本身就是艺术品。”吕福海说。

  台上才子佳人台下工资很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台上是风花雪月、唯美华丽,走下舞台的年轻演员工作、生活状态又是怎样呢?“一个有点名气的演员,一个月的工资不过2000元。而且青年演员常常要外出学习,交通食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左权民歌

  真假音穿插着唱

  “石占明也曾认为民歌很土,学过流行歌,但自从他一鞭子甩出个全国第一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十大歌王的称号后,左权县的年轻人都开始唱起了民歌。”在山西民歌手石占明还未登台之前,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田青这样介绍。果真,还未见其声,“啪”的一声,头戴羊肚白毛巾的石占明就在舞台上甩了一鞭子。接着就拉开嗓子,真假音穿插演唱了《桃花红·杏花白》、《打酸枣》等民歌。

  “老百姓唱歌没那么多讲究,唱得上去就用真声,唱不上去就用假音。你听他的真假音都非常明显,或许不那么规范,不那么完美,不那么高雅,但它却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研究员吴文科向记者介绍。

  一不小心成了“歌王”

  “我家一直养羊,放羊的过程中有时高兴,有时寂寞,有时不开心,我就在大山里拉开嗓子唱起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石占明介绍,祖辈以放羊为生,在他家乡,人人都会唱歌,“花儿调”最有名。2002年10月偶然听说山西省城举办“南北山歌擂台赛”,他带着好奇赶去,但到了那里,报名早已结束,当时担任评委的田青听过他唱以后,立刻批准他直接进入决赛。就在那一届比赛中,石占明一举夺得“歌王”奖。

  羊倌儿成了二炮军人

  采访的当天,石占明不在宾馆,他去了第二炮兵文工团。听艺术研究院的同志说,石占明春节前就被第二炮兵文工团相中,现在已经是一名军人,一名专职演员。再打电话过去的时候,石占明却已经回到了山西。

  “不仅是左权县,整个山西省,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电话那头的石占明很兴奋地告诉记者,二炮文工团将给予他营级待遇,妻子与两个女儿随军,办理北京市户口并且安置住房。今年4月将要举办的“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除了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之外,另外还增加了“原生态”唱法。目前自己正忙着备赛。

  侗族大歌

  张嘴就唱不用起始音

  

  侗族大歌表演信报记者 李方宇/摄“西方的合唱队,开始演奏时都会给一个起始音,方便大家找音;但是这些孩子们一张嘴就非常整齐,她们的声音像布谷鸟一样美妙。”12个盛装打扮的贵州女孩在晚会一亮相,担当主持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田青这样介绍。果然,婉转如夜莺鸣叫、清脆如银铃的声音刚一迸发而出,立刻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组织这些孩子前来的贵州省黎平县城关四小的吴世国校长介绍,这次参加演出的12个孩子都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1岁至13岁之间。演员并没有经过刻意挑选,就是平常在“侗族大歌第二课堂”喜欢唱、唱得比较好的孩子。

  大歌曾经代替语言

  吴校长介绍,侗族大歌原是作为侗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存在的,可以代替文字。很长时间,侗族人都是通过它来进行交流的。喝酒时、劳动时、男女青年谈恋爱时……都会唱歌。月光下,老人、妇女会给孩子传授大歌,代代相传。

  吴校长说:“在村里,劳动时大家都唱歌,也不太觉得辛苦了。你想想,春天,四周绿油油的,蝴蝶翩飞,我在篱笆这边劳作,你在田间挑粪,彼此用对歌的形式交流问候,非常和谐、美好。”

  蒙古族长调

  外国观众听了流泪

  “蒙古族长调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有蒙古人马蹄声音的地方就有长调。”担任伴奏的内蒙古广播艺术团的胡格吉日勒介绍,此次来京演出的演员,有的是牧民,有的是内蒙古文化艺术研究所的研究员,这次演出的曲目是分别代表锡林郭勒、科尔沁以及蒙古共和国不同地区风格。“内蒙古派了专人去蒙古国读长调方面的博士,蒙古国的长调还是和我们的有一定区别,比如颤音很突出。”胡格说。

  

  蒙古族长调表演 曹娟/摄“音乐语言很难用文字来表达。”记者问长调和短调的区别时,胡格回答。他说,在国外演出时,外国人其实并不懂内容,但优美的旋律常常会让他们泪流满面,可以感受到所要传达的情感。

  信报记者孙玉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