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徒步走珠峰

http://www.sina.com.cn 2001-10-26 13:34   新周刊

    从海拔5140米的遮古拉山口徒步走往定日珠穆朗玛大本营的路程,大抵需要4天。

    众所周知,徒步在西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原稀薄的空气,恶劣多变的气候,使得普普通通行走变得如此困难,徒步旅行也因此需要更坚强的意志。但是,能够从寸草不生的沙漠低谷仰看喜马拉雅山脉,这种体验和坐车前往声名赫赫的珠峰大本营,当然是不同的。况且,这一程还有一个充满变数的因素特别吸引人,那就是你不知道是否真能在途中目睹珠峰真容:珠峰多变的天气使得峰顶常常被厚云遮盖,即便是在天气睛朗的时候,也不一定看得到。

    我们在去西藏之前就做好了徒步旅行的准备,所以带齐了包括帐篷、睡袋、炉子等在内的野外装备。不过,到了拉萨,在我们所住的旅馆与几个喜欢徒步旅行的老外聊天,才知道我们缺了一样最要紧的东西:那就是详细的地图。在天高地阔的地方徒步,我们将有可能好几天碰不到人,再加上语言上的障碍,一旦迷失方向,便成了断线的风筝。虽然我们手头上有几本不同的西藏地图册,但是没有适合徒步的详细等高线地图。经朋友的帮忙,我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些有关此次徒步线路的手绘地图,这大都是一些老外的“杰作”。

    从切扎开始的行程有一点点枯燥,但是下午当我们从格乌拉山口起步不久,就幸运地看到了珠峰。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整个喜马拉雅山脉都向我们展示出一幅层次极为分明的画面:苍海雪涛、冰峰叠障、千沟万壑。身披银装的珠峰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第二天,我们又用了足足快6个小时的时间,才到达扎卡山谷宿营。第三天,稍稍轻松些,花了4小时,我们到达曲宗,为最后的冲刺积聚力量。

    最难忘的也是最后的行程。从我们手上的手绘地图看,过曲宗后从扎曲到珠峰大本营徒步还需四个半小时,我们也必须赶在天黑之前到达珠峰大本营。晴朗的天气为我们壮了胆,我们选择在上午10:30分离开扎曲村,向珠峰大本营方向走去。

    到中途站绒布寺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们先沿着一条小径开始爬坡,行进20分钟后来到一处小溪边,沿溪流而行,30分钟后,我们看到路边山坡上有一些破烂的建筑遗迹,根据手头的资料记载,这里可能是古代苦行僧人的隐居地。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毒辣的太阳直射着我们,猛烈的山风时断时续,我们俩就被扬起的灰沙包围着,甚至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尽管我们已经把所带的东西精减到最少,我背的是一个30升的背包,但是此时我还是觉得肩上很沉重,每迈出一步都喘得厉害。幸好我们在西藏已经呆了一个多月,对高原已较为适应,也知道怎样去调节自己走路的速度。为了保存体力,我们都尽量少说话。一前一后沿小径行进一个半小时后,第一次在山谷中望见了珠峰优雅丰满的身姿。继续沿小径往前走,20分钟后,出现一条深深的溪流河床。小径东边,小溪从隘口流出,这儿有几段碎石墙,据说它曾是一个尼姑庵,实在是佩服那些苦行的僧人,能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修行。从小溪往上,小径与公路首次相交,走上扑满碎石粒的公路,双脚已然觉得舒服了许多,有一种走在南京路的感觉。30分钟后我们到达绒布寺,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寺庙。

    在绒布寺我们也不敢停留太久,因为一过下午3:00,珠峰脚下一定会刮近似龙卷的大风,到时候别说人无法走路,就连路都将看不到。稍作休息,下午1:30,我们继续沿向西的小路前进,小路同一条小河平行。小河源自于绒布冰川,河水清澈而寒冷。尽管还是睛空万里,但温度已经明显下降,狂风吹来,叫人有点哆嗦。

    我们到达的时候,营地里已有韩国登山队搭起的几顶帐篷,登山队的队员们一看到我们就欢呼。另外的两顶帐篷的主人分别来自加拿大和奥地利,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徒步旅行者。营地里只有我们俩是中国人,当我们在营地中扎下了帐篷,心里也是激动不已,就像是做梦一样,毕竟,我们真的走到了珠峰脚下。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周刊网络版11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