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汉语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http://cul.book.sina.com.cn 2007/09/03 18:29   国际在线

  8月20日提前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以《竞争如火如荼》(The Race Is On)为题,用大篇幅展开了有关“全球教育”的特别报道。该报道共分4大章,详尽剖析了全球教育现状,描绘了中文在英语国家的流行,并讲述了各发达国家展开教育竞赛,以期获得更多海外生源的精彩故事。本报特选出3篇与中国相关的文章,供读者参考。

  在过去一个学年里,有146名来自纽约的4~14岁的小孩,到圣帕特里克古旧教堂学院的罗莎琳·赵普通话学习班学汉语。班上许多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还有几个小孩比较特殊,普通话是他们的第三种语言,列在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

  现今,这类场景已很常见了,全球学汉语的成人和小孩越来越多。中国也正在投入资金在全球办孔子学院。最近,两名参议员建议,美国在今后5年应投入13亿美元,用于中文教学项目。从蒙古乌兰巴托到美国芝加哥,有时你似乎会觉得,每个人都想学习由世界1/5人口说的这门语言。

  世人学汉语的目的显而易见。中国现在正飞速发展,全世界的人都希望分到一杯羹。如果你能说普通话,与那些兜里刚开始有钱的中国游客打交道就会更容易,生意上的往来也会变得融洽。现在北京也正以文化外交的形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全球推广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和语言。

  但汉语的推广也被人诟病。一个问题是,汉语太难学,它有2500多个常用字和复杂的声调规则。美国一些专家批评说,还不如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科学与数学训练上,成效会更明显。而且,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人们忽视其他的重要语言,如俄语和日语。在美国,如今学普通话的学生已10倍于学日语的学生了。其他国家也日渐担心中国势力的扩张。

  不过,与在圣帕特里克古旧教堂学院学汉语的孩子们一样,大多数学生并不理会这类问题。对这些孩子和老师们而言,汉语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赵说,“我们必须让学生们做好准备,去面对彼此相连的世界。”因此,她鼓励学生与上海的笔友通信。她说:“读中国学生的信时,我们很快发现,美国孩子远远落后于他们在亚洲的伙伴们。”如果想要赶上中国的竞争者们,她的学生们,以及全球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就得加倍用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