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非凭空想象,也无背景可言 张洁写《知在》摔断脚踝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2 00:11   北京娱乐信报

  张洁最新长篇小说《知在》与其过去的作品风格大相径庭。《知在》是一个带有悬疑色彩的故事,围绕一幅神秘的晋朝古画,讲述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空的离奇人生。 为什么年近70岁会创作出这样一部作品,挑战自我会带来怎样的痛苦?近日,记者就《知在》的若干问题采访了张洁。

  

  【谈灵感】

  《知在》的灵感不知从何而来

  记者:《知在》从构思到创作完成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张洁:写完《无字》后就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应该有两三年的时间。但完成后的《知在》与当初的设想相差很远。那一年,因为只顾想自己的小说怎么写,走路时心不在焉,以致跌了一跤把踝骨摔断。

  《知在》最初的灵感,我在《长篇小说选刊》的所谓创作谈中说过,越是写到后来,越是不知道一篇小说的影子最初从何而来。《知在》既不是凭空想象,也毫无背景可言。难道是二十多年前在巴黎看到的那幅画吗?但我无论如何不能肯定。

  不过有那么一天,一幅“画”突然出现在眼前,很模糊,说它是画也可,说它是幻影也可,这幅画怎么来、怎么去,毫无线索,只知道赶快扑上去、抓住它,抓住这个感觉,在与它不断地撕扯、逃匿反逃匿中,线条才渐渐清晰起来,并成为一部小说。我无法具体说出这部小说是如何成形的。有时我想,我可能不过是台机器,并没有自己的“创作”。

  【谈创作】

  追求感觉与表现零距离

  记者:您在创作《知在》中感觉最艰难或最痛苦是什么?

  张洁:对一个认真的艺术家来说,终其一生追求的是感觉和表现的零距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所有的努力,只能是近一点再近一点,但哪怕近一点点、哪怕是一毫米呢,也算是个进步。

  我每天都在努力,如果我觉得今天修改得比昨天好,我的文字表现更接近我的感觉,那就是我的一个进步,一个“成长”,尽管我快70岁了,可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觉得每天都在“成长”,这样的“成长”带给我充实的快乐。

  无法跨越表现和感觉的距离,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个笨蛋,失望透顶,丧失自信,有时甚至想掉眼泪。

  《知在》的第六章让我吃尽了苦头,可是谁让小说非如此发展不可,有时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向哪个方向发展,自己是控制不了的。

  为《知在》恶补历史知识

  记者:您曾说自己为创作《知在》恶补历史知识,对于《知在》,您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是否有遗憾?

  张洁:的确是恶补。我自小就不喜欢历史,历史常常考不及格,我母亲为此没少着急、生气,老师也没少打我的手心,你能想像得出,一个经常让老师打手心的女孩子,是个糟糕到什么程度的孩子,尤其在那个时代。由于要写《知在》,才知道自己的历史知识匮乏到何等程度,只得恶补。《知在》有很多“硬伤”,幸亏责编非常敬业,为我补了好些漏洞。

  一般来说,每每写完一部小说的头几天,我会沉浸在“自得其乐”的感觉里,可是过不了几天,就会陷入沮丧,觉得哪儿都不行,我老是惶恐地问我的责编隋丽君女士:“你到底觉得如何?”无奈之中,我通常会把目光转向下一部小说,只有更加努力地把下一部小说写得不要有太多的遗憾。不知怎么回事,我痴迷于文学上的不断求进,也可以说我和自己、和文学较上了劲儿。

  喜欢重金属摇滚

  记者:《知在》中,有很多创作元素很符合今天大众阅读的口味。比如悬疑情节的设置,比如金家二格格和三格格的爱恨情仇,比如行文中穿插的一些词语,如“重金属摇滚乐”、“藏獒”等。这些是一些通俗小说中比较常见的创作元素,您把它们设置到《知在》中是怎样的考虑?

  张洁:我没有故意设置什么,就像我在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时说到的,是它们自己来到我的手指头底下,我就把它们敲进了电脑。我有几个忘年交,他们从不感到与我有什么代沟,尽管我比他们年长几十岁,甚至可以做他们的祖母。

  而且我本人喜欢重金属摇滚乐,喜欢爵士乐、古典音乐等等,但绝对不会与流行音乐沾边。也曾试过接触流行音乐,可是我跟它毫无缘分。

  【谈突破】

  《知在》只是努力,不算突破

  记者:《知在》对于您来说算不算突破?

  张洁:这不能算是突破吧,只能说是我在不断地努力。当然,如果读者喜欢这个张洁,那我在这里诚恳地说一声谢谢。

  但不论人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我都会向自己的目标努力,写出一篇又一篇不同的小说,比如即将在今年第四期《人民文学》杂志发表的那个短篇。不管他人喜欢或是不喜欢,我是喜欢的。作为一个爱和自己较劲的人,我能如此喜欢,那可能真是值得喜欢的。不过也很难说,说不定过几天我又陷入沮丧,觉得哪儿都不行了,没准儿。

  【谈爱情】

  爱情是站在远处看的一道风景

  记者:晋朝的皇后贾南风是被世人咒骂的女人,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千般丑恶、万般无耻。您在《知在》中描写的她,虽然也有残酷暴戾的一面,但对待一痴却柔肠百结,对于爱情万般无奈。这样处理贾南风这个人物,原因何在,依据何在?

