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中国应该有国耻日吗?

http://www.sina.com.cn 2001-11-14 10:14   新周刊

  国际上的风云变幻,最容易激发“国家”在国民心中的完整概念。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以前总担心我们会渐渐淡忘那丧国之耻,现在起码从网上看起来,我们不是如此。9月23至9月29日,《新周刊》和网易联合推出“国耻日调查”这个严肃的话题。

  6天的时间里有5202名网友参加了调查,像以前的数次调查一样,他们大多是年龄在19-40岁之间的网友,分布在金融、制造、贸易、传播、IT、服务、教育等各行各业,居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其他中小城市之中。调查表明,高达98%的人认为中国应该有国耻日。

  出人意料的是:参加这次调查的男女比例高度悬殊。有433名男性参与了这次调查,同时仅有769名女性参加,男女性别比约为6:1,而在我们以往的调查中,男女性别比通常接近1:1。国耻,看来是一个绝对的男性话题。

  统计数据证明了:我们不曾遗忘历史。

  什么人关心国耻?

  参加调查的人当中,另一个例外是教育程度之高。高中及高中以下程度的调查者只占据了调查总数的13%。考虑到中国的网络本来就是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开始蔓延的,这个数据并不足以说明问题。不过在本次调查中,硕士有606位,博士有46位,两者在全体调查者中的比例,均以往的调查要高很多。看来对于“国耻”这个男人味十足且有些沉重的话题,“士大夫”们的兴趣比较浓厚。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被调查者的收入之高。年初有一项权威数据说,京、沪、穗三大城市白领的月平均收入为3000多元,而在我们的这次调查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据了全体人数的42%,高收入人群(月收入5000元以上),也占据了41%之多。不过,爱国者的主体还是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人。

  “南京大屠杀”是最大的国耻

  在国耻日设立的意义这个问题上,男女被调查者的回答差别不大。“激励”是排在第一位的选择。而甲午中日战争、火烧圆明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等,都被列入了“国耻”。对于国耻日的设立,12月13日,这个1936年日军在南京开始屠城三日的第一日,2213人认为,应该当选。相比之下,众多人耳熟能详的“918”,才得了1496票。

  国耻日,它所激发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标记,它唤醒的是我们屈辱的、震撼的、愤懑的历史回忆。

  南京是如何成为国耻日纪念仪式的主要进行地。但是北京以1736票的优势压倒沈阳,恐怕不仅仅是火烧圆明园的影响,而是首都北京的国家象征意味。

  国耻日:纪念并且肃穆着

  今年的“918”前夕,“国耻日”这个概念频频被人提起,缘由是去年的“918”,因为应了“就要发”这个谐音,不仅是很多商家开业、促销的吉日,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结婚吉日。各种庆典之下,一片笑语欢腾,“918”国耻,在那一天几乎已经从人们的头脑中完全抹去。

  因为去年的教训,也因为今年的重视,在沈阳、大连等东北主要城市,人们自觉地在“918”这一天,回避各种庆典活动。一些传统上用来开展爱国教育的地方,也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举行特定的纪念仪式,回避各种庆典活动,这是目前中国年轻人对“国耻日”的共识。(文/裴谕新)


新周刊网络版117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