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儿童不宜还是成人不宜

http://www.sina.com.cn 2001-07-16 17:25   新周刊


  有文明史以来,在成人与儿童长达数千年的战争中,一直以儿童“战败”为结果,直到21世纪情况才发生逆转。网络世界中儿童称王称霸,成人紧赶慢赶,唯恐腿脚不利索遭淘汰。当看《猫和老鼠》一代长大成人时,当哈里·波特们成事儿,当网络一代掌权时,将宣告成人规则永久性的失败。

  如果你注视一双孩童的双眸,那里面分明在说,我迟早一天会取代你们。

  不愿长大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中塑造了一个永远不愿长大的小男孩,我把他看作是我们上个世纪的先知。成人世界有什么好?战争、瘟疫、疯狂、环境污染以及所有自暴自弃的所作所为。

  其中最可笑的是居然要用“儿童不宜”来限制下一代。成人们造就的禁区,往往是龌龊不堪的,这就像罪犯为掩盖罪证有意不让人看到,唯恐被发现。儿童不宜从来就是为了掩饰内疚感的。是的,儿童是发现成人丑恶的最敏感者,不信,问问当今的父母们,有没有被小孩当场抓住过短?

  儿童看成人就像弱小者看一个强权政府,既蛮横又愚蠢,但也没办法——谁让你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当小老鼠吉瑞凭智慧打得象征大人的汤姆猫滴溜滴溜转时,他们是何等醄醉呀。

  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

  一个女生问冯小刚,《一声叹息》中的第三者为何对一个有妇之夫有如此执着的感情时,冯导说,你还太小,等你再大一点再说吧,这部片子本来应该划为“儿童不宜”的。瞧,我们成人就是这样拙劣地回避着少年儿童的质问的。

  儿童从天性出发,怎么想就怎么说,他们往往是真理的发现者,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小男孩。他们诚实、质朴、欢乐、可爱,从不矫情。相反,成年人从世故出发,什么察言观色,老谋深算,欲言又止,言不由衷,过河拆桥……

  前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喜扮酷,在公众场合有瘾没瘾箸都叼一根未点着的半截雪茄,妇女同志们建议他将雪茄改为奶嘴更顺眼点儿。成人们往往自鸣得意地将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儿童。

  比如《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儿童说,我正不想吃呢,谁稀罕!这让人想起古时一厌食肉类的狱卒,对看不顺眼的犯人威胁说,我罚你吃肉!

  童稚与创造性

  硅谷公司办公桌上都放零食和玩具,有的还允许带狗上班,Novell公司办公楼前就是一条河,员工编程编累了就去钓会儿鱼,回去后特出成绩。他们都是美国卡通一代,被充分赋予游戏精神。再瞧瞧我们的卡通,我们的卡通片不是启迪童心,而是教如何做一个好孩子。中国有童话吗?曾经有。但自从2500年前,中华民族就失去了童贞。自那个大动荡的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人变得城府了,变得老谋深算了,古书所谓经典的,都是些教人搞计谋的,从《战国策》到《孙子兵法》,再到《三国演义》,直至《胡雪岩》,都体现出那种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精神。

  毫无童贞可言,不好玩。

  我们的文化扼杀了童稚的同时也扼杀了人的创造性。

  总有一天儿童的教科书要由儿童们自己写,书上标明:成人不宜或三十以上免看。到未来世界,说你幼稚将是夸你,而说你老成则是骂你。

  “儿童不宜”从来就是谎言

  影片《庭院里的女人》号称“16岁以下观众须由家长陪同观看”,因为其中诸多“少儿不宜”。其实片中所谓"性变态”、“乱伦”、“半裸”等等,看了之后,才知道都是“小儿科”。这样的片子你就是把现在的儿童捺在那儿他都未必会看,太闷,哪比得上虚拟网络中的MM好看,要什么有什么。

  原本一部反抗封建男权、反映自由恋爱、主张人道关爱的艺术片,靠“儿童不宜”色情暗示广告来招揽观众,实在可悲复可笑。这一招术其实早有人玩过,如中国首部“儿童不宜”片《寡妇村》,“小寡妇”只露了一下肚脐,就引来无数眼球。同样的手法也已被商家用滥。超市上摆着用半身裸女照作外包装的某某丰韵香皂,就标明“少女不宜”,以彰显其丰乳效果。骗谁呢?

