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很多人写得和我差不多 韩寒:读别人博客我挺受打击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9 00:50   北京娱乐信报

  

  新作

  我不是裁缝,我只管我喜欢

  记者(简称记):刚才看了你的博客,知道今天去车队试车,“到了比赛的几天里,心情的变化就简单很多,赛道做的时间好就开心,车的调校有问题就不开心,解决不了就特别不开心。……真是特别不喜欢无能为力的事情。”赛车与写作,恰恰是两样远离“无能为力”的事,即使如此,你认为它们仍有让你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往往是什么情形下?

  韩寒(简称韩):像这场比赛,我们的车沿用去年的车,新

发动机没到,做的时间要比快的车队慢三秒左右,虽然车队大家都很努力,但很无能为力。写书上面因为我从来都是一个人,不用考虑讨好谁,得罪谁,所以相对自由很多。

  记:《一座城池》出版了,我看了,这是旧作新出?怎么想到要写这么一个故事?

  韩:是新写的。虽然书里张国荣没死,但小说难道就不能写过去的事吗?这里面也没有什么故事。

  记: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一座城池》,看似调侃的背后却道出现实的真实与残酷,读了有辛酸感,写作过程是怎样的?你想给读者的是什么?

  韩:写作的过程是写一天停两天,回头再看看自己写什么了,免得写矛盾了,后来发现不幸,已经写矛盾了,索性就不管了,当科幻小说呗。我只管在情节里写我想表达的东西和文字,别的都不重要。

  记:看你的网上,一篇名为《韩寒大哥 别玩文字了 专心玩赛车吧!》的文章写道:“《一座城池》这部小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莫名其妙……是被抽干了灵气的干瘪的堆积的汉字”,首先欣赏你的坦诚真实,把他贴上去,我知道你自己很喜欢《一座城池》,除了它是“新欢”,最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韩:新欢总是得宠,我个人非常喜欢。别人觉得莫名其妙也没办法,我不是裁缝,要给每个人量身定做。我只管我喜欢。相信以我的审美和严格的标准,我自己喜欢的,不会是糊弄人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我做一件喜欢的事情的投入和认真。

  记:曾说“《三重门》是没有感觉的,《零下一度》是我不喜欢的一本书,《通稿2003》凑合,《韩寒五年文集》我不喜欢,《长安乱》我很喜欢,《就这么漂来漂去》和《一座城池》都是我喜欢的”。读者的认同可能有些不相同,我知道你不会迎合读者去写作,但他们的意见或反馈你会完全置之不理吗?有没有认可接纳的时候?比如?

  韩:比如很多读者喜欢《零下一度》,我不喜欢。不过这也没办法,好歹是我写的书,私生子也是自己生的,书也是自己出的,实在不能说什么。

  博客

  很多人写得和我差不多

  记:有人说喜欢韩寒,是因为他不装样儿,他常撕开生活的面纱露出里面的败絮,这是你最想达到的吗?

  韩:其实我也装,有时候也特别事儿,我也纳闷有时候文章怎么写成这样。我特容易害羞,也不大知道怎么和陌生人说话。我经常怀疑,虽然自己常说别人装孙子,但说不定自己是最装孙子的那个人。

  记:据说《一座城池》挣了200万,也知道赛车是有着惊人花费的事儿,写书卖钱去赛车,这是你目前满意的生活状态吗?长期如此下去还是不考虑以后?

  韩:我的每部小说差不多都是这个价钱。赛车以前花费很多,但从去年开始,我已经可以靠赛车赚钱。要感谢我在上海大众的333车队,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让我开他们的赛车,并且直接作为两位主力车手之一。另外一位王睿是连续四年的年度车手冠军,车队是连续五年的冠军车队。是车队帮我得到了冠军。尽管今年有别的车队邀请,薪水也很高,但我不会离开现在的车队。对我来说,熟悉的事物总不想改变了。

  记:你的博客人气很旺,你也很尽责与喜欢它的人保持交流。近日由于博客惹得不少人更关注你,如与白烨的“开仗”,你也认为安妮宝贝说得对,“开博客浪费写作素材”,除了吸引眼球,你认为开博客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博客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人人都可抢到话语权?

  韩:博客是大家都能写的东西,但因为我的字很贵,基本上在一个字三十块钱左右,所以我很犹豫。我也从来不会写杂志的约稿,哪怕再牛的杂志报纸。但我居然博客写得很勤快。这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不给钱还写那么欢,而且还冒着文章被人出成盗版书的危险。但关键是我挺开心,觉得每天有个事干,这就行了,钱不钱的,现在不缺就行,缺了再赚呗。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的文笔非常好。我在书店里经常觉得对比旁边许多作家,我的文笔是很好的,但在博客里,我发现很多人写得和我差不多。这挺受打击。

  记:“博客就是要刻薄”,这话很经典,也很受人认同,语不惊人死不休才有人看,看了才过瘾,比如我就喜欢你关于《无极》的那篇。在我印象中韩寒是个正直善良的好男孩形象,“骂人”是否被逼急了所为?

  韩:我骂的不是白烨,仔细看文章的人会发现,我没一个字骂他。而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或者本来就看我不顺眼的人就揪住这个不放了。他们对于我文章的观点无从反驳,只好抓点别的。这点上我能同情。

  徐静蕾

  是我很珍惜的一个朋友

  记:关于徐韩绯闻,有说你“将于月底回应”,“当事二人却故意保持低调,很有点炒作嫌疑”,“徐静蕾表示:想炒的话,有的是比韩寒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他未免曝光率太低了点。”……你还真拿这些当回事来回应?绯闻除了满足人们的窥视欲和名人的满足欲,还有什么?你难道需要这种满足?

