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北大演出时常爆满 昆曲何以火爆大学校园?

http://cul.sina.com.cn 2006/04/23 00:02   北京娱乐信报

  在这个枯树逢春的季节,一股昆曲走近青年的热潮悄然弥漫于北京大学的校园:4月14日,北方昆曲剧院的折子戏使昆曲在北大校区又一次遭遇了火爆场面: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的盛况、散场后经久不息的掌声,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场传统戏曲在高校的演出,而事实上,这已经是北方昆曲剧院短短1个月内第6次在北大面对这样的景象。但是北昆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却只卖了14张票。

  

  走进校园

  演出常以轰动收场

  一切都与20年前的那个春天相似——如今北昆的院长刘宇宸当时还是北大化学系的学生,刘宇宸清楚地记得那天是老艺术家侯少奎和蔡瑶仙演出的《女弹》,当艺术家们谢幕下台的一刹那,刘宇宸也跟着人潮拥上前去,学生们压倒了剧场前排的座椅,有人甚至喊出了“昆曲万岁”。

  20年后的今天,昆曲演出在高校,依然拥有着现实的“火爆”——然而,谁也无法否认,昆曲,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艺术,正离都市的年轻人越来越远。尽管昆曲争取年轻观众的努力始终不断,可当昆曲走出高校,在任何一个地方的公演,却都逃脱不了观众中白发多于黑发的局面。昆曲和青年的“走近”,似乎只能局限在学校剧场的那个瞬间——原因到底何在?

  “明天北大有昆曲,你去看吗?”如今,这是北大学生常见的一句问候语。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在北大百年讲堂的多功能厅,先后有昆剧《长生殿》、《牡丹亭》、《奇双会》等6次演出。而每场演出无不是以“爆满”和“轰动”收场。

  4月14日,记者亲历了这样的火爆:舞台上大白灯,一桌二椅最传统的演出形式,丝毫没有一点大制作。舞台下的座位被占得满满当当,没买上票的同学硬是花了同样的钱甘愿站在过道里看。一折20分钟的《见娘》让一位物理系的大学生流下了7次眼泪。另一位湖南来的大学生在座谈会上激动地向演员们表示,“不是北大同学让昆曲找到了尊严,而是昆曲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找到了尊严。”

  5年十几万学生接触昆曲

  从2001年起,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刘宇宸决定把课本剧改造成昆剧,在进校园的演出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5年间,这几出戏在北京各大学校巡演,200多场风格迥异的演出至少让十几万名学生接触到了之前完全陌生的昆剧。不过刘宇宸也表示,做了5年“昆剧走近校园”,虽然觉得对于普及昆曲来讲,这只是一种非主流做法,但为了昆曲事业,仍然觉得应该坚持下去。

  社会遇冷

  一场演出只卖了14张票

  北方昆曲剧院从2001年起“昆剧走近校园”专场踏足北京40多所大中小学,在5年内演了200多场,虽然在学校内的演出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但却依然难掩昆曲在社会剧院演出时遭遇冷遇的现实——几个月前,北昆应邀在首都剧场演出,却只卖出去了14张票。很难把原因归结于偶然,因为这个看似悖论的背后,有着人们对

传统文化系统教育的忽视,有着人们对民族艺术精神传承的漠然。

  昆曲走近青年的意义,并不在于挽回戏曲这门古老艺术的时代生命,它关乎的,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使命。所以,承担这一任务的,不该只是北昆,而是整个社会。

  走出校园就淡忘昆曲

  然而,走了5年,刘宇宸却发现,昆曲仍然在原点。因为,不管学生们看完演出后热情如何高涨,昆曲在社会上演出时,来买票看戏的年轻观众却依然没有太多增加。“同学们的热情是很短暂的,如果没有后续的努力,昆曲给学生留下的良好印象,很容易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被淡忘。”面对5年来的努力,刘宇宸如是说。