  张洁: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包括人,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真的把被自己、历史斩钉截铁做了结论的人和事吃透了吗?包括作家们以及我自己,我们能肯定地说,我们笔下的人间万象原本如此吗?

  不,那只是一个角度、一位作家、一个个体、一种价值观念等等,对某一现象、事物的思索和理解,不能代替“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答案。

  记者:《无字》中的爱情令人绝望;《知在》的爱情带给读者的温暖也不多。姐妹俩争来抢去的男人乔戈竟是个政治、爱情都脚踩两只船的变色龙;安吉拉狂恋警察约翰逊不惜杀死约翰逊太太,最后一命抵一命;晋惠后贾南风不得不亲手下刀为心上人去根;即便金文萱好不容易获得真爱,但夫妻却在10年后一起葬身火海。为什么您笔下的爱情都是这样的结尾,您个人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张洁:说到爱情,不过是站在远处看的一道风景。千万别以为我有什么阴谋,比如把这句话变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上所说,这只是一个角度,是个案。

  【谈未来】

  《知在》改编电影,我不热衷

  记者:听说上海方面已经在跟您联系,有意把《知在》改编成电影。目前这个事情进展如何?您会做电影编剧吗?

  张洁:的确有几个单位联系做影视的事,但还没有具体化,这也不是我热衷的事,一般来说,我对自己的小说改编影视的兴趣不大,没有强烈的愿望,更不会花时间去做编剧。

  记者:您曾经说过《无字》后,还要创作三部长篇小说。现在《知在》已经“交卷”,其余的可否透露一二?

  张洁:已经在构思之中。去年本是去西班牙的一个火山岛旅行,突然却又得到一个长篇的灵感,我不能不把它视为“神秘”送给我的礼物,因为去西班牙之前根本没有想到创作。

  一件事,落到或是说找到你的头上,肯定有它的前因后果,虽然我最终、今生可能都无法得知究竟。谁能知道往生呢,谁能知道来世呢?没人可以解释,也没法解释。

  也许有些事早就储存在你的灵魂里,说不定什么时候,说不定在什么契机之下,它就会显现。

  信报记者 赵明宇

  【记者手记】

  张洁必须和只能飞翔

  看完《知在》时,我有点不相信这就是写出《沉重的翅膀》《无字》等那个作家的作品。当然,因为事先知道这是张洁的作品,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捕捉她的一些痕迹:在小说人物偶尔的叹息中,在某个细小的情节处理中,你还是能发现张洁的文笔。

  可是,合上书本,我还是有点晕——69岁的张洁就像一个藏宝的孩子,当你还在对她以前拿出的宝贝把玩不已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带着顽皮、神秘的表情又掏出了另一个宝贝——两个宝贝风格截然不同,但都流光溢彩。

  我不知道该如何理解张洁的这种能力,在她身上,很多事情都是不可以常识推断的,比如,69岁的她焕发出的优雅魅力让很多年轻女子汗颜。我常想,如果她去主持一档电视节目,会给女人带来很大的自信——女人69岁时也能美丽到如此地步。

  如同她的美丽,《知在》展现了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张洁。对于这部作品,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有自己的评价,但我最喜欢的是李敬泽老师的一句话:“张洁并非找到了新的风格,她是真的认为她必须和只能飞翔。当这个时代文学思维的主流被沉重的肉身、被此时此地所支配时,张洁在激越地飞,俯视着,看人间万象明灭,如露如电如梦……”

  【《知在》梗概】

  半幅神秘晋画勾起无数人生

  《知在》的结构比较特别,以一幅晋画神秘地流传串联起无数的人生,小说的主体写了5个故事。

  叶楷文曾在龟兹遭遇奇异的沙暴,影影绰绰中仿佛遭遇了前世今生,之后他获得了对艺术与绘画的奇异直觉。多年后从海外归来,他买下北京旧日王府的府邸,准备做私人博物馆,意外得到半幅晋画。由此牵引出种种故事。

  故事一:北京,辛亥革命前夜。老王爷将古画一截为二交给两个孪生女儿,让姐俩奔美国投亲避难,姐俩同恋府中亲随乔戈,但开船前乔戈暗自传书给三格格金文萱,让她留下。密信错交到二格格金文茜手里,她将错就错上了岸。但金文茜很快发现,乔戈不过是个政治、爱情全都脚踩两只船的变色龙。后来,夫妻拔枪相击,双双喋血。

  ……

  故事五:洛阳。晋惠后贾南风不得不亲手下刀为自己的心上人、中书令一痴去势。一痴死了,遗下一幅写尽贾南风生平的长卷画史,既不回避摹写她无颜面对的种种过去,又深含着对她“万般”身不由己的谅解。贾南风废后丧权,被逼饮下金屑酒,一口血喷在画卷之上。

  历史潜影的重现颇为诡异:叶楷文认出画上的落名款为“一痴”,竟与自己的小名相同,这穿越了1700余年的寻找,令他如鬼附体阴寒阵阵。小说收尾处,毛莉收到了一封匿名信,指示她去往遥远的印加帝国——似是给续篇留了个端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