  韩: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时候回应之类的明显缺心眼的话。其实我这段时间压根就没接受过任何采访,所以,我没有就此说过任何话。

  博客给我的意外是认识了一个朋友。我也没有刻意保持低调。我去年就没上过电视。我不接受采访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说,怕媒体断章取义。我觉得,这事交给一个人说就行了,免得两人说着说着发现说岔了。

  徐静蕾非常聪明,也不装,也不妆,是我很珍惜的一个朋友。关于炒作,我觉得这年头挺怪的,除非你突然死了,要不然好像什么事都有人是指责你炒作。还能特头头是道地分析出来后面是谁在策划,完了要出什么东西。当时是我主动找的她的联系方式。而很多关于说她为了出新书炒和不纯洁的事就特别可笑,她说过多次一直想出本字儿书,但第一本书出博客的总觉得遗憾。但是她不出马上就会有盗版商给她出,因为她的文字就在那里,谁都能下载。她爱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自己写的文字自己愿意出本书,怎么了?天经地义的事非得说得天打雷劈似的。这和博客不博客没有任何关系,不就是随笔集吗?她徐静蕾多年不接电视剧了,连演员都不做,我也特别不喜欢做书的宣传,非要说我们联手炒作也没办法。你们觉得是什么未必就是什么,我们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

  运气

  很幸运做喜欢的事养活自己

  记:你曾说“中国的作家是有很多缺陷的”,你认为最普遍的缺陷是什么?你是力图在避免吗?

  韩:中国作家的缺点就是假大空,但还觉得自己特朴实真诚于文学。我不是在力图避免缺点,我是在力图避免成为“中国作家”,那太不好意思介绍自己了。

  记:除了每个月买一两千元钱的杂志看,最近在读什么图书?

  韩:我不读图书。我不希望自己受到任何人影响。我觉得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读别人的文学作品不能带来任何写作上的进步。

  记:以年龄划分作家确实很不准确,你不喜欢称你为80后,在这个人人都可写畅销书的年代,畅销书与好书是不能画等号的,你定义好书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写的是畅销书还是好书?

  韩:好书就是好看的书。我写的是畅销的好书。但有天不畅销了,也是好书。我自己做的事,自己心中明白。

  记:你说有些作品写了并没发表,这可以理解,除了更新博客,你手头在写什么?下一部会给读者看本什么样的书?

  韩:我前几天写来着,但发现很多好词好句都在博客里用掉了,又忙,就没写。下一本什么样,我不知道。我不是搞销售生产的,写书怎么能有计划。

  记:在多数人眼里,韩寒是幸运的代名词,你认为呢?

  韩:对,是很幸运,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养活自己。

  记:在某种意义上说韩寒是成功的,至少他的写作天才和赛车梦想都得以实现,你认为自己有今天,是受益于什么?性格?环境?

  韩:运气好。这样说皆大欢喜。才华和技术是有目共睹的,自己说也没意思。说运气好,别人听了心里好受点,自己也不损失什么。这算不算圆滑?

  信报记者 李冰/文 韩寒/供图

  【采访手记】

  最近的韩寒,可谓新闻焦点人物,在博客上与白烨的文字仗一波三折,有网友笑称:“韩寒的博客真应改名叫‘刻薄’……而这些看似打嘴架的文字其实挺好看,无论是跟韩寒的小说相比,还是跟白烨的评论相比,都更鲜活可读。”

  事实上,我个人很喜欢韩寒的博客,除了图文并茂,除了绘声绘色,除了及时准确(这点得感谢小韩的勤奋),还因为他用一张不乏理性的刀子嘴讲出了许多人的爱恨心声,比如那篇评《无极》的著名文字《我们一直错怪了张艺谋》,“中国的所谓大导演是不是都有点用力过猛了。感觉上,这样用台词和眼泪拼命渲染气氛应该不是所谓大师的行为。我想,我爱你三个字如果要用我爱你来说出来,那是最低等的表达方式,如果在电影里要用台词说出来,那是低等中的低等。”这话,也许韩寒说了,才更有力度。

  每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而有的人生注定要与众不同。17岁时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代表作《三重门》至今销售量已逾190万多册。刚出道时的韩寒之所以引人注目,除了他少年写作天赋,他拒绝传统应试教育的“离经叛道”人生更让人称奇。再后来,他去赛车,去写武侠,去唱歌,这是多少人都渴望追寻的梦,24岁的他却在看似不经意间一一轻松实现。

  《一座城池》是他的最新长篇,他个人自言很是喜欢,他的官方网站上却不隐讳地贴着一篇名为《韩寒大哥 别玩文字了 专心玩赛车吧》的文章,这位自称依然热爱韩寒的人写道:如果只看《一座城池》这部小说,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不是“非常优秀”,不是“异常精彩”,而是“莫名其妙”!这些言论让人想起余华的《兄弟》刚出炉时同样也是惹得褒贬之言四起,毕竟,有人期待进步是件好事。而出版该书的21世纪出版社则表示,50万册起印一点也不过分,因为这书卖得极好。

  采访他,他一再声明,如果有可能,对他的回答尽量不要删改。怕人误解?不愿落人口实?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我想,至少,韩寒对他自己是负责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