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寻找廷巴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11-22 16:21   新周刊

  “如果没有廷巴克图的神奇传说,也许整个西非地区的历史都要改写。”

  谈到西非,恐怕人们所知无多。除了著名的巴黎至达喀尔拉力赛,终点站设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之外,再就是那些改来改去的国名了。一个国家自称象牙海岸或是科特迪瓦、上沃尔特或是布基纳法索,只与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有关,而对于地理课本不过是造成无穷的混乱。象牙海岸,顾名思义就是从事象牙贸易的地方,该国国民觉得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起殖民地时代,于是改名科特迪瓦。那一带本来还有奴隶海岸、黄金海岸等名称,基于同样的考虑,现在也已改为多哥、贝宁之类,至于对称是否准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这里就不作考证了。

  这么多国家急着改名,至少说明他们觉得自己的历史不够光彩。事实上,广大西非地区都曾是法国殖民地,除了尼日利亚被英国占领之外。顺便说一句,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但这个国家内部又分成几百上千个部族,彼此并不见得服气,谁要是当这个国家的领导也够挠头的。我们还说西非,在法国占领之前,这里曾经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的集散地。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在海岸设立据点,等待阿拉伯人从密林深处押解一队队黑奴到来,然后装船运往美洲,“损坏率”往往在一半以上。由于这个原因,当地原住民对海岸白人和北方的阿拉伯人都抱有戒心。他们把阿拉伯人又称为摩尔人,历史上摩尔人控制了从北非穿过撒哈拉沙漠前往西非的贸易通道,而大宗贸易一向以奴隶和黄金为主。由于阿拉伯人的活跃,今天的西非主要是一个穆斯林世界。

  通过某一条商路,我们终于得以接近一个传奇般的市:廷巴克图。

  在今天的西非地图上,可以在马里这个国家境内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居民点:通布图,又名廷巴克图。今天它只有几千居民,离西非大河尼日尔河北岸不远,出了城就是撒哈拉沙漠。但在历史上,廷巴克图却大大有名,它曾经是当地历史古国马里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主要城市,又是穿越撒哈拉的贸易重镇。至少在两百年前,西方人对这片土地几乎还一无所知的时候,它的大名就已如雷贯耳。于是,寻找廷巴克图,遂成为当时所有西方探险家深入西非的终极目标。正是对那里遍地黄金的幻想,鼓起了探险家们前赴后继虽九死而不悔的勇气。

  廷巴克图的名字,始终跟尼日尔河联系在一起。这条非洲第三大河,如同一张拉满的弓,充满力度和紧张感,割破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最后在赤道附近流入大西洋。而廷巴克图,就像弓背上露出的那枚箭头,坚定地指向广阔的北方撒哈拉腹地。如此,就可以理解这座传奇城市的地理意义了。

  作为航海民族,西方人对陌生大陆的探险,一般总习惯于沿着大河展开。弄清大河的流向,寻找它的源头,然后就可以建立贸易据点,最终控制整个地区。但是,如果仅从重要性来说,在非洲,尼日尔河恐怕要排到尼罗河和刚果河的后边,然则为什么对那两条大河的探险却晚于尼日尔河几十年呢?恐怕我们不得不说,这完全是廷巴克图的吸引力造成的。如果没有廷巴克图的神奇传说,也许整个西非地区的历史都要改写。

  最早的探险者之一名叫帕克。这位苏格兰医生,1796年受英国皇家学会派遣,从西非塞内加尔海岸向内地进发,带着他的黑人仆从,还有布匹小刀火药之属,打算用这些小小的贿赂,打开通往尼日尔河以及廷巴克图之路。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些小礼品根本满足不了当地酋长的欲望,甚至他身上最后一件呢子大衣也被掠走。因此,当他牵着那匹看起来明天就会死掉的瘦马挣扎到尼日尔河河边的时候,帕克本人似乎也感到上帝已经向他召唤了,尽管当时他才26岁。如果不是碰到好心的奴隶贩子,帕克根本不可能原路返回海岸。由于这个缘故,他只能用一个旁观者的口气来描述贩奴者的暴行,根本看不出作为一个医生的感情色彩。那是对待一名不肯驯服的女奴,奴隶贩子反复鞭打脚踢,已经虚弱得无法继续走路,最后“被放在一副竹担架上,用树皮绑起来”。第二天,奴隶贩子试图把女奴扶上驴背,她却很快跌下来,于是奴隶贩子便一刀割断了她的喉咙。

  1805年5月,帕克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深入尼日尔河流域。这回他比较威风,因为带了35名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同行。但是可惜,正是这种威风,最终要了他的命。帕克很快发现,面对茫茫无际的热带雨林,以及深怀敌意的当地土著,几十名士兵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何况,这回他根本不屑与当地人互通款曲。于是在队伍不断死亡之后,他和另一个仅存的同伴在尼日尔河边抢到一条独木舟,顺流而下。他没有意识到,他在北岸看见的某个地方,就是梦寐以求的廷巴克图。如果不是一次意外,也许帕克终于可以漂完尼日尔河,从而得到西非探险之王的荣誉。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探险家来说,除了远迈常人的忍耐孤独的能力,再就是对荣誉的无限渴望了,这使他们能够面对艰难险阻而九死不悔。但是很遗憾,在离河口500公里的地方,帕克又和当地人发生了冲突,在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他和同伴涌身跳进波涛滚滚的尼日尔河。

