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平民猪,香港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2-03-06 11:19   新周刊

  文/虹意

  去年圣诞,香港的影院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最值得一提的有二:意外一,再现近年难得一见的排队购票人龙,没有国际大明星的作品,但却是一幕儿童片的世界,不过如果再细看排队的人,小朋友不多,来的反而是成年人,难道大家都重拾童心?意外二,在风魔世界的《哈利波特》和日本卡通大师宫崎骏《千与千寻》的两套来头非小的儿童片夹击下,本地卡通片《麦兜故事》竟然冲破1300万票房,甚至比以年轻偶像当主角的电影还更受欢迎,一只招牌是低能爆笑但感人至深的小猪故事,打了漂亮一仗。

  细心观察入场看麦兜的人,主要是一群教育程度较高(如大学生和OL)的女性,当中也不乏是上了年纪的男性,很大程度上的也应验了麦兜故事的爸爸妈妈(原著作者谢立文和麦家碧)把麦兜定位为“成年人童话”的心愿。

  几十元一本的麦兜、麦唛漫画,也因为电影关系再度热卖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影片贩卖的是“幼稚愚钝”的世界观,好像是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但很大程度上却令香港的成年人社会在目前的经济困局下有了返老还童的渴求,也渴求一个这样的透气机会。

  在早期麦兜系列的漫画故事里曾有这样的细节:麦兜想要电脑,负担不起的麦太就卖给他个电蚊香;麦兜想去斯里兰卡,负担不起的麦太就带他上了香港的太平山顶……被置换的情境并没有影响那点丝丝微微的快乐——理解了这些渗透在片中的、对平民心态的细腻描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麦兜故事更可以看作一份香港平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是因为迎合了成年人童话这个市场订位,不用家中小朋友的催促,做爸爸妈妈的都自动献身买上票,带上小朋友一齐看小猪卡通片,结果1300万元的票房就这样出现了。

  两只小猪会当上主角,其实也是香港的独特环境造成,麦家碧当初是想创作一对夫妻和一对小朋友,再加上一只小动物,然后写的是他们从乡下出城市生活的故事,由于香港的小朋友农村里的小动物难得一见,于是她在随意选择下,就选上了小猪,后来这只小猪“麦唛”竟然大受欢迎,于是顺理成章之下,两只憨头傻脑的小猪就反客为主地当上了故事的主角。一向都是给人用来骂人的代表动物,一下子却成为人们最受欢迎的卡通造型,麦家碧自已也感到出乎意料。

  原本是在一份儿童周刊中连载的两只小猪,不但深受小朋友欢迎(麦家碧说小朋友其实应该是不喜欢猪的,因为老师给的黑猪印是指小朋友表现差),连大朋友也受不惜手,其实麦家碧、谢立文都认为,自已并没有刻意去讨好成年人。会如此受欢迎,可能是成人社会中大家都发现自已成了麦兜,或是麦唛,麦嘉文自己就说:“以前我觉得自己像麦唛,但现在就觉得自己像麦兜!”

  可能就是这样吧,麦兜和麦唛,就以他们一只蠢猪和一只“几麻烦”(原文为粤语,意即极其麻烦)的“聪明猪”的形象,把大人小朋友的心都虏获了。于是,由一本本的漫画故事书,到自立门户的黄巴士杂志,到成立出版公司,再到出产各式各样的相关精品,又与其它商营机构合作,又开专门店,最后到有了电影,虽然不少人一直埋怨小猪的商业化,也抱怨产品太贵,但都是边骂边捧场——可能的确是在麦兜兜身上看到太多的自己了!


新周刊网络版12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