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投入和立法

http://cul.sina.com.cn 2006/02/21 10:18   河北日报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魏力群等20多名省政协委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投入和立法

  井陉拉花、地秧歌等140余种民间舞蹈,河北梆子、评剧、哈哈腔、丝弦等近20种地方戏剧,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等十多种曲艺,永年吹歌、屈家营音乐会等数十种民间音乐,武强年画、内画、蔚县剪纸等近60个门类民间工艺美术,吴桥杂技、沧州武术、
永年太极拳等十余种竞技体育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我省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教授魏力群与其他20余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更有效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法制化进程。

  魏力群说,近年来,我省文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全国民族民间

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一样,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堪忧。如武强年画的抢救和保护,目前,武强博物馆内已收藏各年代木版3700多块以及大量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奠定了基础,然而,武强年画木版的征集收藏情况不容乐观,一些珍贵的年画和古版流失海外或散落民间,因政府保护经费匮乏,无法顺利进行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与之相类似,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民间艺术、技术、礼仪、节庆、游艺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珍贵实物和资料流失严重;民众的保护意识淡薄。魏力群等20多名委员认为,这种紧迫形势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以及基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严重短缺密切相关。

  魏力群等委员建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建立充足的专项经费保护制度。据了解,目前,一些省份的保护工作已走在前面,如浙江省现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从2002年到2005年,每年已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从2006年开始,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江苏省设立了民间艺术抢救保护专项资金,第一个5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实施了全省民间艺术抢救工程;北京市2005年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400万元,2006年投入600万元,并每年递增。而我省虽然也建立了“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但2005年仅投入保护专项经费100万元,这对我们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来说,远远不够。因此,希望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加大投入的同时,还要从立法上加以推进。魏力群等委员提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已经滞后,不能及时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严峻形势。国家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了全国人大立法日程。云南、贵州、

福建、广西等省份则已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条例》,法律法规的出台,极大推动了当地的保护工作。委员们建议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早日出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保障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本报记者 叶娟娟 孟瑞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