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关注]徐梵澄:逝世6周年16卷文集问世

http://cul.sina.com.cn 2006/02/24 08:57   新京报

  学术界对徐梵澄研究还不够深入

  为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普京总统曾将一套俄文版的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作为国礼,赠送给胡锦涛主席。此一举措,充分说明了一个民族文化经典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是中印友好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持、上海三联书店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推出的16卷《徐梵澄文集》,无疑将给两国的文化交流增加足够的分量。

  此《文集》编辑、整理历时四年,包括论文与论著、小学菁华(英文)、英语论文与论著、文论及诗集、《社会进化论》、尼采六种、《薄伽梵歌》与《歌论》、《母亲的话》、《瑜伽论》、《神圣人生论》、《五十奥义书》。

  3月15日将在全国各大书店上市。

  时下学人对徐梵澄了解不多。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孙波认为,徐梵澄由翻译尼采到介绍室利阿罗频多,从译介印度古代宝典到阐扬中国文化菁华,其心路历程和精神轨迹,端的是沿着鲁迅“立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迈进的。本《文集》之文字犹如一座精神的富矿,有待于后来者“入山采宝”。

  

  这是老年梵澄的典型形象,烟斗成了他的标志之一。

  

  《徐梵澄文集》16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2月版,定价:1380元。

  

  

  

  徐梵澄多才多艺,在学术作品之外,广泛涉猎艺术领域,包括版画、木刻、绘画、书法等各个方面,此为梵澄部分艺术作品。

  一个人完成了一代人的任务

  追随鲁迅的翻译方向和艺术理念

  翻译成就:坚持纯精神的“立义”的翻译传统

  在20世纪的中国翻译界,首先作为翻译家名世的徐梵澄是非常特殊的。要理解徐梵澄的意义,也许只有在翻译史和近代以来的较大的思想语境和精神关联中,才能准确一些。

  作为翻译家他一个人将传统与现代印度典源的精粹翻译完成,这原本应该是一代人的任务,但由他一个人完成了。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被我们忽略而无力从事的独立文化体系。

  中国有两千年的翻译史。中国没有传教传统,却有取经传统。笼统地说,中国的翻译史有三大阶段———始于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有传教士和中国士人共同参与的西学翻译,以及从林则徐、魏源开始兴起的近代翻译高潮,这个时期延续至今。

  翻译的要旨,更笼统地说,无非或者是为世界(社会、自然)“立法”、或者是为人生“立义”(建立意义),换句话说,前者关心的是有路可走、有章可循的问题,后者关心的则是有家可归的问题。如果说,佛经翻译基本以“立义”为宗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翻译事业,则首先是以“立法”为指归的。为社会立法,于是是历史、社会、政法、经济等等;为自然立法,于是是光声化电,到我们今天广义的科学技术的一切领域。近代以来,中国开始自觉地将西方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参照的标杆,所有与富国强兵、社会转型有关、与中国怎么进入现代世界有关的一切,都是置于视野的中心的,这些确实是涉及中国的“现代”如何诞生、如何建构的大问题。但这并不是问题的一切。

  当然,哲学、文学、艺术乃至宗教等人文方向的翻译工作一直也有人在做,但不管怎样,这个领域事实上并非主要的聚焦之处。所以,在此有必要重提鲁迅所倡导的另一个翻译传统,那就是与“立人”直接相关的、纯精神的“立义”的翻译传统。没有健康的心性结构,“人”无从立,人无从立,所有的制度建构,终究不过是空中楼阁。从这种视角来看,徐梵澄的翻译启蒙来源于鲁迅。尤其是早期的鲁迅思想。从“改造国民性”走向建立新的心性结构,以世界公民的心态,探索不同的精神传统,传统通过立人来改造社会。让“有路可走”和“有家可归”成为一个时代主题的不可或缺的不同方面。

  艺术成就:版画与普罗大众亲近

  1929年8月,徐梵澄留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该校是世界十大名校之一。

  在海德堡大学,他主修哲学,因对艺术感兴趣,又选修艺术史,并到邻近的曼海姆的艺术学院学习木刻和铜版画的创作。那时,鲁迅先生正努力于把世界优秀的文学和版画作品介绍到中国,就委托他代为选购作品。据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现馆藏的现代德文书刊和版画,一大部分都是经徐梵澄精选邮寄的;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还发现了徐梵澄寄赠鲁迅的他自己习作的版画作品,其中包括一幅中年鲁迅像,刀法粗犷有力,很有特色。经版画史家考证,认为这些是中国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早的版画作品,因此他们称徐梵澄是中国新兴版画创作第一人,他为发展我国版画和现代文学艺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精神指归:魏晋意义上的文人

