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贺承军建筑 城市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02-01-14 17:42   新周刊

  北京有“新北京、新世纪、新奥运”一说,广州有“小变”、“中变”、“大变”之序,中国城市中流行“日新月异”之辞。总之,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一切都在飞速变化,这是基本国情,应该没有错,但把城市之变当成是时装之换季一般,则基本上是错了。

  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变化固然无止境。当代中国城市之变化,意指巨变、激变。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欧洲城市之激变,主要在工业革命以后。早期的变化,比如巴黎从10万人增长到50万人,经历了14世纪至16世纪两个多世纪。从中世纪城市到近代城市形态,其自然历史过程较长,因而城市的积淀较为深厚,积淀多了,城市传统就明确而稳定,以至于到了19世纪末,当钢铁构架的埃菲尔铁塔要打破巴黎城市轮廓线时,欧洲的一批文化名流就站出来大加反对。而当代中国城市之激变,则源于城市在短时间内人口急剧膨胀,快速建市化对本来就薄弱的城市传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既然无旧可守,人们就干脆欢天喜地迎新。

  这是历史大势之所趋,变、变、变,似乎无可厚非。然而,以广州之变而论,却还有话可细说。广州从咸同道光年间算起,受殖民文化影响,有150年以上的历史,从民国算起也有近100年,城市应当有旧可守了。可如今广州人似乎普遍有究昨日种种皆非、论今日种种皆是的心态。反过来问,倘过去百十年皆为错罪,今朝一悟就会探骊得珠吗?倘若过去之历史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为何当初就不能定下城市这等千年大计?

  如今三年小变、五年中变、十年大变,充其量也就十年之计呀,千年大计从何做起?

  说这番风凉话,绝不是我见不得广州人疏通内环路、清理贫民窟危房。与广东人打交道多了,我知道广东的城市决策者们普遍地有把城市建筑当作家俱摆设,甚至当作时装的意思。家穷的时候,买14寸黑白电视,富了再买大屏彩电——他们搞城市市政设施也大体持这么一种观点。加上中国不少地方的主政者有快出政绩以成功升迁的积习,所以城市建设有时就真的成了时装,人移季换。这些年稍为务实一些了,兴起为民办实事。这等实事,大体上也做不到50年以上的功夫,更遑论千年大功业了。

  有人说,为官之人流行“为民办实事”,莫不是还有几件虚事要办不成?依我说,在城市建设上,还真的要办点虚事,即转变思想观念。广东地界违法建筑之盛,除了经济发展势头劲猛、政策法规不到位之因外,观念之偏颇,也是重要因素。老百姓对城市与建筑不会有超过50年的见识,现在商品房规定产权年限是70年,已经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力了。这种临时性建筑的观念,源于我国木构建筑的传统,谁能想象望木头支撑的房子,50年之后是什么样子呢?何况历代兵连祸结,世事更难料,连皇位都“可被取而代也”,皇宫都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百姓之居更是朝不保夕了。当今城市建筑用材多为钢筋混凝土,从旧时领受到木构的易朽性,到如今感知的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中国人悟到的建筑之意义就是风生水起、50年不落后而已。欧洲城市那种由石头和唯一神崇拜塑成的永恒感,与中国城市是无缘了。这才是沸沸扬扬“变变变”魔咒之历史性魔法。除此心魔,固不是实事,然而当其时也。

  17世纪中叶,贪了巨财的法国财政部长尼古拉·富凯在巴黎近郊建维孔庄园,请了一大批建筑师、园艺家、艺术家,太阳王路易十四上台把富凯杀了,维孔庄园仍旧由那些专家们规划、设计、建设。城市建设需要专家,我国近年来也很重视专家当政建城市,但一般定位于城市主管建设的副市长角色,有关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大型项目开发、城市特色风貌景点,副市长之上的许多位长官有更大的发言权。这些年还办了一些有关城市规划的“市长培训班”,速成了一批身在权位的专家,其素质水平则大可存疑。

  何况,对于城市这一千年大计来说,中国土壤里长出的“专家”,又能有多少人与永恒取得联系?有多少人能持独立于功利、权力的立场?当然,倘独立于功利、权力,也就成了清流人物,若谋个实差,难免是时时处处俯仰随势。如是说来变法之功,长官与专家皆不可恭维,“人民城市人民建”,百姓观点就几近真理了吗?非也。中国百姓城市建筑观点之浅陋巫俗,实在尚只能称之为未启蒙的幼稚状态。

  以我之见,还是得借诸专家系统,只是培养专家的学统和道统都得变一变,培养出一大批既能特立独行又精通权变、更兼学养深厚的专家,且在城市决策中专家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之变,才会如生物之成长,经胳畅通、肌理明确、逐步增长,积铢寸而达大观、经日月而至永恒,而绝不把为城市换脑换心断肢再植当市长功课,如是城之变化观,堪可由十年之论转化为千年之功。( 文/贺承军)


新周刊网络版122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