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茶与功夫

http://cul.sina.com.cn 2006/03/03 10:41   今晚报

  我把“茶”真正当作开门七件事,是从几年前去漳州开始的。

  漳州人的日常生活,看上去安静而从容。大街上少见沿海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越建越高的星级宾馆。深长的旧巷里百年的骑楼和匾额依旧,间或高耸着为圣旨建的牌楼。城里最高的建筑是一幢在原址上重建的仿古塔,拥有使用权的是由当地人发起成立的全国灯谜研究中心。而最能显出这种安静和从容的,则莫过于功夫茶。街头巷尾,拐弯抹角,高
屋深院,风景名胜,凡有人处必有功夫茶。人们不管有事无事,只要坐下来,哪怕只有片刻,便少不了功夫茶。少则二三,多则五六,男女不论,少长皆宜,团团围坐,轻言微语,细品慢啜。功夫茶是程式化的,有许多讲究,一招一式都不容省略,每个程序都必须到位,一丝不苟。主持者一脸庄重,不厌其烦,受茶者恭敬如仪,一团和气。

  那天我偶然走进文庙,外面是寻常巷陌,里面却气势不凡:殿堂恢弘厚重,圣人崇高端肃,庭园松柏苍翠,四围回廊幽深。悄然中,竟也有茶座数围。见有生客,纷然躬身让座,盛情邀之同饮。座中几位皆经商,所谈却不是生意,而是茶品。对我的质疑,他们笑答,即便谈论交易,也不能离茶。漳州岂然没有忙人,不同的可能只是比别处的人更能忙里偷闲罢了。

  而有闲便有功夫茶。我理解的“功夫”,就是俗称的“闲功夫”,就是闲,闲适,气定神闲。喝功夫茶乃是生活的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由此派生出一种恬静自足的人文风习,一种深蕴内在的“道”的精神,亦即“闲”的哲学。

  那次我旅闽的一个内容是寻访林语堂故居。模仿着喝功夫茶的时候,暗想:难怪这里会出林语堂,会出他那样的闲适哲学。

  林语堂对幽默、性灵、闲适的提倡,当时是很惹严正的知识分子不满的。鲁迅就曾给过毫不留情的挖苦。

  当历史的风烟渐落,我们离当时的语境渐远,闲适作为一种纯粹的人生姿态和文化格调,却无可避免地显现出其现实的价值。

  “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林语堂《谁最会享受人生》)

  “闲”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其实是生活的艺术。懂得了这哲学,便会懂得节制,懂得松弛,懂得收敛,懂得舍弃,懂得有所不为,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得其所哉;懂得谦恭,懂得宽容,懂得优雅,懂得豁达洒脱,懂得冲和淡远,懂得把人生当作一个审美的过程,懂得抱了诗意的情怀,饱满丰盈的精神,去领悟生命中更为实在的深刻内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