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实验秦腔《路》“铺”柏林 德国青少年成了秦腔粉丝

http://cul.sina.com.cn 2006/04/23 03:15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唐雪薇)从隔剧种拜京剧艺术家叶少兰为师,到成为秦腔界第一位研究生,再到把《浮士德》搬上秦腔舞台,李小锋从来就不是个安分守己的演员。不久前,这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又将实验秦腔《路》送到了柏林,他在戏中扮演的是他自己。

  李小锋主演的独角戏专场《路》在柏林首演,引起了轰动。他极富创意地把传统戏剧形象陈勋、周仁、钟馗和小鬼四个人物变成了“自己演自己”的道具,通过四个人物的不
同命运,表达角色对命运的抗争。李小锋颇有感触地说:“从梅兰芳到常香玉,那么多国宝级的艺术家都从未在舞台上自己演过自己,而我这次斗胆在舞台上扮演了一下自己,不敢说前无古人,但在戏剧史上却是不多见的。”

  这次对秦腔的“实验”,很大程度上源于李小锋几年前的一次偶然经历,“我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原本对秦腔毫无兴趣,但她一直好奇我这张平淡无奇的脸怎么变得那么‘漂亮’了,我就在一次演出时把她带到了后台,让她看我上妆的全过程。从此,她也成了戏迷。”《路》的演出把勒头、勾脸到三次换装的全过程搬上舞台,呈现给了观众。而且李小锋一边化着妆,一边还和观众闲谝:“你看我现在好看不?”结果,这一“现场讲戏”让不少德国青少年成了秦腔的粉丝,很多人甚至当场要拜李小锋为师。

  因此,李小锋得出结论:实验的形式,就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观众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在他看来,传统戏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门槛太高,结果使许多不太懂戏但愿意去了解戏的观众望而生畏留在了门外。而“实验”正是降低门槛,主动“迎接”观众进门。

  “当然,我说的实验,前提是必须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如果只有那些实验形式,而没有甩发、踢纱帽、柴担舞、扇子功、吹火等绝技,那就不叫艺术、不叫秦腔了,也不可能征服观众。”李小锋最后表示,传统戏曲需要用实验来注入新的活力,但年轻演员切不可为了博出位而舍本逐末,“不管怎么实验,基本功都不能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