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韩东文学 无冕杨黎

http://www.sina.com.cn 2001-12-17 14:24   新周刊

  上世纪80年代,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是文学青年,尤其是“诗歌青年”。人们说:天上掉下一块砖头,肯定得砸着一个诗人。到了90年代,说法就变了:天上掉下来一块砖头,肯定得砸着一个经理。如今,已经是新的世纪了,天上掉下来的砖头将砸着什么人,暂时还不得而知。

  当时(80年代),“第三代诗歌”运动在全国兴起,旗帜林立,流派众多,其热闹与喧哗尤其以四川为甚。人们又说:中国诗歌的中心已经转移,从北京转移到了四川。而在四川的众多诗歌社团中,“非非”显然是最出名的。杨黎是非非的“第一诗人”,并非他自吹自擂,而是大家公认如此。

  直到1986年,我才有机会去成都,拜会四川群雄。可以说,见面是不愉快的。当时万夏把我带到一家路边酒馆,杨黎他们早就喝上了。在半醉的状态中杨黎和我见面,他搭着我的肩膀,以为在对我耳语(实际他的那些悄悄话几乎是喊出来的)。杨黎对我说,只有他能够理解我,而他们(杨黎指着对面他的那些朋友说)都是傻逼。还没等他的那些朋友揍他,杨黎就不行了,当时还没有发福起来的身体出溜到了桌下。杨黎被人架回万夏家中,他一拳打破了万夏家的门,将万夏睡觉的床吐得一塌糊涂。然后他就被剥光了衣服,扔在厨房的水泥地上,人事不省。我返回万夏家的时候,万夏正开动洗衣机,洗他的床单。

  虽然我对杨黎的诗歌一向举手扣额,喜欢得紧,但再也不敢将此人引为同道了。我写过一篇题为《第二次背叛》的文章,评介了当时的几位同龄诗人。谈到杨黎时我说:所谓“第三代诗歌”的定义,几乎是杨黎一个人给出的。杨黎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也对我的《有关大雁塔》大加赞美。的确,我们是难得的能彼此理解和欣赏的“诗人”,但只限于在文章中,而不可以见面,哪怕是吃一顿便饭。

  这件事的确有些奇怪和尴尬,可以远距离地赞赏和致意,但不能面对面地坐下来交流。为打破僵局,终于有一天杨黎到南京来回访我了。从他的角度说,这次见面,也肯定是不愉快的。杨黎领略了我这个南京人的严肃和清汤寡水的生活。匆匆一见后,杨黎就返回成都了。

  90年代,“知识分子写作”大行其道。杨黎出于清高和自尊,有意避让,下海做起了生意。但知识分子得理不饶人,在一篇文章中杨黎被描绘成一个“一手拿着大疙瘩(手提电话),一手啃着猪脚爪,出入于火锅店”的市井人物。这幅讥讽的肖像被固定下来,似乎杨黎就是这么一个人,这就是杨黎作为一个诗人的仅有的意义(诗歌野史必不可少的佚闻和佳话?)。随着时间的流逝,谁还会记得他那细腻隽永的诗歌《冷风景》、《小杨与马丽》以及《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呢?

  90年代末,我去成都开会,再次和杨黎相逢了。这一次他虽然喝了酒,但没有完全喝醉,实际上,适量的酒精作用使他的谈兴极佳。我也一样喝了一点酒,但不多,非常意外地与杨黎谈得十分投机。看来酒并不是一个坏东西,只要杨黎少喝一点,我多喝一点,我们便能步调一致了。

  经过80年代的折腾、90年代的消沉,如今的非非只剩下四个人了——何小竹、吉木狼格、小安和杨黎。也就是说,只有这四个人还在写。他们之间的来往也较密切,在孤独中彼此支撑着。杨黎向我讲了心里话:“吉木狼格和小安是两个天才,可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连自己都顾不过来……”狼格和小安的诗我以前没有读过,如今一读,不禁大吃一惊。想起杨黎说话时沉痛而无奈的语调,简直就像是在“托孤”。我虽然能力有限,但这话算是听进去了。

  说起90年代,杨黎告诉我他也一度富过,有房、有车、有女人,而如今又一贫如洗了。杨黎的穷与富,皆与诗歌有关。他创办的公司,曾租用了一条江轮,梦想沿江而下,开始一次与诗歌有关的“梦之旅”。杨黎还和小竹、蓝马一道,策划了许多方案,也都是与文学活动有关的。当然,这也是他们破产的原因。

  如今的杨黎,头发白了,人也胖了,经商的经历使他对现实已不抱幻想。除了写作,他还能干些什么呢?杨黎和当年一样,仍然喜欢喝酒,喜欢呼朋唤友,仍然坚信“语言即世界”的“真理”。他的罕见的固执和丰富的阅历终于到了开花结实的时候了。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写出了长诗《打炮》,一系列的中短篇小说。最近听说,杨黎的首部长篇小说也已经脱稿了。

  如果一块砖头掉下来,肯定会砸着一个诗人。这是形容诗人太多,太不值钱。但如果掉下来的不是砖头,而是奇珍异宝,是由此镶嵌而成的诗人的冠冕,那它将落在谁的头上呢?我以为最有可能的人是杨黎。


新周刊网络版120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