  总之,在艺术旨趣上,在精神指归上,在翻译问题上等等,徐梵澄对鲁迅确是无条件地服膺、追随。

  所有这些,也许都可以归结到两人在气质上的共同点。两人堪称20世纪少有的魏晋意义上的文人,两人都在精神上对嵇康有很深的认同感,都有很高的精神洁癖。嵇康可说是中国文人史上最典型的文人。鲁迅50大寿时,有人赠“托尼思想、魏晋文章”的对联,八个字可以说讲透了鲁迅,并且得到鲁迅的首肯。托尔斯泰的博大爱心,尼采式的激情,魏晋文人的独立不羁和通透峻洁……这些无疑都是鲁迅心仪的。徐梵澄是弟子辈,是鲁迅的精神追随者,很多方面我们不能随便比附,但在传统旨趣上,归宗于魏晋,倒是该没大问题的论断。大致说,徐梵澄诗风力追汉魏,书法也是以二王、章草、魏碑为宗,画风大概也不离宋元南宗……

  徐梵澄世家出身,家庭教师是王闿运的弟子,用统传的方式接受国学的熏陶;而他的父亲又是开明士绅,他很小时就学外语。同时他有很强的反叛性,家里让他去武昌学医,但不久(192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1928年5月15日,因记录鲁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演讲《老而不死论》,从而开始了与鲁迅的书信往来。

  作为翻译家徐梵澄的伟大在于他将“立义”———为生命和生活建构意义世界的问题重新置于他的终身努力的核心。中国民众大多知道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但不知道早在2-3世纪,佛教在印度就逐渐衰落。而印度古典时代的精神遗产(如《奥义书》)、印度当代的精神财富(如当代“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思想),却往往不为国人所知。徐梵澄系统地翻译及著述,不但为我们打开通往另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的门窗,还为我们通向我们性灵深处的真自我,发出了诚挚的吁请和敦促。

  (杨煦生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当代玄奘的孤独之路

  新京报:听说海外有学者称徐梵澄为玄奘第二,怎么来看待,异同又在哪里?

  孙波:这个比喻不过分。玄奘在印度呆了十七年,徐梵澄呆了三十三年。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二人精神同其伟大。玄奘从事的佛教唯识学,与吾华亲和不够,立功未远,后下声势渐没。而徐梵澄系统地译出印度民族之大经大法,即古今韦檀多学一系的经典,这贡献岂可谓小?尤其是印度“圣哲”室利阿罗频多的思想,是今之印度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理论武器,亦是该民族未来光大复兴的精神旗帜。阿罗频多的精神哲学,特别张扬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完全契合于我国儒家思想之健康向上一路。我以为,精神不悖,义理也合,那么,对话还成什么问题?交流还有什么障碍?

  新京报:如此说来,徐梵澄的影响应该既广又远,何以他的声名不被多少人知晓?

  孙波:这与他个人的性格有关,工作性质有关。你要注意他的劳作过程,譬如盖房,从小工到设计师,皆由他一人完成。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他是“个人主义”,但要冠之以“崇高”二字。他的观点是:只有健康的个人才能合为健康集体。这好比“一体”而“两端”,其“道通为一”(庄子语)。个人要向崇高转化,是应然之理,要学习,求进步,超出自己的局限性,若人人为之,时时为之,整个人类历史就真成为了一个“文化培育的过程”(康德语)。

  但是,凡应然之理,实现起来都是极为漫长的。他的学问不是求“现世报”,而是教人“往前看”,“向上走”。至于名利,在他看来皆为眼前或本地之物。他一般不接受媒体采访,也不带学生,我们可以这么来看他的“不合群”:他对自由的心灵与自由的时间锱铢必较。

  新京报:他不太为人所知或径直说被“忽视”吧,是不是与他坚持的高境有关呢?

  孙波:也可以这么说。如果真要深入了解他的学问,《五十奥义书》和《神圣人生论》就不能不看,可是能啃下来的人不多。另外他的工作,别人也无法替代,比如我见过他做的翻译,《佛教密乘研究———摄真言义释》,一纸分步聚为四:梵语原文、拉西文注间、古汉语注音,然后是古诗体译文。我当时与他开玩笑说:“全世界就你一个人在干这活计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若有所思地说:“可能的”。

  新京报:你说梵澄所治之学是鲁迅的精神建设的学理性建构。请具体概括一下。

  孙波:是的。因为精神哲学从学术形态上来说,是双摄哲学与文学。

  鲁迅当年苦恼“两条腿只能走一条路”,并有和王国维一样的困惑,即所谓“可信者(不妨看作哲学)不可爱,可爱者(不妨看作文学)不可信”。因此他自外于学术圈,宁肯以文学作为战斗的武器,因为,文学有跳跃样的“灵感”。而精神哲学,重“灵感”,重真觉,出自以诗的语言,又不离清晰的学术概念,从而在高境上解决了“可信者”与“可爱者”的矛盾。这一路径就是“超”出一般“心思”,谓之“超心思”,亦是阿罗频多文学。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曹雪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