  土著目送帕克在尼日尔河中挣扎的背影,而廷巴克图的背影继续隐藏在西方人的视野之外。往后的年代,欧洲忙于打拿破仑战争,因此直到把科西嘉的小个子在圣赫勒拿岛安顿下来之前,廷巴克图不再被西方人想起。新的尝试于1822年发动,不过这回是从北非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出发。英国探险队由德纳姆、克拉珀顿和奥德尼三人率领,他们计划向南穿过撒哈拉沙漠,然后寻找尼日尔河汇入尼罗河的证据。在当时,认为尼日尔河汇入尼罗河是一种主流猜想。这支探险队装备比较强大,而且和沿途酋长关系不错,但毛病却出在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上。爱好科学的克拉珀顿看不起德纳姆的行为作风,德纳姆则一方面忙于向国内写信攻击克拉珀顿是个同性恋者,一方面不时帮助他的奴隶贩子朋友进行捕捉黑奴的战争。队伍最后在中非的乍得湖一带停下脚步,仅仅弄清楚一件事:尼日尔河跟尼罗河毫无关系。对于这些叙述,您最好手里有一张非洲地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但是克拉珀顿的雄心并没有熄灭,很快,他又投入和另一个英国人莱恩对尼日尔探险的竞争中。1825年,克拉珀顿在赤道附近的几内亚湾上岸,开始了向尼日尔河内陆深处的冲刺。在20年前帕克遇难的地方,他证实了关于这位先行者死亡的种种传闻,但自己也终于一病不起。而他的竞争对手莱恩,则从相反的方向,沿着摩尔人的传统商路,终于进入传奇之城廷巴克图。接近廷巴克图的路异常艰难,而城内居民眼中的陌生人莱恩此时已经惨不忍睹:身中多处枪伤和刀伤,下颌被打破,右手几乎被砍断。一个如此狼狈不堪的探险者自然不可能留下关于廷巴克图的只言片语,他此前发出的信件,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向远在的黎波里的妻子表达爱和思念。他们新婚三天就分开了。莱恩死于抵达廷巴克图一个月之后,由于拒绝皈依伊斯兰教,他被图阿雷格人杀死,尸体扔到沙漠里喂秃鹫。

  信仰问题一直是西非探险的障碍之一,当地穆斯林和基督徒势不两立。因此,最后的成功者,也就是留下关于廷巴克图详细记录的人,可以想象,是把自己包在阿拉伯长袍里混进城去的。卡耶,一个法国小伙子,一路上不断宣扬,自己是个埃及人,刚刚逃脱法国人的魔掌,要取道廷巴克图返回祖国。他的策略奏效了,在莱恩之后一年,由于他的记录,廷巴克图终于向西方人褪去神秘的面纱:

  “我环顾四周,发现眼前的廷巴克图跟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乍看上去,这座城市一点也不特别,只不过是一群外表丑陋、用泥土砌成的房屋。放眼四周,景色单调,尽是灰黄色的流沙平原。淡红色的天空一直伸到远处的天边。万物萧疏,寂静无声,连鸟儿的叫声都听不见。看不到绿色。”

  此时的廷巴克图早已衰败不堪,无复几百年前的盛况。有趣的是,卡耶的记录是写在一本《古兰经》的边页上。遇见人的时候,他假装读经;没有人的时候,他匆匆在经文旁边写下自己的见闻。卡耶尽管躲开了人祸,却无法逃避寄生虫的袭击。在跋涉沼泽地的时候,一条寄生虫从脚底钻进他的血管,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甚至上颚破碎,每当吃饭的时候便痛苦万状,常常吐出一块块牙床骨。当他最后离开廷巴克图,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摩洛哥丹吉尔的法国领事馆的时候,面对这个乞丐一样的人,领事大人的第一反应是喊来仆人:“把这条乞丐狗给我扔出去。”

  卡耶在有生之年一直背负着骗子的名声,直到20年后德国人巴尔特再次证实了他的发现。但法国的确从这件事中间获得了巨大的利益。1893年,法军开进廷巴克图,他们的西非帝国终于完全建立起来了。如果仅从探险家的角度,回想一下英国人的努力,的确显得很不公平。当然,这只是西方殖民者的事业,怪不得后来独立的那些国家纷纷忙着给自己更改国名。

  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18世纪爱尔兰诗人斯威夫特曾经写道:

  “绘制非洲地图的地理学家,用野蛮的景象来填补空白。在荒无人烟丘岗上,找不着城市,就画上大象。”

  无论如何,探险家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大象”从地图上挪开了。


新周刊网络版11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