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助于我们回忆那个年代的,是邓丽君的装束以及同时期琼瑶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宽肩的上装,衣身往往宽松,经常在前胸作一些垂褶什么的,袖子也很宽大,有一个收紧的袖口,即克夫;这些上装不管是冬天夏天,往往偏爱夹克式的下摆,不是收腰就是收下口。对于裤子的记忆,中国人总是想起喇叭裤,事实上在西方,经典的80年代女裤就是我们90年代初盛行的“老板裤”,上宽下窄,比西裤还略短一分,再配上一双色彩鲜艳的高跟鞋,两道浓黑的一字眉和吹得高而蓬松的短发,便是80年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流行的女强人形象了。
80年代时装最大特点在于极重形式感,在时装上玩欧普就是那时兴起的,运用黑白色块的组合变换产生视错,以增加趣味或美化形体。皮尔卡丹是80年代的大师,他的许多代表作品竭力在点线面组合上做文章,但可穿性很差。喜欢用最强烈的色彩和色彩组合是80年代的一大特点,与皮尔卡丹在风格上完全相左的设计师克里斯蒂安拉夸也同样如此,他的作品以舞台色彩浓厚驰名。总而言之,80年代的时装毫不含蓄,张扬、硬朗是当时的主旋律。
也许我们应当庆幸,今天所回归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80年代,这是一次粗略的、匆忙的回归,一些今天尚可接受的元素被拿回来使用,作了一篇名副其实却只乐于停留在表面的文章:对肩部的重视被重新提及,但没人敢于真正使用那种大号垫肩,即便是路易威登,也只是在军服系列里把肩部稍稍加厚了一点而已;很多品牌像ARMANI、CHANEL、DIOR等在夏装中加入了对肩部的装饰,诸如肩带上的绢花和蝴蝶结,但显然这样的重视与真正的80年代是背道而驰的。各个品牌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取不同的80年代元素作为回归的表现:ARMANI用简单的大色块和圆点装饰来设计自己的饰品;VERSACE则在裙子和晚装上使用光怪陆离的几何图案,并尽力填上有80年代倾向的颜色,但显然降低了它们的明度,也弱化了对比;DIOR选择了夹克为回归的旗帜,其富有电子意味的色彩倒也与80年代有几分相似,只可惜模特颓废褴褛,没有半点女强人风范;路易威登回归得算最为神似,但从它对衣身宽度颇为谨慎。
女装如此,男装亦然。
休闲男装品牌JACK&JONES把“回到80年代”和牛仔风、都市冲浪一并定为这一季的主题。以米色、沙色、棕色为主打色,以尖头皮鞋、蛤蟆墨镜张扬夸张表情,以大方格的图案、夸张的大翻领、宽结领带全面诠释所谓“80年代心情”。
自从1999年秋冬刮起了世纪交替的第一阵回归风以来,怀旧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下。1999年秋冬所有人都在向60年代致敬:时尚杂志的广告里尽是布满鲜花的上衣和流苏牛仔裤,模特们有着嬉皮士般松散的长发和鲜嫩的嘴唇。然而仅仅在一次季节转换过后,以路易威登打头阵的巴黎春夏时装发布会上,所有70年代标志性流行元素就唱了主角。同样没有一个品牌在这一回甘于落后。合乎情理地,80年代风在这个年初如约而至。
人们总是相信时装是某种具有感情基础的东西,认为它应当能够反映出历史发展的某些特征。然而,时装的表达并非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确定。
克里斯蒂安拉夸说过一段话,算是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给回归一个富感情色彩的解释。他说:“时装的回归往往昭示了一种恋母情结——设计师们常常对自己母亲年轻时候的装扮或者自己童年时代所流行的东西怀有感情并乐意对此进行回顾。”听上去的确是人之常情,而且很多设计师都声称自己受到过来自母亲一代时尚的启发。
CELINE的设计师MICHAEL KORS就总是说自己的某款设计是来自童年时他的模特母亲的装束。但回归难道真是这么个人化的事情吗?
(文—玉洁)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