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从狂欢节想到春节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5 10:05   今晚报

  那天在一家草原风味的饭馆吃饭,内蒙古籍女服务员端来一碗“醋泡蒜”说,今天是腊八儿,请大家吃腊八蒜。众人听罢面面相觑:今天腊八是泡腊八蒜的日子,怎么刚泡就吃上啦?

  看来,同为中国人对不同地域的风俗也是不甚了了,甚至以讹传讹。何况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呢。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真是我们面临的大课题。

  近日从电视里看到,西方国家进入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了。先是报道德国的狂欢节,这很令我感到意外。我们印象中的日耳曼人,古板而遵守纪律,冷静顽强的德国足球队便是写照。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民的游行场面,我信服了。

  继而便是报道巴西狂欢节了。电视新闻里播出里约州的桑巴舞大游行,那场面真是动人心魄。以克制内敛为性格特征的中国同胞,很难能够如此狂欢。中国民间辞典里有“人来疯”一词,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撒欢儿”。食勿言,睡无语,站有站相,笑不露齿,这是吾国吾民的行为准则。由此我想到,狂欢节是西方的洋节,跟我们无关。然而对照观看巴西与德国的狂欢节,又发现它们的内涵各有不同。首先里约州狂欢节的“高潮节目”是桑巴舞大游行,德国狂欢节便没有这项内容。由此说来,狂欢节在中国人眼里是洋节,而在西方国家,那是各自包含了极其强烈的本民族特色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西的狂欢节就是他们自己的本土节日,多年以来热度不衰规模不减,已然成为文化旅游“标志物”,吸引着各国游客前往观光。

  由此想到我们的春节。有人惊呼保卫春节,也有人惊呼洋节冲击了我们的民俗节日,还有人说年味淡了好似一杯白水,说法很多,不一而足。近来有学者撰文称我们的春节并不是由于受到洋节冲击而式微,主要原因是老百姓把“年”给弄淡了,同时政府也保护不力。我不知道应当赞同哪种观点,但是今年北京市从禁放烟花爆竹到限放烟花爆竹,可见官方已经意识到民俗气氛的重要性———自己的东西,首先要自己热爱才行。如果我们全民族都对自己的民俗节日加以热爱,那还用号召保卫春节吗?这就如同我们热爱母亲必然要保卫母亲一样。如果到了号召热爱母亲的时候,情况可能很糟糕了。

  我没有去过德国,也没有去过巴西。我只是从电视里看到他们对自己节日的狂热投入,远远不是热爱二字能够概括的。因此我进一步想到,有人说生活节奏加快了,春节就淡了,有人说科学技术发达了,民俗就消逝了,有人说全球一体化了我们中国

传统文化就弱势了。这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只是当从电视里看到巴西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满了广场挤满了街道忘我地庆贺狂欢节,我心里便不是滋味。我们曾经以“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年”为荣。我却从电视新闻里听到这样的解说:“德国的狂欢节往往要持续两个多月,然而高潮则在这几天的大游行……”

  我以为,他们的狂欢节跟我们的春节一样,都属于本土民俗节日,也都处于全球一体化形势之下。我们的春节为什么味道愈来愈淡,而且淡得理直气壮呢?我不想上纲上线,但是我总觉得我们对待春节应当多一点点亲情才是,这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节日———它不是再生塑料制造的。你把它弄没了,它也是无法再生的。当然有人会说我是国际公民,春节没了我们拿着护照去过巴西的狂欢节去过英国的感恩节去过法国的复活节,还有元旦之前的圣诞节以及元旦之后的

情人节,实在不行还有四月一日的愚人节。这当然可以。不过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还是应当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就像人家巴西拥有属于自己的狂欢节一样。

  但愿我们不要在腊八那天就吃腊八蒜,应当耐心等到除夕夜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