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影音:天天都在狂欢

http://www.sina.com.cn 2001-07-17 16:33   新周刊

  刚到比利时的时候学校里贴出广告,要举办纪录片影展,展映来自非洲、亚洲穷困国家第一线的纪录片。我心里想怎么运气这么好,刚到就有影展看啊。

  后来我发现不是我运气好,而是人家当这种影展是家常便饭,随便搞搞就搞出个影展搞出个电影节,除了戛纳,除了柏林,每个月,每个星期,欧洲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电影活动。

  这种事情类似于过马路,在欧洲过马路对于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幸福,因为会有十几辆车包括公共汽车在内排成长队等待着你完成这几秒钟的旅程,人家就觉得“汽车让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什么可奇怪的。作为一个被世界上最大的盗版碟市场熏陶了好些年的伪影迷,一个人在家看碟看得太多,还没来得及适应这样的文化氛围。

  我每次经过电影院的时候,门前总是有长长的队伍等候买票,每个人都愿意花上20元人民币和2个小时的时间去享受电影,无论对于需要休闲的人还是影迷来说,都是很好的事情。

  再说电影节,布鲁塞尔电影节开幕的时候,也有周边国家的影迷驱车来看,很简单很平常。如果说在国内影迷的眼里,这些电影节属于影迷的Celebration,那欧洲天天都在狂欢。话说回来,咱们国内的影展、电影节也不少,且不说那些纯商业的拙劣炒作,就是金鸡百花也常被讥作“金钱白花”。前些日子风闻在北京有个“大学生电影节”,接下来上海也要搞所谓“国际电影节”,不是说这样的活动我不赞成,只是这种事情在既有操作方式下,就好像一家人做饭,明明揭不开锅也要让烟囱冒烟。

  中国还没有建立一个好的电影市场,连自家的影片也还拿不出手,拿得出手的又好像都跑去国外参展,在这个时候搞电影节,制造的就是电影界一片虚假的繁荣。而我担心的问题还不在这里,关键在于这样的影展、电影节的作用是让电影与大众生活的脱节,把电影往只有一小部分人关心的路子上推。我们动辄号称“要推动民间影像表达”,可是拿着DV满街转的那些人就代表民间?勉为其难又自愚自乐的影展、影节们更与民间无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周刊网络版10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