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谁是中国最好的会展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1-11-27 10:09   新周刊

  中国国际展览公司高级顾问岳祖德专访 谁是中国最好的会展城市?

  整个十月,半个中国都在搞会展。上海的APEC,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成都的国际电视节……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意识到这一点:大型会展不仅意味着商贸旅游的大发展,它同时还意味着对整个城市知名度与品味内涵的提升。

  会展还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的好机会:1999《财富》论坛择址上海,许多外国政要商贾因此认识上海;广州为筹备第九届全运会精心筹备的“中变工程”,广州焕然一新;更多城市因会展而一夜成名,比如昆明之于世博会,博鳌之于亚洲论坛。

  有更多城市选择了会展这个无烟产业,数据显示,1978年,中国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1999年,境内国际展已达694个,出国参展办展292个。2000年中国会展业去年的直接收入过40亿元。20年间,中国的会展经济增长速度超过20%。

  以下是本刊与中国国际展览公司高级顾问岳祖德先生的对话。

  会展改变城市

  《新周刊》:会展给一个城市可能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岳祖德:除了传统的商业和旅游外,还包括交通运输、城市建设、通讯业等方方面面。我们专门做过测算,大型展览会本身收入1块钱,带动其它方面收入就有9块钱。德国人把会展经济叫做“城市的面包”,像北京的国际汽车展,只是一个中等规模展览,可是已经轰动了京城,门票收入都有500万元,组织者的营业收入差不多有七八千万元。境外参展商的交通费、生活费超过300万美元,还不包括外国参展商的运输保险、工程装修的支出,像宝马展台价值750万元人民币,不算别的,700多家参展企业和上万外地观众的吃住交通费用对于北京经济也是一大贡献。

  《新周刊》:“一个展览会能改变一个城市”,这种说法你赞不赞成?

  岳祖德:有时候会,比如一个大型博览会。比如昆明,原来云南、昆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好多外国人都不知道,“1999世界园艺博览会”让昆明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十年。昆明原来没有多少立交桥,机场很小,好多昆明人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根本不会讲英语,普通话都很少讲。我做过世博会的顾问,知道昆明获益的地方,立交桥飞机场什么的还是小事,整个昆明人都受到了一场教育,学习怎样面对外部世界,怎样接待,怎样组织,原来在昆明很难解决的电池污染就给解决了。昆明这几年旅游发展很快,带动整个云南省的发展。

  中国会展数上海

  《新周刊》:目前中国总体的会展业情况如何?

  岳祖德:北京上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北京的刘淇市长也提出要以会展产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北京2008年也将在奥林匹克村建设一个新的会展中心,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它城市,大连提出要建设“会展城”;广州的广交会是个传统博览会,对广州经济影响很大,广州也在建设新的交易会场地;深圳有高交会,也在建设新的场地,规划中是20万平方米;上海浦东也在兴建新的展览馆,一期20万平方米,二期也是20万,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其它城市也都在发展,总体上,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会展业有大发展,有些城市会展经济发展超过10%,部分城市更是超过20%,但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

  《新周刊》:差距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岳祖德:德国和意大利是世界上会展最发达的国家,和它们比,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面积,人员素质、会展服务都有差距。场馆小,我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面积10几万,场馆面积6-7万平方米,在国内是最大的,但在国际上只能算中小场馆。在德国一般中等博览会场馆都在20万平方米左右,专业性展览也有20万平方米的规模,目前最大的国际汽车展和国际机床展,两年一次,规模都不算大,场馆已经都塞满了,开幕当天塞车塞了好几条街,还影响了国家领导人迎接外宾。还比如,中国展馆的厕所普遍不好,展览会场垃圾满地,和国外根本没得比,因为场地小,很多大规模展览也无法举行。

  《新周刊》:目前不少国内城市提出要建设会展中心,你最看好哪一个?

  岳祖德:北京上海肯定是最大的,无论从传统上、基础设施上,还是办展经验上。其中我更看好上海。浦东的那个正在兴建的会展中心就是德国人投资的,他们还可能把德国的某些展览移师到上海,有人估计上海的会展收入可能达到40亿美元,我的估计是100亿美元。北京的场馆多,比较分散,影响了整个布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业务已经算忙得了,一年100多个展都排满,一般都鼓励外国厂商参展,限制本国参展。其它,广州,广交会是常盛项目,大连也不错。

  会展有泡沫

  《新周刊》:存不存在泡沫的情形?

  岳祖德:肯定存在。像深圳,离香港那么近,香港已经是一个比较发达的会展中心了,离广州也近,广交会总不能交给深圳办吧,深圳要建20万平方米场馆,请我做项目评估,我说,不如分期逐步实施。深圳有高交会,但高交会之后呢?场馆要维护,水电检修,人员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不要像珠海,它做了一个珠海航展,其实是亏钱的,只是为了打响珠海的知名度才做的,航展一完,场馆基本上就空下来了,是个巨大的浪费。不考虑市场和地理位置,盲目上马,上马之后又会造成浪费。

  《新周刊》:印象中中国的展览会除了1999世博会大多是一些中小规模的展览会,中国能不能吸引更多大型展览会?

  岳祖德:德国汉诺威、科隆、慕尼黑的博览会一展就是好几个月,展览业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1999世博会是中国承办的首个国际性的国家级大型博览会,主要是园艺,很多国家都派工人到昆明兴建园地,是政府行为。上海正在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如果成功,意义不亚于北京申奥成功。外国人挑选城市,首先看你有没有那个条件,其次看你的经济水平。

  《新周刊》:入世后,中国展览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市场处境?

  岳祖德:机会多于挑战,国外想打入中国市场已经好长时间了,德国人投资在上海就说明这一点,中国的展览业还大多是政府行为,属于政府部门有意识地提倡,国外展览业已经朝公司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我们之间的竞争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上海前不久搞的一个汽车展,很多大公司不参展,他们要等今年12月那个更大型的国际汽车展。但中国始终是一个大市场,并不是说外国人来了我们就没饭吃,中国的展览公司运做良好,打败国外大集团也是有可能的事。但还是不要一哄而上,目前中国展览业是起步阶段,在北京上海举办的展览会5万平方米左右的项目都很少,一般都在l-2万平方米,在其它城市举办的展览更少更小,个别城市一年举办l-2万平方米规模的展览会会更少,市场容量这么小。一定不要一哄而上,盲目立项,要科学论证。(文/朱坤)


新周刊网络版119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