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校长新规整治逃学威龙 “宽松教育”长沙冒头
差生怎么教?
位于在长沙市闹市区的32中,是个只有初中部,学生600多人的差学校。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坐牢,有的根本没有家长管,以至于学校在当地派出所是挂了名的。学生恨老师管得太宽,老师恨学生不成器,矛盾尖锐。如果长期如此,学生不愿意上课,流荡社会,怎么办?
校长叶仕杰卧薪尝胆2年,终于于5月8日爆发《关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六条规定》:一、离校远的学生未参加早自习,不记迟到,也不扣班级和个人纪律分,达到睡好一点、轻松一点、多学一点的目的。二、家庭作业可采用自助餐的方式来交,部分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同学由老师用集体方式和个别辅导方式来予以补教。个别基础太差的同学(含弱智)抄作业一般不算违纪。三、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答问时沉默,也可由其他同学代为回答。老师一般不强行推出标准答案。四、学生上课偷看课外书籍时(黄色书籍除外),老师不得没收或撕毁,应予引导,同时老师要反思自己的课堂吸引力。五、师生矛盾对立时,老师语言或手势不得有任何明令或暗示学生离开课堂的情况出现。六、重要考试时,试卷的难易程度由过去的7:2:1改为8:1:1。
新校规实行半个月后,学生上课迟到现象减少了,抄作业现象也并不普遍,课堂上同学们没有人愿意保持沉默。叶仕杰说:“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当差生看,可能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吧。”
教研室成了学生下课后最想去的地方。在教研室里记者看到墙上贴满了同学们画的卡通画,一名叫刘其盼的同学顶撞老师,事后知错,于是画了一幅漫画,题目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从表面看,新六条是对落后生的宽容,而在实质上它改变了师生间传统的位置关系。至于如何界定好生差生,叶仕杰认为必须谨慎。一位刚毕业不久的英语老师告诉记者:“老师和同学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一味采取我说你听的打压办法在现代教育是行不通的,其实新六条对老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32中直接上级开府区教育局透露,目前局领导对新六条中的个别规定还有不同看法。“在湖南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传统和先进的激烈交战,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现在虽然表面平静,但我相信真正的暴风雨还在后面。”叶仕杰说话的表情显得有些悲壮。
在叶仕杰眼里,目前六条校规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下策,只是根据学生能力划分的“自助餐”,是他改革的第一步。他的真正的理想是从“自助餐”到“点菜”,让学生点老师上课,点中率高的老师分数就多,老师与学生都可以得到极大满足。“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而在全国,长沙麻辣校长的新规与现行教育体制冲撞,引起了更大波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甫全:这是宽松教育的萌芽
长沙市32中出现的现象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种表现,是必然的反映,是件好事情。
对于32中新六条规定所处的我国整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考压力就小多了,自然对学生的要求也宽松许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快,学校内部教育模式期待转变;中小学教育课程开始打破大一统格局,教材将实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分权,中小学教育开始向多样化、综合化、社会化转移。
32中代表了宽松教育的萌芽。以教育出路划分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转为以家庭文化背景划分的宽松教育和严厉教育。32中体现的是人性化教育。所谓“人性”就是每个人喜欢学习的天性和差异,所以要因材施教。而传统选拔性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学生必须面临层层选拔,导致失败、自卑、压抑的不健康心理。32中也体现了我们教育的发展观念在转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要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湖南师大教育学家:这是歧视后进生
一位研究教学法的专家认为,对部分后进生降低要求,是一种骨子里的不平等:“你已经把他们界定为‘后进’了,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彻底的歧视吗?”
长沙市一些教育人士也认为,“新六条”虽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初中学生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提倡所谓的“宽松教育”会导致纪律涣散。
长沙市六中退休高级教师彭孟潜:对老师要求更高
这是改变传统观念、因材施教、勇于实践的一个创举,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做不是对学生要求不严格,而是在对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的情况下,通过一些灵活手段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有种被尊重、被关怀的感觉,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提高的目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王老师:可能是改革典型
“目前评价此事还为时尚早,毕竟刚刚开始,中学到底实行严格管理还是宽松管理,具有一定探讨性,如果改革成功,长沙市32中就在全国薄弱学校中具有典型意义了。”
浙江省社科院青年学者项义华:让学生做时间和分数的主人
“比照欧美一些国家上课时间,德国8点,英国9点,而我们是7:30。目前改革的教育体制和方法,是应该让学生从时间和分数的奴隶变为时间和分数的主人。”
广州初中生文波:六条并不都合理
文波,男,14岁,在广州天荣中学读初二。在校表现:班里最后几名,性格活泼,但少有违规现象爱好:吉他,足球,篮球,打电玩;看过《飘》等名著,金庸的全部小说,有韩寒的全部书。
第一条:早读迟到要在广播上点名全校都知道,又要班级扣分,给班主任知道了肯定要批评写检讨的。但是如果允许迟到不太好,不参加早自习也不好,好像没有王法一样。
第二条:我觉得不交作业好像也不太好,因为不交作业等于你没有做,肯定学不好。允许抄作业也不太合理。成绩好的就会说你天天不用做,我做作业做得这么辛苦,我为什么不能抄。这样大家的学习都会落下来了。
第三条:应该是这样。你老师不能用你眼中的看法去压抑学生的看法。如果一个老师对一个事的看法是保守的,我们如果有其他看法,你不能说我们不对。
第四条:好像韩寒说的:教科书是到九月就拿去丢拿去卖的,有些所谓的闲书、野书也许是你这一辈子都受用的书。一些好书我觉得道理上说上课不应该看,实际上应该可以看。不过上纪老师的课我们都不看,因为他上课比较吸引我们。
第五条:可以批评但是不要赶学生出去,学生会很没有面子很自卑,自尊心受不了。叫学生出去,那你这一堂内容这个学生不是学不到了吗?学生是来学知识的。
第六条:我觉得的在山区或者外省这是合理的,我们改革开放的比较早可能不用,社会发展需要人才,题难一些可能动脑比较多。
另外,现在学生做错事,老师赏罚不分明。比如两个学生打架,老师会让我们都抄书一百遍,那很不公平。老师可以罚打人的,教育一下被打的。还有,为什么不能选老师?老师可能会偏心好学生,但最需要帮助的是不好的边缘学生。你老师放弃了,学生也就不学了。(文—傅航、门静)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