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滚动 > 正文

肝胆篇:知耻近于勇

http://cul.sina.com.cn 2006/05/26 09:54   今晚报

  “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英国哲学家兼历史学家卡莱尔如是说。

  什么叫“羞耻”?羞耻即不光彩、不体面。有“羞耻心”就是深知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

  一个人不论犯了什么过错,有多少缺点,只要他还有羞耻心,还要脸皮,知道羞愧
,懂得害臊,就可能幡然自新。怕就怕没皮没脸,不知道自爱,不懂得羞耻,这种人十有八九是不可救药了。

  “羞耻感”就是人的“自尊心”。人要是活到连一点自尊心都没有了的份上,清高倒是不会再清高了,脸皮也就没有了。

  近年来,有那么一些人,只要是捞到了好处,得到了实惠,生活过得舒服,不惜以声誉人格为代价,即便是挨批评、受处分也在所不顾。他们以为那只不过是“一阵子”的背运,捞到手里的官位、财富,却可能是“一辈子”的受用。笑骂也罢,处分也罢,只要实惠是实实在在的,管它是刮风还是下雨!

  讲礼义廉耻,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信仰,怎么现在有的人竟然见利忘义,甚至不知羞臊,连脸皮也不要了?其中一个原因,同我们一度把人的“自尊心”当做“虚荣心”来批判不无关系,特别是在“运动”盛行的岁月,不尊重人格,不敬畏法律,动不动就把人拉出来批斗,动不动就贴你的大字报,什么个人隐私,什么道听途说,都拿来无限上纲,“文革”中更有甚之,戴高帽子游街,坐“土飞机”批斗,不一而足,用一些真真假假的材料,搞得你威信扫地,臭名昭著,不给你留一点做人的面子。写检查就是自己糟蹋自己,不把自己骂个狗血喷头就不算老实,不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就不算彻底。总之直到你一点点“羞耻心”都没有了,才算你思想“改造”好了。

  有“羞耻心”的人,大多自尊、自重、自爱、自律,爱惜自己的名声,在为人做事中能自我约束,敬畏法律和制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我们明荣辱,扬正气,重视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知道提倡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抵制什么,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特别是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各级领导干部,有了“羞耻心”,才可能常修为政之德,常念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知耻近于勇”。有“羞耻心”的人,将会常常提醒自己:你是谁?你是做什么的?应该怎样做?在义与利、荣与辱面前,你亲近什么、疏远什么?你就会以感激之情,敬畏之心,热情而又谨慎的工作,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不忘肩负的历史责任。清代诗人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一个领导人有没有“羞耻心”,既关系到个人的修养和人格,又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就没有灵魂,就失去了人格力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