  或许,用刘宇宸的这番话,多少可以解释戏曲在高校被学生欢迎认可的同时,在社会上却依然被大多数年轻人冷落的原因。而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绝不仅仅是北昆。因为面对这个社会大环境,北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实在不足以改变多少现状。有关专家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缺席,才是根本的问题。

  萧条背后

  演出前增加半小时导赏

  “‘有多少人喜欢昆曲?’很多人这样问。其实,正确的问题应当是‘有多少人知道昆曲?’许多事物是人们接触后不喜欢的,而不喜欢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没有接触。”——这是北大一位昆曲戏迷写在网站论坛上的心声。事实上,这也是所有戏曲普及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惑。

  北昆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昆曲,专门在进校园的演出前进行半小时的引导鉴赏,演出后主演还要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让记者吃惊的是,近一个月时间,一半以上看演出的青年人之前与昆曲接触的机会为零。其认识最多限于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几个戏曲剧本的片断,并基本停留在对剧本文学的认识上,几乎没有欣赏课。很多同学表示,尽管好多年前学校也曾尝试过在音乐课中加入戏曲唱段,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效果并不理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教育体制中对戏剧和传统艺术教育的缺憾,令很多专业人士更担忧的,是电视传媒对戏曲的负面传播影响。由于从小缺乏进入剧场看戏的途径,年轻人对戏曲的直观了解多是通过电视传媒。但由于电视真实再现的特点和戏曲舞台虚拟性间的矛盾,电视戏曲节目往往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壮丁”意外喜欢上昆曲

  在北昆看来,昆曲每一次“走入”大学的过程都很艰辛,但“走完”后的效果却总是很好。这表明青年人对京剧的排斥很大程度是盲目的。在学生们眼中,戏曲就是老年人看的,虽然不知其为何物,却并不愿去接受。

  最典型的故事是2001年昆曲第一次大规模进校园演出的场景,当时,学校学生会为了组织学生看戏,几乎就是“抓壮丁”,但意外的是,这场很多学生准备“看完第一场就撤”的演出,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第二天,闻讯赶来的学生把剧场挤得满满当当……

  采访中,一位

女大学生表达了她对昆曲的喜爱之情。她说,今年北昆第一次进北大演出时,她是一个人来看的,第二天她便带了两位舍友,第三次演出时,她带了4位舍友,而她们宿舍一共只有6人。她向记者表示:“戏曲进大学的最大难题在于人们对戏曲的片面认识,学生的排斥还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解决,可很多时候,负责校园文化的老师也有偏见,这就常常直接扼杀了戏曲进学校的可能。”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同学告诉记者:“之所以不去剧场看昆曲,一方面是并不知道这样的演出资讯,另一方面觉得昆曲虽然好看,但自己并未到痴迷的程度。”这位同学坦言:“以往的进校园演出还停留于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单纯学术观摩层次上,应从广度上深度上做强。这次昆曲进北大演出百场就是一次尝试。”

  普及计划

  成立昆曲俱乐部

  从被拒绝到有“订单”,北昆的“昆剧走近青年”算得上是普及活动中非常有成效的“典范”,如今,这个演出已经成为北大素质拓展基地的常设项目,每月定期在北大百年讲堂多功能厅演出4场,每年至少有3万大学生会有机会认识到“什么是昆剧”。然而,刘宇宸越来越感觉到,没有一个系统的普及计划,他们所做的一切,也许是徒劳的。

  “想想这5年,我觉得自己经历了3个阶段。”刘宇宸说,刚开始的时候,还处在懵懂状态,对结果也没什么期待,只是在尝试各种手段。到了第二阶段,他就很在乎现场的笑声,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学生们在两小时内是快乐的,就不会再拒绝昆剧。而如今,他听到笑声就有一种莫名的心寒,因为发现做了这么多年,依然有太多的人对昆剧是一片空白。他说:“我现在一直在思考昆曲‘可持续发展’。”他最新的打算是,做一个昆剧俱乐部,让更多人通过联谊的方式学会欣赏昆曲,喜欢上昆曲。

  信报记者唐雪薇/文王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