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韩东文学 马原的野心和自恋

http://www.sina.com.cn 2001-10-29 11:47   新周刊


  谁是中国最好的小说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马原。我20岁的时候就认识了这家伙。那时,他也才二十八九,三十岁不到。按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弄笔10年了”。那时候的马原,一篇小说没有发表过,正四处投稿,指望被某个独具慧眼的编辑看中。这个编辑出现了,就是《青春》杂志社的李潮。李潮就是我哥哥。

  李潮不过是表示对马原小说的欣赏,并将他的《海边也是一个世界》送审了。然而李潮并非主编,马原的这篇小说最终也没能得以在《青春》上发表。但仅仅因为这“知音难得”的缘故,马原千里迢迢地从辽宁跑到南京,和李潮作彻夜的恳谈。

  1982年,马原去了西藏。我也大学毕业来到西安工作。当时的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进藏有两条航线,一条是从成都,一条走西安。航班有限,所以有时得等十来天才能乘上飞机。探亲归来的马原住在西安的西藏办事处里等飞机,使我们得以有机会单独相处。我们一同游览了大雁塔。在这座古朴的宝塔的最上层,马原向我谈起了做人的道理。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政治家是第一等人,他们的消息和照片每天都能见报。第二等人是体育大明星。第三等人才是影视歌星。他(马原)是不得以求其次,这才选择了当作家。这番“英雄主义”的谈论深深震撼了我年少的心灵。

  那时的马原非常的漂亮,一米八四的个头,五官绝对标致。尤其是他的那双眼睛,分得很开,常常是泪光闪烁的。我有一种幻觉,以为马原的瞳孔是天蓝色的。我和朋友们议论过,说分得那么开的眼睛的人要么是白痴,要么是天才。马原显然不是白痴,所以他便是一个天才无疑了。对于长相之类的问题,马原并非不关注,甚至关注得有些过分了。站在西藏办事处的院子里,马原让我看那些等飞机的西藏人,说他们的脸颊像刀削的一样,手那么的大。马原说他们是康巴人。在拉萨,当地人常常把马原当成藏族,为此马原很自豪。他挽起袖子给我看他胳膊,说:“你看我的皮肤,毛孔不粗也不细……”千万别以为马原有同性恋的倾向,他只不过比较自恋而已。但我要说,他的自恋是完全有道理的。

  一天晚上,在站牌下等车,马原对我谈起他的文学理想。他说他一定要写出一部像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那样的伟大作品。又说:“将来中国如果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就是我了。”他说得很认真也很激动,连眼睛都湿润了。

  在西安,我把马原介绍给了我的一个朋友。那人年龄和马原相仿,也当过知青,他很早就下海做生意,已经相当有钱了。后来马原对我说:“我的智力一点也不亚于他,凭什么他能做到的我就做不到?”我不知道后来马原跑到海南经商和这有没有关系。总之,他没有能够证明自己的话。经商失败只是证明了马原只能写东西。

  是的,马原已经辍笔多年了,屡次暴出复出的新闻,后来又都偃旗息鼓。有人因此而攻击马原。但我以为,马原即便从此不写也已经够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马原已经写出的那些东西而言,他已经创造了汉语文学的伟大奇迹。口说无凭,还是请读者朋友亲自读一读马原的小说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新周刊网络版11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