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洲:这段历史我最熟
我曾在嘉兴市担任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在红船边度过了5年。与其说是作家选择了题材,不如说是题材选择了作家。嘉兴没什么好玩,只有到烟雨楼,花2毛钱到红船去看看。经常带外地的作协朋友去参观,自己都能做导游了,熟悉得不得了。这个题材慢慢成熟之后,我就悟到了:共产党是从这里上岸的。80年代末,特别想写点东西肯定共产党,肯定毛泽东们所领导的党的历史,那时就写了《开天辟地》,在上影厂从4个剧本中胜出而拍成了电影。《日出东方》写的是自“五·四运动”到1928年朱毛井冈山会师的十年历史。今年春节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借了14本史料看,一直看到年初五回杭州。我们经历过那么多的历史事件,所以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感兴趣,对毛泽东感兴趣,比年轻作家也更有感情。
(黄亚洲:1949年生,“老三届”68届,现为浙江省作协书记。今年写出的《日出东方》被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十部重点献礼文学作品”之首,并拍成20集电视剧于6月2日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笔录:何树青)
朱智能:从小我就模仿他
我很小的时候大家就说我长得像毛主席。我七八岁的时候,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候很容易看到毛主席的照片、画像和他的语录、文章。每次我看毛主席,除了崇敬、敬佩、热爱,还有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亲切感。不过那时候毛主席的语音资料我接触的不多,有时候能从广播里听到一点,就是开国大典上我们熟悉的那几句话。那时我不知不觉就开始模仿他。我对他的书法也特别感兴趣。他的书法特别大气,有气势。初中的时候我模仿他写了一幅《沁园春·雪》,我父亲还把这幅字裱起来,挂在我家的中堂。
我大量接触到毛主席的声音资料是在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的时候,很幸运地,我得到了毛泽东在1949-1956年的录音资料。我每天听啊,他的声音好像有一股磁力在吸引着我。我模仿他说话的节奏、音量、发音、断句,吃饭的时候也在听,有时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就大声吼出来。
因为长得像毛泽东,平常许多人,见了我总要开两句玩笑,喊“毛委员、润之同志”,和我握手,这时候我总是给他们学两段。(采访至此,朱智能停下来,在电话里给记者表演了一下毛泽东1949年3月在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那段讲话,果真酷似。)我感觉大多数的人对毛泽东都怀着敬仰的崇敬的感情。但是小孩子们心里的毛泽东,就是古月演的那个形象。
(朱智能:1958年7月1日生,祖籍湖南湘潭,现为武汉市中亚饭店党委书记。其外形、声音酷似毛泽东,一手“毛体”字可以以假乱真。)(笔录:裴谕新)
伍远近:他是我唯一的偶像
我小时候生活的那个村庄,印象中到处都有标语,到处写着“毛主席万岁”,还有很多镶着向日葵图案。这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向日葵,觉得很温暖,很有力量。至于毛泽东,我还是很佩服他的。我喜欢他的诗词,写得很好,很大气,还有他的书法艺术,也很不错。说实话,作为一个领袖,他的才华是超人的,不多见的。怎么说,我觉得用“酷”这个词来形容他,也很恰当。我有几件印有毛主席头像的T恤,还有这个挎包。不过平常我也不是老这身打扮,只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比如出远门啦,这时候才穿。我觉得这身打扮也很酷,有一种大摇滚精神。我从来不追星,但是毛泽东是我的偶像。
(伍远近:1973年生,福建晋江人,现为《泉州晚报》记者。喜穿印有毛主席头像的T恤,背背有毛主席头像的挎包)
(笔录:裴谕新)
阿珠:我对毛爷爷很好奇
能不能称他(毛泽东)为毛爷爷?这种说法亲切一点,我对他的了解并不深,大部分都是从书上、电视上了解来的。我一想起那个时代,就会觉得红彤彤的,毛爷爷好像也被一圈红云围绕着。听我爸妈说,他们那个时候,大家都还是很单纯的,大家都在干自己想干的事,真是没有一点私心杂念。不过文化大革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我觉得人们现在喜欢毛爷爷,实际上是怀念他们年轻的时候。我自己对毛爷爷,还是很好奇的,毕竟他是一代伟人,有那么多人崇拜他。我现在没有偶像,喜欢歌星影星那都是玩玩的。
(阿珠:女,21岁,广州中山大学大四学生,街头随机采访。)(笔录:朱坤)
陈汉章:卖掉房子买像章
我是学画画的,早年在河源剧团工作。60年代,那时的人们时兴佩带毛主席像章,人人怀揣红宝书。因经常到各地慰问演出,所到之处各单位也爱派送毛主席像章,慢慢地我就有了不少毛主席像章。那个年代谁不崇拜毛主席?我崇拜他!又因我是学美术出身,我发现毛主席像章的构图精美、雕刻精细,越看越喜欢,于是我就开始收集起来。直到“文革”结束,我共收藏有2300多枚。
“文革”的结束,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没有了过去那种个人崇拜,毛主席像章也越来越少了。而这时我已确定做“毛主席像章”专题收藏,于是就四处找,用钱买。江西、湖南、韶关、紫金等地都有人帮我收购。我越买越多,价格也越来越贵,我帮人做广告赚来的钱全都用在这了,最困难时我甚至卖掉了房子……在三万多枚像章中,最珍贵、也是最令我难忘的是这枚有直径50厘米的“火车头”像章,是以前挂在火车头上的毛主席像章。那还是1986年,我听一个江西人说南昌铁路局一退休工人收藏有一个曾挂在火车头上的毛主席像章,就找上门去购买,可老先生怎么也不肯出让。结果去了两次都没买成,回来后,我吃不香睡不着,于是又第三次上门,这次我采用“感情投资”的方式,先和他交友,请他吃饭,陪他喝酒,他终于被我感动,最后以3000元卖给了我。
1999年,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组委会邀请,我带着像章去昆明展览。事后,组委会的人对我说,我们给你100万,你的这些像章就不要带回去了。我不肯,钱不是主要的,没有这些像章,我没法生活,这是我的精神支柱。
我不是全国收藏毛主席像章最多的人,我不追求这个。我把重点放在其艺术性上。我觉得毛主席像章工艺精湛,是珍品,特别是它的微雕技术,可以说在世界雕刻史上是登峰造极的。一个直径只有4厘米的像章,除了人头外,其中四射的光芒其实刻的是五角星,在显微镜下可看到785个五角星。
我还收藏有其它的东西,但最后锁定“毛泽东”三字为收藏主题,我认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确实是世纪伟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少了他就接不上(“香港回归图”用了1997枚像章,“华夏团圆图”用了3003枚像章,加起来一共是5000枚,就是这个用意);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毛泽东都功劳显赫;他生活简朴,心中只有群众……
(陈汉章:广东河源人,从1966年开始收集毛主席像章起,陈汉章至今已收藏了38000枚,共四千多种。他用像章拼成的“香港回归图”和“华夏团圆图”都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笔录:小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