  “假如你爱他们,就放了他们”

  儿童的社会化需要中介,家庭、学校现在又多了一个网络。网吧中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会跟几个“老婆”聊得热火朝天,角色办演十分重要,小时候都玩“过家家”,社会学家告知那是一种社会角色演义,儿童通过玩练习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可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独门独户找谁玩去?只有上网QQ呗,只有在那里,儿童才能找到社会的感觉。

  各国成人法案都要求过滤网站上“儿童不宜”的内容。其实有效的办法不是限制儿童上网,而是成人们自己别贴这些自己也“不宜”的东西。

  法律对诸多“少儿不宜”作了明确的规定的同时,也规定了一些“成人不宜”,主要包括: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征得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营业性歌舞厅应设置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等。其实,成人所有“不宜”中,最大的莫过于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性和好奇心。英国歌手斯汀(Sting)唱道:“假如你爱他们,就放了他们!”(If you love somebody,set them free!)

  假如我有一儿子,假如有一间房一堵墙,我会给他一支铅笔,说,儿子,去画吧,想那儿画那儿。(文—肖锋)

  专题个案:

  1、张小龙是FOXMAIL的编写者,这个邮件软件现在有超过100万的人在使用,所以张小龙很出名,出名到在中关村叫一声自己的名字,会有一堆人扑过来。张小龙说自己是饿着肚子写成这个软件。这个软件现在卖了,卖了1200万元。张小龙现在是博大互联网公司的CTO、副总裁,他用1200万入了公司的股。他现在每天来往于家和广州高盛大厦自己那间小小的办公室。张小龙今年29岁,已经结婚了。他现在忙着更新FOXMAIL,他对和自己同龄的两个记者说:我没你们快乐……(文—周桦图—严志刚/新周刊)

  2、黄荣华(右),45岁,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主修管理学,并到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官。做了14年的传统职业女性,有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1991年辞职后游历全球各国,现任汇才董事会主席、首席导师。

  梁立邦,40岁,出生于香港。喜欢吃。在生活娱乐方面,抽烟、喝酒、玩电子游戏以及赌马都尝试过,不过都没有成为癖好,自己认为:“不会上瘾,因为我意志力很强。”现任汇才总裁、首席教练。

  1995年,两人共同创办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从事专业管理技术和人力资源发展。1996年两人结婚。1997年,他们将业务延伸到中国内地,在广州、深圳、上海开设分公司,一时在这几个城市里刮起了一股“城市精英”旋风,并引发各方关注。短短5年间,汇才为国内培训了两万多人次,大部分是高级管理人员。(文、图—严志刚/新周刊)

  3、车惠君,19岁,中专毕业之后,自费到中山大学读会计。中大离她家很近,她家就在鹭江。那是去年7月的事了,才上了不到一年大学的车惠君现在又不想上学了,想去工作。干什么、赚多少钱都不重要,她就是想学一点课本之外的东西,还想早点独立。其实她家经济条件优越,爸爸开了一个店子,一家住着2000平方米的大屋,单单是把空余的房间出租,收回来的月租就有好几万。

  车惠君是独生女,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广州,家里管得挺严,晚上9点以后就不准出去了。她平时也就逛逛街,买点女孩子都喜欢的衣服、饰物。和很多广州人一样,车惠君只说广州话,说普通话说得很吃力。

  她将来的愿望是开一家店,做老板。

  (文、图—文建平/新周刊)

  4、车明幕,32岁,人称“车老板”,在广州丽江花园开了一家古董家具店,很多人都认识他。他做古董家具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因为常跟文化人打交道,车老板的想法也和一般生意人有些不同。他最近在贵州看上了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新景点,准备在那里买下一块地,建一幢自己喜欢的仿古大屋,里面就用自己多年收藏的明清古董家具和字画来装点。这屋子除了自住之外,他还打算当家庭旅店,赚钱之余,也可以和四方游客通通信息。毕竟是生意人,享受生活的计划和赚钱并不矛盾。(文、图—文建平/新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周刊网络版10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