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有本讲工作室现象的书近来自己狠狠炒作了自己一把,工作室这个词可能已经给大家忘记得差不多了。这让人想起国内工作室最火的是三五年前。那时候这个词还是和“策划”那个现在臭大街的词一起串红,大大出过一阵风头。不过时移势易,在前几年金融风暴和经济软着陆之后,一切已经大不一样,那些一度牛B哄哄的名人也都纷纷四散,无复当年的热闹了。但是正所谓大浪淘沙,这个时候再来看工作室,起码更加接近本来的真相。
羞涩的欲望
自1993年以来,“工作室”在策划、咨询业和图书设计业乃至艺术设计业迅速走红。
虽然近几年工作室的声势不是那么一如既往地大,但到目前为止仅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我国的工作室总数也已在1万家以上。一个很自然的变化是,近来的知名工作室里面,已经很少听见那些地产策划类的暴得大名者了,艺术设计的倒始终不少。说起打着艺术招牌的这类工作室,还不得不让人分外强烈地感慨于艺术家和金钱那种暧昧难明的关系。没钱的艺术家特别乐于选择形态灵活、无需过多资金投入的工作室模式。有了工作室他们大可以进退自如,以艺术家一如既往的高贵身份和与身份相衬的矜持出没在商场,名声越搏越大,钱也自然是挣得越多越好……但“工作室”这文绉绉的提法最大的妙处还在于:挣钱的欲望从来不是赤裸裸的,艺术家们终于在金钱面前守住了他们那点处女般的娇羞。
属于艺术家派系的工作室们一定不会特别喜欢眼下的局面,因为许多平时公众容易忽略的行业或者说那些一向难登大雅之堂的行业(一如厨艺、家政服务类)也都出现了工作室。看来这个曾经蒙上一层神秘兮兮色彩的工作室在国内终于是彻底平民化了。而那种浪漫化的“工作室部落是创业潮中最时尚、最洒脱、最有魅力的一群人”的说法现在看来似乎也多少有点造作了。
求财还是为自由?
50岁“重新创业”的吕敬人可能是这一行里年纪最大才出来做工作室的。他的心态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在装帧设计业中可谓德高望重的吕敬人原先在一个一米见方的工作台上一工作就是20年,直到1998年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作工作间,除了空间不足,工作时间也一个问题,“开会,传达,听报告,扯皮,喝茶看报,聊天和很多社会杂务”这些旧体制下的毛病对于一个想多做点事情的人,无疑又是漫长的煎熬。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对许多人来说还真不是很容易就达到的目标,于是,吕敬人就宁愿每年交5万元给原来单位,以停薪留职的公家人身份投身于自办工作室,要的也就是那份自由创作的感觉。
设计了申奥标志的设计师陈绍华也是把工作室开设在住宅区里面,他不特别去拉生意,看重的就是一个心里面舒服自在。相比之下,推出飘一代雕塑的米丘就更直接了,他同样希望工作室可以自由,为了保证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室干脆什么生意都不做,只靠他其他的公司来不断输血。他说,这样做,就图个安心自在。
安全不求财说不过去,做生意总是希望赚得越多越好,很多人为此搞工作室,又是因为觉得这个方式更能运作自如。门槛低、操作易绝对是工作室创业优于公司创业的一大特点。注册资金省了、相关手续省了、办公地点可以很便利地设在家里,工作室主人与其成员的关系更是轻松、平等,就连工作室初期的业务,也完全可以靠个人的人际资源先狠狠地撑上一段儿……当然了,与此相对应的也是工作室退出成本的低廉和退出过程的简单、迅速。工作室创业由此经常留给人们一种旋生旋灭的印象,其稳定性也就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工作室=现代手工作坊
工作室实际上是一个舶来词,最早诞生在欧美一些国家。在英文中“studio”一词的含义是非常丰富、非常广泛的,可以指各类艺术家的画室、雕塑室、照相室、技术室、设计室等工作室,也可以指制作电影或电影厂的摄影棚、摄影场、制片厂,还可以指无线电或电视节目的演播室、广播室、录制室等。而在汉语中,工作室是人们对“studio”的简称和通俗叫法。所以他们坚决反对别人把工作室叫做“workroom”。其实细想一下,叫什么也没有太大关系,总之采取弹性上班时间,灵活商务模式,主要靠关系人脉和江湖地位这些软性因素来做生意,那就是国内差不多所有的工作室了。
“首先没有多么深厚的政府资源和高层背景,也没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撑,更没有掌握什么高新科技的核心技术,但是大多数人有专业技能和聪明头脑,有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不安分的心,特别渴望做成自己的事情。”应该说,关于工作室的这一说法还是比较真实的,因为没有这个没有那个,这些有点手艺的人要做事,只好采取这么一个半商不商的个体户模式,凭着自己的“一门绝技”,比如一种专业技能、一个创意甚至是一支秃笔、一把剪刀、一柄铲子这些简单的工具,以工作室做载体就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种非常民粹的思维和实践方式,某种意义上是和工业文明相对立的,多少有一点复古的意味。手工作坊对抗大工业化,已经是两百年前就有的事情了,到中国虽然自90年代才迎来了“工作室”——这么一种现代手工作坊的出现,但总归是件好事。在社会充斥着越来越多企业集团和产业联盟的声音之时,也总需要有一些人乐于凭借高明或本分的手艺来存活,尽管在外国,这样的工作室存活率也不是很高,但至少在中国,一个现代手工作坊的春天还是值得期待的。(文—陆新之、小未 图—严志刚、李洪/新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