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不敢轻视农民工

http://cul.sina.com.cn 2006/04/29 09:52   今晚报

  火车上我的邻座是一个农民工。

  坐在对面的是两个男女大学生。他们谈论的话题正是春节放假时坐火车时的情景。女同学说,学校考试完后她去买票,上车后发现正好与农民工坐在一块,那个挤呀,那个脏呀,真是受不了。

  我虽然不好冒失地与那两位大学生交流,但私下里在想,农民工虽是个不受尊重的弱势群体,但我却不敢轻视他们。我没有那个胆量。

  我是一个农民的后代,甚至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地道的农民。因为曾经种过地,父母还都生活在农村,住的是平房,吃的是自家种的菜,喝的是自家打的井水。逢年过节,还要忙着往老家跑。如果我的父母不是因为年龄太大,可能也要像面前这位农民一样,要外出打工生活。

  还有就是,我也曾有过与农民工一样的经历和体验。坐火车时没有座位,也弄张报纸(甚至连报纸也不弄),席地而坐;还曾钻到人家的座位底下,“享受”卧铺待遇,而且睡得分外香甜。

  农民进了城,成了农民工。所遇到的,多是冷脸,多是讥讽,多是不屑。有人说他们乱穿马路,有人说他们不讲卫生,有人说他们不懂礼貌……总之是毛病大于优点,是落后,是前现代。可是我们怎么不想一想,是谁使他们处于这样境地的?他们走惯了山路,初来乍到城市,红绿灯的规矩还没弄懂,自然就不会行动;他们居无定所———我家的附近,有几个农民工就住在帐篷里,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又怎么讲卫生?他们人在异乡为异客,漂泊在外,吃得饥一顿饱一顿,没有亲人照顾疼爱,面对物质、精神上的双重苦闷与贫困,能承受得住,已经十分不易了。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公布后,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有一个答记者问。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过 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1.2亿左右)。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得不到社会足够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和不幸。扪心自问一下,农民工原本应是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脊梁和骨干,他们怎么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呢?而将他们作践成弱势群体,是我们的制度缺失、道德滑坡、认识偏见所致。倘若我们能够将他们的职业安全、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问题来一个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那么,农民工就是特别能卖力、特别能工作的建设者。如果说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的话,那么还可以加上一句:农民工得到尊重,则意味着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一个城市对民众的态度,一位市民对陌生人的态度,这就是文化的内核。”我记住了她的这句话。我不敢歧视农民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