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城市高架桥:到拆的时候了

http://www.sina.com.cn 2001-08-21 13:07   新周刊

  噪音、污染、反人性、破坏景观……

  城市高架桥:到拆的时候了

  一位刚到广州的打工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走出火车站,看到飞起的高架桥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而乘车在上面就感觉像是在天上飞——终于到了大城市了。”当随处可见的高架桥几乎成为大城市的标志时,记者从广州市政园林局得到要拆桥的消息。

  据市政园林局管理处陈伟贤工程师介绍,市政府将于今年9月份对东濠涌高架黄华路口匝道和人民路高架沿江路匝道进行拆除。拆除的理由一是交通利用率低,导致某些路段经常塞车;二是对珠江沿岸景色造成影响。

  其实早在4月份,市政府就召集一批城建专家对上述路段的匝道能不能拆除进行了充分论证,专家论证的结果是可以拆。有关专家甚至说,如果经济发展了,广州市的高架桥应该全部拆除。

  高架桥: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陈伟贤工程师告诉记者,实事求是地说,过去10年,广州经济得以迅猛发展,高架桥在缓解交通拥挤方面功不可没。车辆的增多,对交通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在闹市区内不可能开辟过多的新路,要增大交通流量、减少堵塞,除了修建高架桥,当时也没别的更有效办法。

  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存在人口膨胀快而城市扩展慢的矛盾,而解决交通拥挤成本最小的方法就是修建高架桥。广州近几年通过城市高架桥建设,以前交通拥挤的状况大大改善,而环城路线只能解决城市外部交通问题,高架则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内部交通问题。相比之下,修地铁一公里成本大概需要十个亿,其规模效益还差得很远。高架桥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1985年开始,广州市内高架桥得以迅猛发展。小北高架桥是国内第一座市内修建的高架桥,其他还有广中路立交、小北立交、大北立交、昌岗路立交、东濠涌、人民路高架桥、南洲路立交、环城高速、沙河立交、天河立交等高架桥,总计超过40公里。陈工程师说:“在能建高架桥的地方都建了,城市建设这种过分“见缝插楼”的做法,导致地面道路缺乏拓展空间,一些路段利用率低,反而影响交通顺畅,此外,对城市景观也是破坏。广州高架桥是到该反思的时候了。”

  当广州在对高架桥反思的时候,其他城市仍在大干快上。《扬子晚报》:“苏州将投资七亿元建全长九公里的高架桥”;《陕西日报》:“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三桥跨陇海铁路高架桥进入攻坚阶段”;《石家庄日报》:“石市今年起依次开建四座高架桥”,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杭州市宁愿花300万移动一棵古树,也要修建高架桥。

  高架桥是反人性的

  华南理工大当道路交通研究所张肖宁所长认为高架桥是特别不人性化的东西。“人们为什么要居住在城市?因为城市提供了很多人可以互相交往的一个场所。而高架桥却带来许多负面效果:第一它不是最佳的交通方式;第二破坏了城市景观,把城市分解得支离破碎。人在高架桥的面前会有陌生感和恐惧感,所以高架桥并不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准。21世纪的城市应该是人本主义的。”

  张肖宁举例说,法国的设计大师在设计小区的道路时,是根据观察人们在草地行踩出的小路,设计出最合乎人们行走的路来。小区里的道路也是曲曲弯弯,这也是设计师有意让司机减慢行驶速度,增加行人的安全性。此外,用砌石作为道路材料,这样看起来比较粗糙,从视觉上形成对司机的刺激,从而减慢速度。这些都是典型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现了交通对人的关怀。目前,城市高架两边两座楼,隔了五六十米。这两座楼之间的居民是不可能有社交活动的,高架无情地把他们给阻隔了。如果城市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交往空间,那么这个城市的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积极向上的。

  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对高架桥说不了。北京市主管城建的汪光焘副市长日前向媒体表示,以后北京市不会在市区中心规划建设多层立体高架道路和桥梁,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减缓北京市中心区域的空气污染。深圳市委书记张高丽也表示,深圳绝不搞高架桥,立交桥要离居民生活区远一点,要留下空间,绝不能见缝插针,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生活环境。

  去年9月份,武汉市修建了市内首条地下车行通道,用市政建设局副局长宋功涛的话说“它是城市市政建设的新起点”。1988年武汉市建成第一座高架立交桥后,掀起了高架桥建设的高潮,至今,武汉市已拥有16座立交桥。但最近4年没有再建一座高架桥。武昌阅马场一座规划的高架桥也准备转建为地下人行通道。对此,武汉市建委副主任李永平解释,路中的高架桥尽管可以解决交通矛盾,但是,它往往分割了城市风貌,在洪山广场和阅马场不建高架桥正是出于此类考虑。另外,高架桥也造成空中烟尘、噪音问题。利用桥下的空间进行犯罪活动和路桥引发的火灾和塌方事件也让人触目惊心。

  让城市道路向地下发展

  如何解决未来的城市交通建设呢?张肖宁认为,轨道建设对大城市必不可少。轻轨和地铁的形状一样,轨道却比地铁窄,从效率上看,每小时运送乘客数量较公共汽车多。比起地铁,轻轨也带有更多平民色彩,不但要遵守交通信号,还可以从地上、空中、地下采取各种建设方式。另外,在造价上也比地铁廉价许多。目前,国内轻轨建设基础比较好的城市是大连,解放前留下的一些有轨电车的车道还在,所以大连的城市交通在国内位居前列。其实,轨道交通体现的就是“公交优先”的原则,如此,不但使城市中的大多数人得到尊重,体现了人本主义,也更大层面地突破了目前城市交通的瓶颈。

  另外,地下隧道也将是未来城市交通的主要途径。据广州市政园林局黎宝松高级工程师透露,今后市政部门将考虑适当用地下隧道取代目前的高架桥。为解决珠江新城与五羊新城间的交通问题,广州市政府将考虑把广州大道的寺右新马路至南方日报间约200米长的路段建成地下车行隧道,使走广州大道的车辆下穿直行,珠江新城往五羊新城的车辆则从地面走。广州大道中央的隔离护栏届时将拆除。预计该方案将于明年实施。

  从国外修建高架桥的历史看,1964年日本为举办奥运会,修建了大量高架桥,开创了世界城市建高架桥的先河。以后,美国、欧洲相继也修高架桥,但不多,也不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开始拆高架桥。美国波士顿、芝加哥均开始陆续拆除城市里的高架桥,城市道路的发展转向地下要空间,建地下隧道,地面则尽量留给人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正如城市规划大师凯文·林区所说:“当见到一个广大开阔景色,总会产生一片情绪上的喜悦……”(文—付航、门静图—/新周刊)

  附:我国城市轻轨建设展望

  轻轨交通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造价低廉和线路占地少的优点。轻轨在国外发展异常迅速。

  我国的有利条件

  1、轻轨交通造价低廉,符合我国国情;

  2、我国的有轨电车线路和铁路枢纽线路可以改造为轻轨铁路;

  3、我国大中城市现代化改造为发展轻轨交通创造良机。

  城市轻轨建设展望

  根据城市的发展,我国应有轻轨交通线路约300条,线路总长约4500公里。

  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450公里;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线路约900公里;到2050年前,将全部建成约4500公里的轻轨线路。城市轻轨铁路将与地下铁道、市郊(城市)铁路及其它轨道交通构成一个城市的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它们互联互通,乘客在不同规模的综合换乘枢纽可方便换乘不同车次。乘客将感受到乘坐轨道交通极其方便。轨道交通完成的运量可达到城市公共交通运量的50%~80%。(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周刊网络版112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