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李方地理 古巴:一张叉不起来的纸片

http://www.sina.com.cn 2001-11-27 15:16   新周刊

  红灯停车,我透过车窗无聊地在马路上找姑娘。有个身影引起我的注意。那是一个清洁女工,左手拎着一只垃圾袋,右手拿了一把铁叉,把路边的纸片叉起来塞进垃圾袋里。这时候她正在和一张纸片较劲,反复戳下去,却怎么也叉不起来。直到车子起动,从反光镜里,那位清洁女工还在徒劳地努力着。

  这个情形,突然让我想起古巴这个国家来。如果您手上恰好有一张美洲地图,就会看到,美国就像那位清洁女工,往下伸出一把叉子,那是佛罗里达半岛,对准漂浮在加勒比海上的古巴。从形状上看,古巴的确像一张纸片,狭长的,可能被热带的阳光晒得太久,脊背向上微微拱起,逗引你打算一叉子叉下去,嘿嘿,十拿九稳嘛。可是,实际情况却蛮不是这么回事,我们

  都知道,美国人已经叉了好几十年了,居然徒劳无功。

  一张叉不起来的纸片,同时却又是一张粘在鞋底怎么也甩不脱的纸片,如果美国人也知道“鸡肋”这个成语的话,他们一定会想起古巴来。

  古巴这个国家很硬气,按我们的话讲,穷横穷横的,以至于连本来应该很温柔的东西也变了味儿。比如说吧,上个世纪70年代有首歌挺有名的,名字叫《关塔纳摩城的姑娘》。关塔纳摩在古巴的东南角,那里本来是美国的海军基地,而我们知道,美军挺会调教姑娘的,因此那里的姑娘一定不错,就像日本冲绳出产安室奈美惠一样。当然小安倒未必真跟美军有什么瓜葛,我是说那种文化调调。总之,关塔纳摩城的姑娘,配上一派热带风光,相当有浮想联翩的余地,可唱到台湾愤青那里,生生变成了“官倒了霉啦,好一个官倒了霉啦”,而人家本来发音是“关塔那美拉”。

   好了,言归正传。一个小国家,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抗强邻,固然令人尊敬,但付出的代价的确太惨重了。几年前我的一位同事去古巴参加世界青年节活动,回来讲,那里物资短缺,买什么都得凭票,跟我们二三十年前差不多。我不免想到,民族尊严和国计民生相比,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同事哗啦往办公桌上倒出一堆纪念章,全是切格瓦拉的。我挑了一枚木质的,是用电烙铁烫上去的一个头像,相当传神。当时我还背帆布书包,便把切格瓦拉别在书包背带上,发现乘地铁的时候赢得了相当高的回头率,还有中年人主动跟我搭讪,说起当年他们对切格瓦拉的崇拜。再后来没两年,国内就有人搞同名话剧,鼓动穷人仇恨富人。

  切格瓦拉本来是阿根廷人,帮着卡斯特罗闹革命,就变成了古巴人。但他本质上是个职业革命家,自认为是世界公民,最后战死在玻利维亚里。不过话说回来,似乎拉丁美洲的人都没有太强的国家观念,甚至早在玻利瓦尔的时候,还想建立一个美洲共和国呢。可惜美洲实在太大了,玻利瓦尔划分了几个省,最后却变成了几个国家。但是这种精神遗传下来,对于那里的很多人来说,革命永远比国家更有吸引力。事实上,在革命年代,整个拉丁美洲的革命者很喜欢窜来窜去,阿根廷搞不成,就去古巴搞,热情绝不会因为离开祖国而减弱半分。古巴曾经是许多失意的大陆革命者的逃亡地,而当桑巴舞的鼓点响起来的时候,又使热血重新燃烧。不但那里的美洲人如此,甚至还能感染中国人。一百多年前革西班牙人的命的时候,居然有一帮中国劳工也参加进去。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他们都是英勇的战士,没有一个逃兵。”还有一位中国将军,被捕后,西班牙人以为他只是个苦力,要放他走,他却骄傲地说:“不,我是将军。”从容就义。以我的孤陋寡闻,我似乎从来不曾听说中国人在海外有过如此优异的表现,更何况没有组织没有逼迫,完全是自愿投身到古巴的独立战争中,那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也许,仅仅是因为这片土地的热情感染了他们,使他们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试想,当这群人像猪猡一样被装上船,背井离乡去往地球另一边的一个海岛之上,可能大多数人连一封家书都写不利落,他们却最终为了别人的事业而拿起武器,并且没有一个逃兵。如果不是这片土地那火辣辣的气质,他们断不致如此。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本质上,文化不是大学教授坐在书斋里总结出来的,甚至不是响亮的口号和檄文,而只是,你无条件地服从于你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固有的节奏,甚至来不及多想,你就做了你该做的事。

  上世纪70年代,古巴派雇佣军去非洲打仗,人们都说他们当了苏联的卒子。可是当年苏联的卒子多了,为什么偏偏是古巴人,而不是东德人或者波兰人?恐怕还是跟古巴人热情浪漫的气质有关,他们是真正认为革命无国界的。他们感染过别人,比如我前文提到的中国劳工,自己也身体力行地进行了自认为是正当的回报。有时候我甚至猜想,如果古巴仅仅扮演一个国家的角色,它根本不可能在与美国如此力量悬殊的角力中屹立数十年不倒;它一定还有着某种超越国家概念之上的气质,而这个气质,就算不合时宜,你也不得不对它肃然起敬。

  清洁女工试图叉起路边的一张纸片,美国试图摆平它南边海上的一个岛国,那些看上去轻而易举的事情,真正做起来却又如此费劲。这世界上的事情真是有趣。(文/李方)


新周刊网络版119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