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奈保尔文字的三副面孔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0 10:19   新京报

  

  《奈保尔家书》(奈保尔核心文集)奈保尔著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定价:23.00元

  

  《印度三部曲》奈保尔著三联书店2003年6月版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奈保尔著译林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奈保尔到牛津大学上学的第一天,是1950年10月5日;就在这天,他父亲从故国特立尼达给他写了封信,从此开始了父子俩的所谓“牛津通信”。仅仅17天之后,即10月22日,父亲给牛津时期的奈保尔写了第二封信,在那封信里,他就动议:“假如你能来信谈谈牛津的人和事———尤其是人,那我可以把信编成一本书:《父子通信集》或《我的牛津信札》。”这可以说是《奈保尔家书》的缘起。

  《父子通信集》一名采用的是父子两个人的视角,《我的牛津信札》则是奈保尔一个人的视角。奈保尔刚到英国,还没到牛津报到,还是个18岁小伙子的时候,他父亲就在信里对他说:“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怀疑你将成为一名大作家。”

  他父亲不仅自己这样说,还引用别人的话来表达这层意思。在1951年1月19日给奈保尔的信中,他父亲说:“第一次有幸见到哈里森先生……他对你好像颇有印象,说他确信你将发展成为一名大作家。”论者多以为这是父亲对儿子的鼓励,但笔者以为,“确信”多于鼓励。这位父亲确信,等儿子名副其实地成为大作家之后,这部通信集不愁没人出版和阅读。

  编者艾特肯在本书中收录了奈保尔在父亲去世之后,与姐姐和妈妈的几封通信。这些信的内容主要是三大项:一是在家中顶梁柱骤然倒塌之后,远在异国的奈保尔如何安慰并鼓励家人,以渡过难关;二是他向家人汇报他如何努力学习、取得文凭,如何寻找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如何努力坚持写作,最后终获成功,不仅出版了作品,而且得到了广泛赞誉。

  书中所收最后一封信写于1957年6月20日,是他写给母亲的;他引用了英国数得着的大众媒体之一《每日电讯报》刊载的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文章”,那文章说:“V.S.奈保尔是一个年轻的作家。在其作品中,他设法将牛津的睿智与其家乡的喧嚣图景融合在一起,而又不损伤任何一方的特质,可谓构思巧妙。他的作品类似于‘西印度的格温·托马斯’———笔调辛辣但不失宽容,有种‘拉伯雷式’的幽默风格。他以铸造金币般的细腻工艺,来讲述人类经验的微妙变化。”瞧,已经有业内人士把他比做拉伯雷了,还有比这更能宽慰远方的母亲、泉下的父亲吗?

  奈保尔其实不太愿意当书简家,有时他父亲给他写几封,很长,他才回一封,很短。是他偷懒吗?是,又不是。是他忙于娱乐或学业吗?是,又不是。他是忙于写作,写作故事。这些故事后来成了他的成名作《米格尔街》的重要组成部分。米格尔街是奈保尔老家所在的街道,位于特立尼达的首都西班牙港。但在西班牙港,叫米格尔的街道不止那一条,据说有七八条之多。因此,这部短篇小说中涉及的人和事不仅属于米格尔街,而且属于西班牙港甚至属于整个特立尼达。在奈保尔之前,别说是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就算是在特立尼达人的宗主国———大英帝国,人们对这个远在加勒比海中的蕞尔小岛国,基本上也是一无所知。在异国情调的招牌下,其实不管奈保尔说什么,大家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都有听(还不如说是探听)的欲望。奈保尔基本上采取的是纪实的路子,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以及环境,在西班牙港,估计是最日常不过的。但我怎么读,都觉得具有相当的传奇性,当然并没有到达神奇或奇怪的程度,因为以我的阅历,我知道,在中国的某个半开放的边远城市,那样的事也隔三岔五在发生着。

  20世纪50年代,奈保尔这些故事的英国读者应该跟我想象和感觉中的差不多。当然,我相信,奈保尔不会依仗着异国情调,油盐酱醋地唠叨,他写的人物是有趣的,事情是好玩的。最能概括奈保尔的风格的概念,就是“故事”。它既是报道,又是小说,又都不是。事实上,在原文中,这三个概念压根就是一个词。

  因此,我们可以说,奈保尔的风格是一种综合的或者说杂糅的风格。这批故事主要发表在伦敦的媒体上,所以奈保尔还是照顾到了英国普通民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要求,他写的都是市井里的鸡毛蒜皮,悲剧与喜剧交相上映。他让自己回到儿童的身份出任叙述者,使叙述平添了许多的趣味。

  奈保尔摘取诺奖桂冠,凭的是小说《抵达之谜》。但许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认为那是他最好的作品。我一直在想,这部作品到底在哪些方面折服了诺奖评委。想来想去,我觉得主要有四点:一,小说的情感模式是,通过对英国乡村衰败景象的描写,真切地展现了“日不落帝国”向“日落帝国”蜕变的过程和后果,作者一开始力图在帝国的某个角落找到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但随着寻找行为的展开,发生了那种蜕变现象,从而使他的寻找越来越受到来自他自己的质疑,最后到了几近迷失的程度。

  那种对文明的黄昏的吊惋,被奈保尔雕镂得既节制又残酷。二,小说的叙述模式是游记、自传、虚构、议论和抒情的叠加,而每一个方面都被驾驭得纯熟老练,又整合得有板有眼,显现了作者良好的调配力和控制力。三,它是奈保尔作品中少有的写得酣畅淋漓的一部,议论宏远,抒情热烈,既能打动人,又能促人思考,可以说,奈保尔轻松地调集了自己各方面的能耐。四,这是奈保尔小说中最复杂的一部,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符合瑞典文学院那些老牌精英主义评委的口味,他们推举出来的作品如果是一目了然的,岂不是暴露了他们的不够品位?

  □北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