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老人 救救老人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4/28 09:31 今晚报 | ||
鲁迅先生80多年前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至今仍有余响,笔者今天却想向社会呼吁“救救老人”!报载,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236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同时每年有大于10万的超过55岁的老人自杀,占所有自杀者比例的36%。老年人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 过去我们常说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邻里之间互不关心,独居老人往往死 北京有一个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女教授徐坤,花费1万多元在自己居住的普通单元房里,开设了拥有6部电话的“爱心传递热线”,建立了一个“老人自杀救助中心”。这个“爱心传递热线”是一个免费咨询心理热线,专门救助因心理危机具有自杀倾向的老人。她为此辛勤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十分受人尊敬。这种关爱老人的民间救助机构非常必要,应该大力推广,以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但是必须看到,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民间具备建立这种救助机构条件(包括必要的财力、物力、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的还不是很多,而关怀老人、救助老人的问题又十分迫切,光靠民间自发的行动远远不够,政府必须介入,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只要投入适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发动一批社会志愿者,就能开辟老人电话救助热线网,建立老人救助中心,使这一救助形式遍地开花结果。这些老人都已退休在家,基本活动范围在所居住的社区内,街道救助中心可按社区设立老人档案,了解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建立老人活动室,经常和本社区的老人交谈。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孤独感,因此有儿女在身边或近处的,救助中心要督促其儿女常回家看看,给老人心理安慰;无子女的老人或子女远在异国他乡无法回来的,救助中心要做到每天主动打电话问候,每星期要主动上门探望,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正确疏导解决。 “让寂寞老人远离自杀”,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基层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