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下半身VS上半身:分裂还是一体?

http://www.sina.com.cn 2002-01-28 11:35   新周刊

  伟大的20世纪60年代,激情的摇滚歌手把摇滚当作炮弹,发泄他们在冷战和禁忌年代的郁闷。而在今天的中国,一群人打出了“下半身”的口号,对“上半身”的传统、精英、知识和信仰进行了单挑。

  在流行文化的诸多店铺当中,“下半身”的旗帜高高飘扬。从“下半身”的诗歌写作,到妓女文学的卖弄,以及美女作家的出位和美女记者的喧嚣,“下半身”的大海浪潮汹涌。捍卫理想主义和学院文化的20世纪80年代消逝之后,世俗、性道德和“下半身”已经俨然成为当代多个文化领域的绝对卖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高蹈的时代精神。

  抢了头牌的作俑者是沈浩波他们。他们用“下半身”的写作反对“上半身”的尊容。他们说:只有找不着快感的人才去找思想。他们宣称:只有找不着身体的人才去抒情。“下半身”所代表的是狂放文人的生活场景,“下半身”的宣言是对精制文化的敌视和贬抑。他们的逻辑是不讲逻辑的逻辑,他们的道理是没有道理的道理。

  前所未有的分裂态度和热辣的宣传口号,加上流行文化迅速浸淫民间以及世俗化的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基础,在体制的迷宫、权力的死胡同和话语的话筒架前,“下半身”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知名度。

  “下半身”选择的是以非英雄姿态出场的英雄,是以被革命的形象显形的革命者,是被统治者幻觉中的统治者。在传统的禁锢和精英文化的压迫中,他们挡开理想主义,他们对高雅文化作奸犯科。于是有了他们“掏出来的勇气”(男性)和“露出自己的漏洞”(女性)的做法和姿态。

  在人类的文明与野蛮、文化与非文化、放荡派与学院派、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诗与宣传品之间,这样的斗争源远流长。历史的主流历程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了东风。曾经流行的要复辟,正在流行的要维系,尚未流行的要革命。鲁迅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权力演变的残酷真相。真的英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并且知道文化权力演变的理由,而把生命进行到底。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对“下半身”、“上半身”以及“道德”和“性”为敌的人都不是明智的。因为心灵的独立毕竟将以独立心灵的方式展开,集体的狂热和体制运动早以不能完成任何初设的目的。因为在席卷全球的流行娱乐化中,也隐蔽着背后的表演和作秀。

  真相就如同老诗人们所说:一切都在作秀,一切都是表演。禁忌与开放、小丑和主角、光荣与耻辱、精神的愉悦和肉体的快感从来没有泾渭分明过。所谓的“上半身”不就是对先朝的“下半身”平反之后才被纳入历史的圣殿么?所谓的“下半身”也将在新的朝代被诱引而进入历史的正殿摆放?在此看来,“上、下半身”从来就没有分裂过,充其量也只是从你的“下半身”到你的大脑走了一周的“思想小差”而已。

  文化史的真相就是面包和马戏的小恩小惠多些,还是信仰和知识的激情多些的问题。折射在社会生活中,公众得为“零距离”的好与坏争拗不已。

  一个自命道德高尚的青年在白天看沈浩波的《朋友妻》时,第一感觉是作者之恶毒人性天地可鉴,到夜深人静之时他又拿出来再看,第一感觉竟然是有无比畅快的“现场代入感”,这不是写自己吗?白天与黑夜是“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感冒因子?——白天服百片,黑夜服黑片?

  性与淫思确实只是你的私人癖好,而在这个开放式的传媒时代,“下半身”似乎正在以媒体的速度入侵“上半身”的领域。沈浩波们便把他们的《下半身》做成电子版,在网络上传播;李响们更是把整个中国记者的眼光都集中在她和他的“零距离”上;九丹们经过海内外的合力炒作俨然成为文化圈以至华人圈的热点——当下,最烦扰时尚杂志们的一个电话来自安全套公司:你们杂志要不要附赠安全套?我们可以免费提供!

  传媒力量的神奇,从来就喷发在“下半身”的速递中。在此,不得不以“FHM”(男人帮)杂志在欧洲的风行作印证。“FHM”相比于英国的皇牌“Maxim”或者美国的“Playboy”、“Stuff”等老牌男人杂志来说,创刊时间并不长。而现在的“FHM”已经有英、德、法、荷版,俨然是欧盟男人除了欧元外的另一个共同话题。“FHM”无所禁忌的不羁风格和无性不欢、无趣勿论的品位要求深得当下欧洲新男士的口味——相比之下,那些标榜“男人风度”的所谓时尚男人杂志顿然成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是“下半身”在海外的一个典型,对比之下,我们的“下半身派”看来是老气横秋了点,放纵的低俗而受主流“嫌弃”。在明日社会,我们难保不会保持这种关于“上半身”与“下半身”分裂的思想对碰,而采取更为可观的“融合”态度。

  是的,当先锋的艾伦·金斯伯格变成了传统的代名词的时候,“下半身”的被认同也就不会被人们惊为天人。当前卫的安迪·沃霍尔成了保守的同义词的时候,“上半身”也许就将再次卷土重来?(文/萧三郎)


新周刊网络版12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