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今年是个中国年?

http://www.sina.com.cn 2001-11-22 15:11   新周刊

  2000年曾经是个被中国人冀望最高的年份,真来了才发现吉利数字不过就是个吉利数字。2001年原本没人对它冀望过什么,结果到了后半年愣是惊喜不断:久拖不决的入世眼看成定局了,事先没敢张扬的申奥说成功就成功了,全中国人民憋气憋了44年的世界杯出线了……有人说,今年应该命名为“中国年”。

  外电肯定给不出这种说法,“中国年”这样一个大长中国人志气的概念,咱老百姓认同吗?《新周刊》联手网易www.163.com在11月10日到11月15日所作的调查显示,大家的心情复杂着呢。

  1/5的被调查者向“中国年”说不,学历越高对“中国年”越不感冒

  5天的调查引来1775名被调查者。因为是在网上,调查者有足够主动的选择权,所以能够不厌其烦填完问卷的人肯定对“中国年”这一提法有较强兴趣。出人意料的是,仍有高达1/5的人不认同“中国年”这种提法。

  80%的调查者沉浸在“中国年”的自豪之中,甚至有占总体总数14%的人认为,未来5-10年之内,中国的发展将会达到世界第一。

  认同“中国年”提法的人想法很单纯,一半以上的人觉得,入世、申奥成功、出线世界杯这三件喜事加在一起,试问当今世界哪一个国家有中国这等福气?1/3以上的人觉得,不要说三件喜事了,这其中任何两件加在一起,就足够让中国大起一回了。甚至有28个球迷觉得,单凭足球冲出亚洲这一项,今年就是“中国年”!

  数据细分与规整之后,学历与“中国年”概念之间出现了一条基本上是正相关的曲线。那就是:学历越高,“志气”越低。

  “中国年”是在“举国连三喜”的状态下爆发出来的概念,感性的色彩很浓。而学历越高的人通常越理性,或许这就是学历越高对“中国年”越不感冒的缘由吧。

  年龄与“中国年”之间也有一条相关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认同“中国年”的比率也在增长,23岁以下,75%认同“中国年”,24-30岁,80%认同,41-50岁,90%认同。唯有31-40岁的人是个例外,仅有66%认同“中国年”。与此同时,对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一的期待,却以23岁以下的人群和41岁以上的人群最为乐观,他们中有20%的人坚信5-10年内中国可发展为世界第一。

  女性比男性更认同“中国年”,女性比男性更乐观。有15%的女性认为中国将在未来5-10年内达到世界排名第一,反之仅有10%的男性作出这样乐观的估计。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则是,女性更关注申奥成功,男性更关注入世。因为如果三件大喜事中一件就可以作为“中国年”的标记的话,女性更愿意选择“申奥成功”,而男性更愿意选择“入世”。

  “互联网、通讯、旅游”发展最快,“体制、观念、教育”还是绊脚石。

  如果这两年中国没有在某些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即使连四喜,可能也很难支撑起一个“中国年”来。“互联网”、“通讯”、“旅游”是被调查者首选的前三项“中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而在“您认为中国哪些行业目前已经与世界同步?”一题中,“服装”、“通讯”、“互联网”傲居前三名。这些行业都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因之受到极大的关注。

  与此同时,“体制、观念、人口”被认为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绊脚石。这两年全球都在喊资源危急,中国人仍然自信自己的资源没有问题。确实,资源问题对中国人来说,其实还是个人均资源问题。(文/裴谕新)


新周刊网络版11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